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勇
周恩來總理向來嚴謹,對于那些報道他參加政務(wù)活動的新聞稿件都要親自過目,并且動筆認真修改,務(wù)求準確。
有一次,周總理參加完一個外事活動,回到辦公室,兩個小時后,秘書就送來了新華社記者趕寫的新聞稿,請他審閱。周總理接過稿子,戴上眼鏡,認真地看了起來。他來回看了兩遍,最后,把目光落在新聞稿導(dǎo)語中的一句話上,那句話這樣寫道:“周恩來總理今天接見了……”周總理用紅鉛筆在“接見”一詞上畫了一個圈兒,然后摘下眼鏡,對秘書說:“你去把這個作者給我請來?!?/p>
很快,稿件作者來到總理辦公室。周總理示意他坐下后,首先對稿子給予了肯定,接著話鋒一轉(zhuǎn),說:“不過,這里有個詞語的使用,我需要同你交換一下意見?!敝芸偫碇钢寮袭嬋旱牡胤秸f,“不要用這個‘接見’,應(yīng)該用‘會見’?!备寮髡唢@得有些疑惑,因為他在過去報道其他領(lǐng)導(dǎo)人的政務(wù)活動時,都使用過這個詞,并沒有人提出異議,怎么這次就用錯了呢?
周總理顯然注意到了稿件作者的神情變化,便認真解釋道:“中國封建社會時代,皇帝老子都是接見外國大臣,接見下屬官員。他高高在上,老子天下第一。他接見你,你是在下面,他是在上面。這是一種封建觀念。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總理,不管會見什么人,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處在平等的地位。所以你們要用‘會見’,不要用‘接見’?!甭犞芸偫磉@么一說,稿件作者心悅誠服地點著頭,他打心眼里對周總理充滿了深深敬意。
是的,將“接見”改為“會見”,雖是一字之變,卻反映出周總理摒棄特權(quán),講求平等的高風亮節(jié)。可以這樣說:周總理筆下所改動的雖然只是一個漢字,但是,其思想所跨越的卻是一個時代。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