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喻
飯后家里悶熱,我?guī)鹤拥叫^(qū)廣場納涼。廣場上有樹,有休閑椅,還有各種健身器材,好多孩子已經(jīng)在那兒玩了。我跟兒子說:“你也去玩吧!”兒子得了許可,跑進孩子堆兒里跟他們一起玩起了沙子。我找個椅子坐下,與其他幾位家長一邊閑聊一邊看著孩子。
廣場旁邊有個工地,孩子們正玩的那一大堆沙子,就是施工單位運來的。沙子當然是孩子們的最愛,他們以沙堆為戰(zhàn)場,幾個大點的孩子站在沙堆頂上“防守陣地”,另一幫孩子從沙堆下面向上沖鋒。一群“熊孩子”,破壞力大得簡直要把沙堆踩平。
有位家長指著“勇敢沖鋒”的一個大嗓門兒孩子驕傲地說:“看,那是我兒子,膽子大得很,成天一副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架勢?!绷硪晃患议L說:“是呀,現(xiàn)在好多孩子太面了,培養(yǎng)孩子就得讓他們野性一點,野性就是勇敢。你看,那個胖墩兒是我兒子,膽子也大得很?!?/p>
大家各自表揚完自家孩子,扭頭問我:“你家孩子是哪個?應該也是個勇敢的皮小子吧!”
說實話,我兒子在一群“熊孩子”里面特別不顯眼,至少算不上勇敢,于是我跟他們解釋:“看,那個穿藍上衣的孩子是我兒子,沒你們家孩子勇敢。”
我話剛落音,一個頭戴安全帽的工地管理人員出現(xiàn)在沙堆旁,沖孩子們喊:“小朋友們,這沙堆是堆起來蓋大高樓的,弄散了沙子可就浪費了,別踩了好不?再踩我可要打屁股了。”孩子們一聽要打屁股,嚇得一哄而散。家長們就笑:“看著剛才一個個怪能耐的,還有害怕的時候??!”
戴安全帽的人見孩子們散了,也就離開了。不出5分鐘,那些并未跑遠的孩子又一個一個回到了沙堆邊,重新開始了“戰(zhàn)場”爭奪,那個勇敢的“孩子王”,還有那個野性的“小胖墩”,玩得跟先前一樣火熱,早把“安全帽”的警告丟到了腦后。
家長們又稱贊:“嚯,這幫孩子就是膽子大,人家前腳剛走,他們就又回來了?!?/p>
正說話間,我兒子跑到了我身邊。
我問:“口渴了?”
兒子說:“不渴。”
“不渴為什么不跟小朋友們一起玩了?”我想讓兒子繼續(xù)玩下去,可兒子卻搖了搖頭,說:“工人叔叔說不讓我們踩沙堆,那是他家的沙子。”坐我旁邊的胖墩爸一聽,說:“小朋友別怕,玩去吧,沒事。”可我兒子再次搖頭:“不——”
我想,兒子膽小,人家說了不讓玩,他不愿去玩就不去吧,反正也玩得有些累了,不妨歇會兒,看其他小朋友玩也行。
最終,一大堆沙子被十幾個孩子幾乎踏平了,他們接著又玩起了“堆沙子”的游戲。
我鼓勵兒子跟小朋友們一起堆沙子——工人不讓踩沙子,堆沙子應該可以吧!可我兒子還是不去。得,不去就不去吧,膽子小怕被“打屁股”,我心里感覺怪丟人的。
忽然,沙堆那邊傳來了哭聲。
大人們向沙堆那邊看,不知是哪個小朋友將一捧沙子向天上一揚,下了一場沙雨,另一個小朋友眼睛里進了沙粒,難受得哭了。
誰家孩子在哭?
座椅上的家長們相互看了看,沒一個人去照顧那個哭泣揉眼睛的孩子。看來,那個孩子的家長并不在現(xiàn)場。
我本來是想過去看看的,可擔心被人“賴”上,最終坐著沒有動。其他家長也都是這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觀者心理吧!
我忽然發(fā)現(xiàn),兒子不在我身邊。
這小子一眨眼工夫跑哪兒去了?往沙堆那邊一看,兒子已經(jīng)跑到了那個哭泣的孩子身邊,拉著他向我這邊走了過來。
我驚訝地問兒子:“你干啥呢?”
兒子說:“他眼里有沙子,你給他吹吹?!?/p>
我心里那個氣呀——本以為他膽子大了,跑到沙堆邊是去玩呢,誰知道他竟把那個孩子領到了我身邊,萬一被人家家長賴上了,不是給我惹禍嗎?
我沒好氣地說:“我可不會吹?!?/p>
“上次我眼里進了沙子,你給一吹就好了。”兒子揭了我的“老底”。
我只好幫那個孩子吹了沙子。然后,那個孩子就跟我兒子一起去玩蕩秋千了……
回家的路上我問兒子:“你把那個小朋友領過來讓我給吹沙子,就不怕他爸爸說是你把沙子撒進他眼睛里的?”兒子答:“不怕?!?/p>
我發(fā)現(xiàn),兒子說出“不怕”兩個字的時候,眼神那么堅定。我一陣感動。因為我發(fā)現(xiàn),兒子并不膽小,反而是一群“熊孩子”里面真正勇敢的人。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