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媒體就一篇有關“金價在未來6個月完成最后一跌后,將連漲50年,甚至金價可能上漲至2.5萬美元”的分析文章,向威爾鑫首席分析師楊易君提出采訪意見與提綱。然或源于媒體報道節(jié)選緣故,整篇分析看不出有關結論推導的邏輯。但就其有關若出現(xiàn)最后一跌,或見大底的觀點,楊易君是認同的,這也是本篇分析之核心。但此后能否連漲50年,他認為作如此揣測的意義不大。為方便投資者能更好地理解楊易君關于此篇報道的觀點,在此將分析全文予以呈現(xiàn)。
[原文]
準確計算2011年黃金崩盤者:6個月內最后一跌然后連漲50年
2011年中,當黃金價格正努力朝每盎司2000美元挺進時,知名技術分析師AviGilburt卻預言金價將在4年內腰斬,現(xiàn)在看來他的預言幾乎成真。如今Gilburt又提出更驚人的預測,指金價在結束這一波修正后,將開啟長達50年的超級大牛市,除了將在10年后翻漲10倍,最終還可能達到每盎司2.5萬美元。
Gilburt本周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這就像在2000年,如果有人預言金價將在10年后由當時的每盎司250美元翻漲近8倍,很少人會相信,結果金價的確在2011年中沖破1900美元。
但到了4年前金價狂飆的時候,大家都看好漲破每盎司2000美元只是遲早問題,誰知Gilburt竟?jié)娎渌A言金價將腰斬。他于2011年8月在SeekingAlpha的專欄中寫道:“由于金價很可能已處于這第五波拋物線式大漲的最后階段,我以為出現(xiàn)任何接近1915美元的價位,都可能是這回的頂部。”
事實證明,金價在2011年9月觸頂,未能漲破每盎司1921美元,且距離Gilburt喊出的目標只高出6美元。他之所以能夠預測準確,并非依靠直覺,而是根據(jù)研究200年歷史的波浪理論及黃金分割線等技術工具,所計算出來的。
Gilburt當時預估,金價至少將由1900美元左右跌到1400美元,甚至更有可能跌到700~1000美元區(qū)間。幾乎4年后的今天,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分部8月交割的黃金期貨收盤至1168.1美元/盎司,為自3月18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過去3年持續(xù)喊空金價的Gilburt,現(xiàn)在則轉向多頭陣營,尤其在金價很可能在接下來6個月完成最后一波跌勢的時候。他現(xiàn)在見到這輪金價修正終于快走完,盡管價格還會較目前水準再跌深,但之后卻會開始走一波長達50年的超級牛市。
無實際意義的預測:黃金迎來50年的大牛市
記者:對于文中所述觀點,您同意嗎?請詳細分析。
楊易君:我對上述觀點不盡贊同。不贊同的是,要去預測黃金可能會迎來長達50年的大牛市。當然,我并非在對“金價將進入長達50年的超級大牛市”觀點進行否定,而是認為這樣的預測沒有意義,實用價值不大,且測不準的風險也偏大。金價從2001年從251.7美元起步上行,至2002年突破300美元之后,幾乎都有所謂的專業(yè)人士不斷喊“大頂”,你連續(xù)喊10年,也可能對上一次,但這一次便可能成就你以后數(shù)年的營生。在此,我并非在表達AviGilburt也是其中一員,只是想表達這種現(xiàn)象在金融市場中長期存在,我們應理性看待。影響金融市場運行的基本面環(huán)節(jié)太多,太不可預測。單純依靠技術面去作這樣的推測,我認為可靠性更差。關于Gilburt認為金價或將在50年上漲到2.5萬美元的分析,除了技術面以外,一方面或是基于50年通脹累積對金市的影響預期,另一方面或存在對全球信用體系奔潰的憂慮預期,即回歸金本位的預期。我對此觀點既不呼應吶喊助威,也并不反對,因為我不敢或無能去作這樣的預測。
對Gilburt觀點表述贊同的是,如果金價在2015年產生再創(chuàng)新低的最后一跌,確實可能宏觀見底。我的分析依據(jù)更多來自數(shù)十年金價與美國物價指數(shù)、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走向的關聯(lián)關系。但宏觀見底之后,是否直接迎來扭轉這幾年頹勢的大牛市,還需進一步觀察。
金價處于宏觀底部區(qū)域
記者:黃金熊市是否已經觸底?接下來會進入牛市嗎?
