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
中國新聞網:印尼中國大陸游客增長居首
4月入境游客創(chuàng)十年新高。
印尼旅游部部長阿利夫8日在雅加達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稱,今年4月份,印尼入境游客達到74萬9882人次,同比增加3.24%,創(chuàng)10年最高紀錄,其中中國大陸游客的增長居首位。
阿利夫說,今年4月份,印尼入境游客達到74萬9882人次,比去年同期的72萬6332人次增加3.24%,這是最近10年來的最高紀錄。今年4月份入境游客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增長17.86%)、香港地區(qū)(16.42%)、日本(11.14%)、印度(14.4%)、英國(8.22%)、韓國(7.91%)、法國(5.51%)、馬來西亞(5.26%)、菲律賓(3.50%)以及新加坡(2.49%)。
阿利夫表示,印尼將于6月19日至23日在巴布亞省圣旦尼湖舉行傳統(tǒng)文化節(jié)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觀光。當?shù)貙⒂?00多個表演團隊參加此次文化節(jié),表演內容包括當?shù)孛褡宓乃洗?、部落?zhàn)爭、潛水吸煙特技、自行車、劃船、射箭等文體比賽以及寶石、傳統(tǒng)工藝品展覽。
他說,印尼的巴布亞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獨特的人文傳統(tǒng)文化,值得游客前來攬勝觀賞。從中國飛巴厘島和飛巴布亞的時間是一樣的,大約5個小時。
阿利夫透露,印尼政府也將于7月份開始對推行免簽證措施,讓更多的外國游客,特別是中國游客前來印尼旅游。
2時政
加拿大《明報》:美國制地圖顯示南海屬于中國
地圖在Paracel?Islands(西沙群島)名字之下,特別加入(China)標簽。
溫哥華市面近日出現(xiàn)由美國百年老字號的地圖繪制公司Rand?McNally制作的1947年版的地圖,該地圖將不少南海島礁標明主權屬于中國。
當?shù)貢r間5月24日出版的加拿大《明報》發(fā)自溫哥華的報道稱,近日,溫哥華舊貨攤出售一本1947年版本的《Collier's?World?Atlas?and?Gazetteer》的地圖兼地理詞典,由于是舊版圖書,品相有點破爛,內里的地圖也不像現(xiàn)代地圖那樣色彩繽紛,幾乎無人問津。
該詞典中收錄的一幅地圖由Rand?McNally公司繪制,其題目為《中國、法屬印度、暹羅、及韓國的大眾地圖》?(Popular?Map?of?China,?French?Indochina,?Siam,?and?Korea)?。地圖將中國、越南、與泰國并列在一起,故此南海也包含在內。內中地圖對中國南海島礁有詳細描述,部分島礁更明確標明主權屬于中國。
更有意思的是,報道稱,地圖在Paracel?Islands(中方稱西沙群島)名字之下,特別加入(China)標簽,顯示地圖繪制者將“西沙群島”列入中國版圖之內。出版該詞典的1947年,在歷史上是頗為微妙的一年,也可能是中國及美國關系有史以來最為密切的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結束。戰(zhàn)時中、美兩國是盟國,共同應對同一個敵人,抗擊日本的侵略。而且在1947年,冷戰(zhàn)還沒有開打。
據(jù)悉,繪制該地圖的是一家超過百年的老字號公司,1856年由William?Rand創(chuàng)辦,兩年后Andrew?McNally受聘加盟,1868年兩人合組Rand?McNally?&?Co.。該公司一直是美國地圖繪制業(yè)的中流砥柱,在地圖繪制界的聲譽無出其右。
3時政
新華國際客戶端:看安倍如何往G7塞“中國話題”
為期兩天的七國集團(G7)峰會6月7日在德國南部開幕。
媒體普遍認為,安倍訪問烏克蘭并提供支援,意在表明日本在烏克蘭問題上與G7其他國家立場一致,進而推動G7討論南海問題。安倍此次多次宣稱,烏克蘭問題與亞洲的局勢存在“聯(lián)動”關系,并把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與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相提并論,認為都是“以實力改變現(xiàn)狀的行為”。在6日抵達會場所在地后,安倍在峰會前開始多場外交活動,接連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等領導人,竭力兜售日本的主張。
共同社報道,在與奧朗德的會談中,安倍就南海問題指出中國“填海造島在急速推進,希望與各方共享關切”,奧朗德對此表示同意。
6月7日舉行的G7晚餐會更是成為安倍表演的重點。他就中國的“海洋擴張”強調,“不能對提高東海及南海緊張局勢的單方面改變現(xiàn)狀的嘗試置之不理”。
除尋求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施壓外,安倍和其他日本官員還把話題引向由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言語間顯然意有所指。
目前,G7在是否加入亞投行問題上態(tài)度分歧。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已經成為亞投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但日本、美國和加拿大尚未表態(tài)加入。日美兩國宣稱,歡迎中國成立新的投資銀行,但擔憂其借貸標準是否符合國際準則。
4社會
日媒:調查揭中美日企理想領導類型
中國偏于重視人格魅力。
據(jù)日媒報道,近日,一項以中美日等5國企業(yè)的部長和課長為對象實施的調查顯示,各國對管理人員理想形象的要求各不相同。其中,中國偏愛有人格魅力者,日本注重言傳身教,美國則是使部下有自信。
據(jù)了解,該調查于2014年9月至10月在網上實施,對中國、美國、日本、泰國和印度企業(yè)的人事、營業(yè)等部門的部長及課長共1553人的回答進行了分析。
日媒稱,多數(shù)日本管理人員認為,大家工作時間相同可以縮短心理距離,工作起來會更順利。實施此項調查的研究所分析認為:“企業(yè)進軍海外市場時,了解對方國家的特點或將有助于確保當?shù)貎?yōu)秀的人才?!?/p>
其中,日均工作10小時以上的課長級管理人員比例日本為36.9%,美國為35.9%,印度為12.5%,中國為4.4%。另一方面,課長的部下日均工作10小時以上者的比例日本最高,為28.5%,美國為9.5%。
此次調查還揭示了各國職場的特征和管理人員的理想形象。其中中國喜歡有人格魅力和具備大局觀念的管理人員;美國重視對部下公平、誠實以及提高部下能力;印度傾向于能夠理解部下的管理人員;泰國則喜歡受到敬仰的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