賈亦琦 王蒙
“辣媽”這個描述,用在胡可身上是最恰當不過的。這位“全能媽媽”既是常常亮相黃金檔電視劇的女主角,又是兼顧多檔話題節(jié)目的主持人。結婚五年,胡可與丈夫沙溢收獲了兩個寶貝,也一路摸爬滾打收獲了幸福滿滿的媽媽經。40歲的胡可光彩照人,活力如舊。當閱歷越來越豐滿,角色越來越豐富,為人妻母之后的胡可,活得越發(fā)接近自己。
早上九點,胡可和大兒子安吉手拉手準時出現在影棚,母子二人穿著同款的條紋親子裝。小朋友虎頭虎腦,活力滿格,不認生,也沒有一點兒起床氣。
也許是因為從小跟隨父母在劇組工作的緣故,4歲的安吉對媽媽的工作狀態(tài)很習慣,并且絲毫沒有表現出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開始化妝前,胡可把安吉攬在懷里叮囑了幾句,接著母子二人就各自進入了“工作狀態(tài)”——胡可開始一邊化妝一邊接受采訪,在她旁邊的安吉自覺地和工作人員玩起來。
小安吉的乖巧表現歸功于媽媽的前期溝通。在答應接受拍攝邀約之前,胡可曾認真地向孩子征求過意見。
“我問他,愿不愿意和媽媽一起給雜志拍照片?他想了想,說可以?!焙珊苤匾晫⒆拥淖鹬嘏c溝通。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會自己做出選擇?!倍坏┖⒆哟饝蓵退鲆粋€約定——“對于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把它好好完成?!?/p>
這種尊重會換來正面的作用——重視承諾。這是一個小男子漢的人生啟蒙課。
當然,對于一個4歲小童來說,完成一件事情除了自律,也離不開激勵的反饋。胡可答應安吉,順利完成拍攝工作之后,就帶他去挑選他喜愛已久的小相機作為禮物。
面對鏡頭的安吉很有表演欲,也許是繼承了父母的表演基因,他自然地做出各種夸張的表情。當小家伙開始出現疲憊和不在狀態(tài),胡可會給他鼓勵:“一會兒拍攝完我們要去干嘛?”小家伙突然眼神一亮,興奮地叫起來——“去買我的小相機!”
像很多孩子一樣,安吉也很難抵抗手機和iPad的游戲誘惑。在胡可采訪時,和工作人員玩了一會兒的安吉開始拿起媽媽的手機玩游戲。
過了一會兒,胡可問,“你玩了幾局了?”
“玩到第五局?!卑布卮稹?/p>
“都玩這么多局了,再玩一局就把手機還給我吧。醫(yī)生說玩手機不能時間太長。”
安吉沒說話,捧著手機默默地走到了一邊。結果不過5分鐘,他自覺地把手機交還給媽媽。
胡可和兒子的說話方式很成人化。作為兩個男生的媽媽,她格外重視孩子意志和自制力的培養(yǎng)。
安吉剛滿4歲時,胡可就有意識的帶他參加徒步。7公里的步行和爬山對孩子來說是個從未嘗試過的挑戰(zhàn)。決定參加徒步之前,胡可對安吉講:“和小朋友一起去山里參加徒步,會看到很多美景,也會很好玩,但是每個人都不能讓媽媽抱,要自己堅持走完全程?!?/p>
結果在山里的一天,安吉獨立地完成了徒步,他一直牢記著老師提到的徒步規(guī)則:“不可以大手牽小手,不可以讓媽媽抱,不可以把垃圾留在山里?!?/p>
回程的山路上,他實在累得不行了。胡可說,“要不然媽媽扶你一下吧”。安吉說,“那就扶我一下下吧,我還是自己走?!痹谡娴囊龑Ш凸膭钕拢⒆幼匀粫纬勺晕壹s束力。
“我之前看了一本書叫做《愛與自由》里面提到了什么叫做紀律,他說自由就是紀律,不會受到傷害的前提下,給他一定自由,慢慢他自己就會記得紀律的存在。”
說這話時,胡可的口氣像一個深諳親子心理的教育專家。而我的腦海里卻莫名其妙地跑出來十幾年前她在《小神龍俱樂部》里的樣子。胡可長了一張凍齡的少女臉,眼前的她依舊白皙清秀,身材和樣貌與為人母之前幾乎無異,只是她眼神里的柔軟和渾身上下散發(fā)出來的“媽媽力”,使明朗的她顯得愈發(fā)溫暖成熟。
Q = 《北京青年》周刊A =胡可
兒子見面會問:你今天有夜戲嗎?