楊易君:從數(shù)十年金價與美國物價指數(shù)、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走向的相關性來看,金價確實應該處于相對的宏觀底部“區(qū)域”。如1971年至2001年的30年間,國際現(xiàn)貨金價與美國物價指數(shù)、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的相關性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年率與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存在較明顯的正相關,這很好理解。在經濟金融處于相對常態(tài)階段,利率的主要功能,本身就是物價調控,在物價過高時通過提高利率平抑物價。在經濟與物價低迷時,通過降低利率以刺激通脹與經濟復蘇。而物價指數(shù)通常都是利率的先行指標。再看金價與美國物價指數(shù)關系,在宏觀趨勢上,依然體現(xiàn)出更多正相關。于是有投資者疑惑了,難道美聯(lián)儲升息還會推動金價上漲嗎?確實如此。金價與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之間的關系,中間還有一層關系更為緊密的物價走向環(huán)節(jié)。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1974年底、1980年初,美國有兩輪非常明顯的通脹。1974年底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年率一度曾高12.2%,美聯(lián)儲對應祭出了最高12.92%的利率進行物價平抑。金價則從金本位解體后的34.8美元上行至195.25美元。此后伴隨物價得到平抑,金價從195.25美元大幅下跌,近似腰斬至103.5美元。此后至1980年初,金價從103.5美元上漲至850美元,對應著物價指數(shù)從5%左右至14.6%的飆升,也對應著聯(lián)邦基金利率的飆升,美國物價失控明顯。1980年金價見頂850美元之后的20年中,物價總體得到良好控制,黃金的牛市也主要體現(xiàn)為局部牛市。
那么,2001年至今,金價與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年率,與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的關系又如何呢?
這十幾年的情況,金價運行與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年率密切相關。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前,金價與美國物價、美國聯(lián)邦基金的利率關系幾乎與前30年所反映的信息一樣:金價與美國物價呈正相關,一旦美國物價下行,金市就會陷入程度不一的調整。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如圖中A點所示,對經濟的沖擊相當迅猛,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年率從4%以上,快速下行到-2.1%。但隨后迎來全球貨幣釋放的狂潮,貨幣強勢刺激下的一輪通脹令物價指數(shù)從-2.1%回升至3.9%,但實體經濟的生存環(huán)境并未得到明顯改善,金價對應從680美元一路上漲至1920美元,即圖中B點所示。此后,全球經濟繼續(xù)低迷,消費情緒也對應低迷,促使美國物價指數(shù)年率下跌至目前近似通縮的境地,尚未見好轉。金價對應迎來了長達4年的調整期。
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經濟復蘇的步履雖見蹣跚,但相對于幾年前,已明顯走出泥潭,率先步入相對良性的復蘇軌道。處于零位附近的物價指數(shù)扭頭上行是遲早的事情。再看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歐元區(qū)雖難言步入復蘇軌道,但已確定走出兩輪歐債危機沖擊后的泥潭;中國實體經濟也有望在2015年末見底,中國經濟的轉型也正在新一屆政府的倡導下如火如荼;日本經過連續(xù)2年的超寬松刺激,令日元大幅貶值,刺激經濟與物價的效果也成效顯著;相信俄羅斯也不會再比2014年更糟糕了。故此,全球經濟可能都正在迎接一個拐點的到來,全球物價指數(shù)也理應對應著一個拐點的到來。
基于如此判斷,我認為當前金價正處于一個宏觀底部區(qū)域的判斷是客觀理性的。如果再見新一輪再創(chuàng)新低的打壓,那真可能就是最后一次宏觀誘空了。接下來的金價應該步入新的牛市通道,只是新一輪牛市的孕育要經歷多長時間,我們還是緊盯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吧。
黃金已具備買進并長期持有的安全邊際
記者:現(xiàn)在到底值不值得買黃金,尤其是普通老百姓關注的實物黃金?
楊易君:在了解上述分析體系之后,我想老百姓心中已自有答案,即就長期而言,當前已具備買進黃金并長期持有的安全邊際。
記者:近兩年黃金一直比較低迷,投資者都有些信心不足,加上最近股市大熱,很多錢都拿去炒股了,炒金的人氣感覺有沒有受影響?家庭資產配置中還有必要放入黃金嗎?
楊易君:最近一年,尤其是中國股市進入牛市以后,黃金市場的人氣低迷有目共睹,很多投資與投機資金都轉投股市了。來自世界黃金協(xié)會的報告也充分說明了這一情況,在2013年前的四五年中,黃金的投資與投機需求一直大于以首飾為主的實物消費需求。而最近一期來自世界黃金協(xié)會的報告顯示,就實物領域而言,首飾等實物消費需求,再度明顯超過投資需求。很多投資資金從金市撤離。此外,從近兩年對沖基金在黃金市場中的資金持倉情況來看,也見資金流出信號。但誠如巴菲特所言,“人皆棄時,我應取”。我認為一般家庭可以將黃金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選項,但建議配置不宜超過總資產的10%。
記者:與黃金相關的股票、基金值得購買嗎?
楊易君:如果我們看好黃金的長期前景,又不能把控黃金保證金交易帶來的風險。那么長期持有黃金股票可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項,既有杠桿效應,又有安全邊際。但是,在選擇黃金股票上,又多了我們對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公司資源儲備等多方面的因素考慮。
編輯 張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