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巖
四川康定“11·22”6.3級和“11·25”5.8級兩次地震造成5人死亡,76人受傷,87戶房屋倒塌。
康定曾經發(fā)生14次6級以上地震,5次7級以上地震,最大一次地震達到7.8級。其中,離今天較近的與康定同屬甘孜州的爐霍縣1973年2月6日發(fā)生的7.6級強烈地震,死亡2175人,受傷2756人。
與歷史上一些造成較嚴重傷亡的康定地震相比,此次康定地震傷亡較少是一種幸運,不過,幸運后面必然有原因。弄清此次地震傷亡少的原因將有利于未來本地和其他地區(qū)的抗震救災。
在今天地震還不可預報的情況下,房屋是否堅固是災害是否嚴重的最重要原因,此次的康定地震傷亡少的重要原因之一顯然要歸功于房屋的抗震設計。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國修改和執(zhí)行了新的《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根據這個規(guī)范,康定建筑防震標準為:抗震設防裂度不低于9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0.40g,是四川省防震要求最高的城市之一。2008年之后,當地新的房屋都是按此標準設計和建造的,因此增強了房屋抗震性能。
此次康定地震傷亡較少也在于當地平時對科學避震的宣傳和應急演練,這些都納入了公眾的常態(tài)化生活。例如,康定縣塔公鄉(xiāng)木雅祖慶學校距離震中很近,地震發(fā)生時學生們正在上課。地震發(fā)生后不到5分鐘,全校近2000名師生全部安全撤離。這種快速的避災行動是與平時的抗災演練分不開的。
另一方面,此次康定地震傷亡少既在于地震的裂度較低,也在于當地的人口密度低,當地平均每平方千米9.57人。同時,此次地震震中海拔約為4783米,距離康定縣約37千米,只有距震中較近的塔公鄉(xiāng)受影響較大,但是,塔公鄉(xiāng)只有7680人,而且人口居住較為分散稀疏,因而地震造成的傷亡并不嚴重。
此次地震傷亡少是否與地震預警有關也值得研究。雖然目前地震是不可預報的,卻是可以預警的。康定此次地震被甘孜州地震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為康定縣和成都市分別提供7秒、53秒預警時間。根據理論研究,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預警時間為10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39%。
當然,此次康定地震的預警是否達到如此好的效果,有待震后的研究和統計分析來證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值得在全國推廣這種預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