在前不久拍攝的電視劇《政委》中,胡可和沙溢雙雙作為男女主角。由于劇組在山東,兩人的戲份又集中在十一假期,胡可把兩個孩子都帶到了劇組。遇到在外地拍攝的情況,胡可會把孩子帶在身邊。大兒子安吉6個月大時就跟著媽媽進入了劇組,小兒子小魚兒兩個月大就坐飛機到了廈門。劇組的環(huán)境鍛煉了孩子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也讓他們從小就對父母的工作狀態(tài)習以為常。有時候兒子見到胡可和沙溢,會像劇組的人一樣寒暄:“你今天有夜戲嗎?”
Q:兩個孩子從小就被你帶去了劇組,不會擔心他們的適應能力嗎?
A:我第一次帶小魚兒坐飛機時他才兩個月大。到機場安檢的時候,工作人員問我他有多大,我說兩個月,工作人員居然問:“能上飛機嗎?”然后我就在機場給我一個認識很多年的兒科醫(yī)生朋友打電話,他說沒問題,起飛和降落的時候讓孩子做吞咽動作就可以了。然后我就打電話告訴我老公:“我打電話問過醫(yī)生了,醫(yī)生說沒有問題,可以上飛機?!鄙骋缬悬c哭笑不得地說,“你都到了安檢了,才打電話確認,還有用嗎?”其實根據我掌握的知識,應該是滿月就可以帶出去了。小魚兒在飛機上表現得特別乖,一上飛機就睡覺,一下飛機就醒了,一聲都沒吭。
Q:在孩子的事情上,如果你和沙溢有分歧怎么辦?
A:我們倆曾經一起演過一部戲《孩奴》,戲里也是演一對夫妻。那個戲一開始他并不想去,因為劇本太接地氣,太現實了,講的又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本來教育就是個很沉重的話題,劇本里就安排了很多場吵架的戲。
在拍別的戲的時候,收工回家時你可能會換一個環(huán)境,但是我們這個戲拍完了回來,看見的還是這個人,有時候拍了一天吵架的戲之后收工回來,我都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們真的吵架了,可能情緒就會帶出來,會讓人受不了。這是個挺殘酷的事情。
Q:現實中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候,你們怎么解決?
A:每個人性格不一樣,教育方式就不一樣。我會買很多的育兒書,會從中選擇有認同感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沙溢進入父親的角色是很快的,是有慣性的。但他是那種比較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他不看育兒書,他說“那些東西你看看就行了”,當爸爸都是這樣。他會依靠內心的一種慣性,他覺得應該是這樣,或者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比如父親對待男孩要嚴厲,需要父親以一種男性化的方式去引導他,告訴他做一個男人應該是什么樣的。一開始我們因為不同意見溝通了很多次,但誰也說服不了誰,后來我們決定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但我們有一條原則:就是一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另一個人不要發(fā)表言論,在孩子面前要表現一致。
我的教育觀會受“小神龍”影響
很多80后和90后對胡可的印象來自1998年的一檔兒童節(jié)目《小神龍俱樂部》。那時她還是北京廣播學院的一名在校學生。在那檔節(jié)目中,廣受孩子喜愛的“胡可姐姐”以清新活力的形象脫穎而出,也由此走上主持人的道路。如今作為主持人的胡可開始接手多檔親子節(jié)目,也讓她成功轉型為親子育兒達人。
Q:剛才觀察你和安吉的交流,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口吻很偏成人化。
A:是,很早以前我們做《小神龍俱樂部》的時候,我們就堅持一個原則:這個節(jié)目是面對各個年齡層面的,我們不會因為做一檔兒童節(jié)目就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孩,我們會很平等的去跟他們講話,他們會更容易接受。我們沒必要學小孩兒說話,裝可愛迎合他,當然也不應該居高臨下地去命令他??赡軓哪莻€時候我就養(yǎng)成了這種和小孩交流的方式。
Q:為什么會被選中做兒童節(jié)目?
A:那時我還在上學,《小神龍俱樂部》推出了一檔特別節(jié)目《小神龍游中國》。這是一檔給孩子打造的旅游節(jié)目,他們選中我做外景主持人,節(jié)目要求比較簡單,蹦蹦跳跳,青春活潑。完成后總部的人看了很滿意。他們很喜歡那種自然、有活力、有感染力的主持人,他們還覺得我太白了,希望我再曬得黑一點,顯得更健康。后來我就成了《小神龍俱樂部》的主持人,這一切發(fā)生得順其自然。
Q:那時有把自己定義成什么類型的主持人嗎?
