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藝娜
摘 ? ?要: “應試教育”形式下小學作文出現(xiàn)了功利性教學傾向,學生大多被動寫作,缺乏主動性。教師應與時俱進,更新作文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寫作主體性培養(yǎng),改進作文評改方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樂于表達,進行作文“寫真”。
關鍵詞: 小學作文 ? ?功利性教學 ? ?被動寫作 ? ?學生主體性
長期以來,小學作文教學一直陷在“教得難,學得苦”的怪圈里。究其原因,大部分是作文教學的功利性所致。功利性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在考試中作文能獲得高分。如何弱化作文教學的功利性,逐步脫離“枷鎖”,舞出作文自由表達之美是此刻我想探討的問題。
一、小學作文功利性教學之現(xiàn)狀
作文教學長期以來是模式化、非生活化甚至政治化的。在應試壓力下,作文純粹為教而教,學生為學而學。為了分數(shù),教師常投機地教以范文模仿法、模式套用法,文章要有中心思想,立意要高等。于是大部分學生為了“立意高”,不惜說些大話、空話甚至假話;題材單調(diào)枯燥,有些還會抄襲套用以應付;寫出來的文章缺乏童趣、童真,缺乏個性、思考。
二、關于如何弱化小學作文功利性教學的思考
(一)更新作文教學理念,掙脫“應試”緊箍咒。
《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碑敶處熞c時俱進,思想要不落窠臼,時時更新知識與觀念。我曾學習借鑒國外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比如,美國小學生關于寫人的作文運用的是“動態(tài)”寫作方法。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借鑒運用的:在一次“寫人”作文教學中,我給學生的題目是《說說我的爸爸(或媽媽)》。要求學生動筆之前對寫作對象進行多方面“采訪”。自己先思考一下,列出幾個最想要“采訪”的問題??上日娌稍L下寫作對象——爸爸或媽媽,再采訪幾個與寫作對象有密切聯(lián)系的代表,如爸爸(或媽媽)的父母親,他們的好朋友、鄰居等。綜合一下答案,再加上自己平時的觀察和與之相處的細節(jié)、真實感受,最后動筆寫文。我給學生一個星期的時間去采訪、準備,第二個星期任意一天把作文交上來。結果,學生交上來的作文讓我閱讀欲一下子旺盛起來,大呼過癮。孩子習作中爸爸或媽媽的形象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高大”、“善良”、“勤勞”等平面化、典型化、模式化,而是立體感十足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現(xiàn)實”人物形象。習作中的“爸爸們”有的會醉臥馬路,有的懶惰迷糊,有的會畫畫,有的是有手藝活的民間藝者……“媽媽們”當中有愛嘮叨的,有貪小便宜反吃虧的,有“吵架功”了得堪比包租婆的,也有幽默風趣的……可謂各具形象,個個精彩,有類似但不雷同。
(二)變被動為主動,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主體性。
1.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有表達欲望。
審視語文新課標對小學各個學段習作教學的目標定位,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作文教學序列:樂意寫—自由寫—學會寫—獨立寫。這其中包含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寫作技術的習得,習作心理的發(fā)展等多維目標整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愛因斯坦說:“我認為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边@其中的“熱愛”可以說是興趣,興趣在人的知識和技能習得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下面談幾點做法。
(1)熱愛生活,觀察生活。作文來源于生活,要想言之有物,寄言抒情,必先“有物”、“有情”,而這“物”與“情”皆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感悟美,進而表達心中所悟。做生活的主人,才能真正表達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成為學習的主人。
(2)放開束縛,給予自由。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詩人,孩子們天真無邪,喜歡毫無顧忌地講話,有些孩子還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會寫出很有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教師不能刻板地給予否定,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應當多給予肯定及鼓勵,讓他們樂于表達,從而保護他們的表達興趣。
(3)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體驗。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缺少生活和語言積累,給作文帶來一定困難。學生寫作前,可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動機。
2.注重寫前指導,引領學生表達真我。
我通過網(wǎng)上搜索,查看了許多關于國外小學作文教學的案例或與之相關的文章,發(fā)現(xiàn)國外小學作文教學有很多先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們借鑒。特別對于作文指導方面。美國作文教學多側重于讓學生對歷史或生活中的事件進行評價,注重宏觀,少細節(jié)性題材,善于引導學生關心時事國事天下事,培養(yǎng)學生自我表現(xiàn)意識。他們很注重課前準備與指導,給的文題很開放,如《你認為環(huán)保的意義在哪里》、《給總統(tǒng)先生的一封信》等,要求學生在搜集整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寫作方法沒有規(guī)定,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思考和準備,文章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即可。反觀小學作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寫作技巧,套用模式,基本是當堂完成,然后側重文后修改,仿佛作文是改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我們應當借鑒學習美國的作文教學方法,加強作文前指導,啟發(fā)思考,如前面我提到的“采訪”寫作教學,其實也是注重作文前指導的例證。
引導學生寫作須寫真。這里的真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生活的真實;二是情感的真實?!缎抡n標》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爆F(xiàn)實生活豐富多彩,為什么會有很多孩子仍然覺得沒話可說、沒事可寫呢?套用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生活,把看到的、心里想到的寫下來其實就是作文。葉圣陶先生說:“作文就是用筆說話?!焙⒆颖緛砭拖矚g說話,而且想什么說什么,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和激發(fā)孩子表達興趣,“寫出真話”不成問題。在寫話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敘實事抒真情,其實就是寫出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讓學生勇于表達,敢于表達真我,杜絕說假話、說套話、說空話的不良現(xiàn)象,讓學生養(yǎng)成“說真話,寫自己”的寫作意識。
參考文獻:
[1]吳忠豪,杜弘.外國小學作文教學課例評析.小學語文教師,2009.02.
[2]王益芬.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學.江蘇教育,2006.12.
[3]劉桂芳.也談作文大革命.福建日報,200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