A:沒有,那時候剛畢業(yè)有工作就不錯了。兒童節(jié)目做了三年,我就一點兒也不想干了。因為當時覺得自己長大了,而且也覺得我們那個節(jié)目形式偏簡單,想嘗試點新的東西。那時候綜藝節(jié)目剛興起,我就去做了綜藝節(jié)目。
做“小神龍”的時候,我的狀態(tài)就跟上班一樣,是拿工資的,每天的工作發(fā)生在單純的一個小圈子里,很安全,很穩(wěn)定。而綜藝節(jié)目面對的人和狀況都更復雜,對主持人的要求也更復雜。世俗會讓你把自己打開,像到了室外環(huán)境的植物一樣,面對風雨和惡劣的天氣,迅速生長。
那段經歷讓我變得更加外向健談,不愿意冷場。我的性格不是天生外向的那種,甚至有點不會和陌生人打交道,說話也總是有所顧慮。可能是天性還沒有完全解放。但是做綜藝節(jié)目的常態(tài)經常需要一下子從零點到沸點,我才發(fā)現自己天性被解放了,自由了,遨游上天了。
Q:什么時候開始,演戲在你的事業(yè)上占據了越來越重的成分?
A:在《小神龍俱樂部》的時候,我就開始拍戲了,一開始是拍著玩的。后來就覺得,拍戲這件事更適合我的性格。綜藝節(jié)目做久了,慢慢會覺得累。因為畢竟那是和我本性不一樣的狀態(tài),只是我自己塑造的、我想要成為的那么一個人。拍戲的狀態(tài)更安靜,我可以不用演自己,演角色就可以了。而且拍戲相對于做節(jié)目也是一種比較慢的生活方式,就慢慢地把工作重心轉移到這個方面了。
兒子的名字來自沙溢的夢
胡可在懷安吉的時候,她正在四川拍攝《大酒窖》。冬天拍酒窖的戲,她光著腳踩下酒糟,展示出了超級媽媽的潛質。生產那天,她還在和麻醉師聊天,小生命的腦袋就露出來了。當醫(yī)生抱著孩子來到沙溢和胡可面前,兩人四目相對,有些不敢相信這個小家伙的到來。
Q:兩個兒子為什么叫安吉和小魚兒?
A:有一天早上沙溢說:“他夢到一個名字:安吉,取義平安吉祥。這是浙江的一個地名,產白茶,《臥虎藏龍》也是在那兒拍的?!倍鹤有◆~兒的名字則很隨意。(這時安吉補了一句,說不定是媽媽做夢夢到的吧。)
Q:哥哥和弟弟的關系好嗎?
A:他們兩個相愛相殺。(笑)
Q:很多人懷二胎時都擔心如何做老大的思想工作?
A:當時會和他講弟弟的到達。每天他也會來摸著媽媽肚子說,我今天還沒有親弟弟呢。這個思想工作一定要做,但是就算做了,等弟弟降臨的那天,他還是會接受不了。他沒有進病房,他看到我身上有好多管子,害怕得不敢進病房。
Q:如果他們有摩擦,你怎么解決?
A:盡量讓他們自己解決。只要不發(fā)生危險。小孩子手容易沒有輕重嘛。我會在旁邊看著他們自己解決矛盾。別看他們小,他們會自己想辦法。很有意思。一開始我也會干預,畢竟弟弟太小。后來發(fā)現干預會適得其反。他會覺得你們都在偏向弟弟。其實讓他們自己解決會更好。
Q:男孩子有時會淘氣,你提倡什么管理方式?
A:還得講道理,你得讓他認識到這件事情不能做是有原因的,而不是因為害怕你的權威。否則你不在的時候他不就更變本加厲了嗎。
以前安吉特別愛吃奶酪,帶他的阿姨說吃奶酪上火,我們就不讓他吃奶酪,他就想盡辦法去冰箱里找奶酪。后來我問過醫(yī)生,其實奶酪不上火,還補鈣,他那個時候正好缺鈣,我就開始給他吃。追著他吃,他反而不吃了。就是這樣一個道理,當你給他足夠的自由,他就會慢慢選擇自己什么時候吃什么時候不吃。這個是需要過程的。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媽媽力”
當了媽媽之后,胡可變得更加寬容和心大,對很多事計較和在意的點會有所不同。但她并沒有把孩子作為自己生活視野的全部,也沒有失去自己對生活的情趣。她會精力充沛地在劇組、節(jié)目現場和家庭中奔波;也會精心計劃著一年兩次的家庭旅行。
Q:現在很流行女孩兒富養(yǎng),男孩兒窮養(yǎng)的觀點,男孩兒就要以一種強硬點兒的方式去教育,你怎么看?
A:我覺得沒那么絕對,在你能力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給男孩兒或者女孩兒提供一個很好的條件。前一段時間我看了一篇文章,他所謂的有錢人或者窮人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為什么會有所不同,有幾點非常重要,首先是優(yōu)質的教育環(huán)境,能讓孩子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而不是因為這個專業(yè)賺錢多我就去學。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這是要做好一個工作的基礎。另外一個就是他的見識,從小旅行,見識不同場合的活動,這種成長的經歷是不一樣的。最后一點就是父母的陪伴,富裕一點兒的家庭,媽媽可能會對孩子有更多的陪伴時間。我覺得那篇文章是有道理的,不管是女孩還是男孩,你從小給他的這種見識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富養(yǎng)并不是你給她多少物質,而是精神層面上的富養(yǎng)。你可以帶他去讀書,你可以帶他去旅行,你可以帶她去做很多她想做的事情,這些經歷才是特別值錢的財富。
Q:現在有親子真人秀找到你嗎?你是什么態(tài)度?
A:有。這個事情肯定是雙刃劍,好的一面是讓你和孩子一起成長,會調和親子關系。當然也有負面的。對于孩子的關注可能有好的夸贊和負面的評價,包括過度關注之后的失落。到了安吉這個年紀,我會問他的選擇。
Q:如果真是在《爸爸去哪兒》這樣的父子檔,你更擔心沙溢還是兒子?
A:沙溢能和孩子們玩得很好。但是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兩個小時之內還好,真的是全天相處,對他們兩個都是一種考驗。真人秀對孩子的影響是參半的。但是對于大人絕對是良好的鍛煉。
Q:父母都是藝人,你會擔心他們以后會頂著爸爸媽媽的光環(huán)嗎?
A:(胡可轉頭問安吉:你媽是干嘛的?做什么工作?安吉看著她,沒有發(fā)聲。)對他來說,認識父母的職業(yè)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他形成對錢的認識。我不會刻意回避錢的概念。有時候我也會和他聊到媽媽為什么工作,我不會單純說,媽媽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養(yǎng)你。我想讓他知道,媽媽工作是答應了別人。這也是一個完成承諾的過程。另外,這個勞動的過程會讓媽媽拿到報酬,用這些報酬可以買你喜歡的零食和玩具,還可以讓我們去旅行。他會形成一個概念:我靠勞動和付出可以得到報酬??赡芪覜]有刻意地和他講演員是一個什么職業(yè)。因為對他現在來講還太早,我覺得沒必要讓他了解。
Q:當超級媽媽很難,怎么平衡各種事情,又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和空間?
A:的確不容易。當所有事都找到你的時候,會有想崩潰的時候。但是我的看法是媽媽們還是要工作。不管你的工作性質是什么,輕松還是忙碌,工作都是平衡媽媽角色的一種方式。很多人以為我又拍戲又帶孩子很辛苦。我總是和他們說,天啊,跟帶孩子比起來,這簡直就是在放假。面對工作,你對孩子的緊張感是放松的,再加上工作是你熟悉的,你會有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同時會看到自己的價值。這種認可的成就感會減少媽媽的煩躁感。工作和照顧孩子之間的空間轉換和情緒轉換,這本身就會讓我達到一種平衡。
Q:現在屬于自己的時間你會做什么?
A:現在跟閨蜜聚會的時間非常有限。我們的空閑時間變成了媽媽幫的交流。小朋友的同學們有個媽媽群,我們一起出去就權當閨蜜聚會了。
Q:和年輕媽媽相比,你做媽媽的年紀相對比較成熟。你認為作為一個超級媽媽,怎么做到智美雙全?
A:還是要保持一個自我的空間,要感受自己的價值。工作是我認為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認識很多全職媽媽,有的人是優(yōu)秀的高材生。但當她被鍋碗瓢盆和生活瑣事包圍的時候,特別容易崩潰?,F在的孩子是有思想的,你必須跟他斗智斗勇。工作的存在不會讓你感覺完全陷入其中,給自己提供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你的談資也會不只圍繞孩子。
要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每年做兩次旅行。不要因為有孩子了就變得枯燥乏味。盡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趣。一個對生活感到有趣的人就不會衰老,頹廢,就不會變成黃臉婆。比如你早上起來喜歡喝一杯咖啡,吃一塊蛋糕,就會感到很放松。你喜歡在陽光下看一本書。這些都是對生活的興趣點,這些點滴集合在一起,才會做一個有趣的女人。
Q:你在家會下廚房嗎?
A:我會和孩子在一起烤面包和餅干。會買一些小汽車模型,一起動手做土司。孩子們很喜歡。
Q:對于帶孩子出去旅行有什么經驗?
A:保證休息很重要。剩下就是帶一些必備藥。夏天的時候不要被空調吹到,不要吃太多,基本上就沒問題。孩子會比你想象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