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冰
放暑假,我?guī)鹤尤ヒ陨凶哂H戚。剛到親戚家,她六歲的大兒子庫克就跑過來對兒子說:“請吃面包,我自己烤的?!眱鹤釉陲w機上沒有怎么吃東西,可能是餓極了,一口氣吃了四塊面包。吃完了,正準備謝謝他的小表哥呢,庫克拿出了計算器,噼里啪啦按了幾個數字,說:“你吃了四塊面包,總共要付10謝克爾。”兒子沒有想到在親戚家吃東西還要錢,小嘴一噘,哇哇地大哭起來。親戚連忙把兒子抱在懷里,哄了半天,兒子才安靜下來。
午飯后,親戚的兩個孩子拿出玩具和兒子開心地玩了起來,沒有想到,玩完以后,庫克又要兒子付1謝克爾的玩具磨損費。
本以為兒子和庫克不會在一起玩了,誰知道沒過幾天,兒子居然漸漸地適應了這樣的環(huán)境,在庫克的影響下,也學會了賺取自己的零花錢。每天早上一起床,三個孩子就搶著拖地抹窗戶擦大人的皮鞋,每次家務活動可以得到3個謝克爾。
兒子發(fā)現早餐中親戚一家都要喝一種柚子汁的飲料,他把平時積攢的零花錢拿出一部分,讓我從超市買來了葡萄柚,他用榨汁機榨出了柚子汁,在每天早餐時加價賣給幾位大人。讓我吃驚的是,為了推銷柚子汁,在國內逼著他學的英文進步奇快,一個月下來,已能和他的表兄弟對答如流了。
庫克兄弟倆每晚纏著兒子,讓他講國內的童話故事。兒子有種當明星的感覺,中英文夾雜,加上手勢比畫,把他所知道的故事都講了一遍。
離開以色列的那天,庫克的弟弟告訴兒子,他把聽到的那些故事講給班里的同學聽,跟講評書似的,講一段收一段的錢。而庫克更是把聽到的故事潤色了一下,用電腦記錄下來,打印成一本小冊子,賣給同學們,狠狠地賺了一筆。兒子聽得一愣一愣的,心想到底沒有能過兩個以色列的表兄弟,一不小心就成了冤枉的“供應商”。不過兩個表兄弟把兒子喜歡的玩具送給了他,說是作為“故事成本”,兒子心里多多少少有了點安慰。
我們要走了,親戚一家到機場送我們,庫克兩兄弟依依不舍地對兒子說:“你回國給我們寄點當地的土特產吧,一定能賣個好價錢?!?/p>
看著三個孩子興奮地交談著,我突然想到為什么猶太人能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了,因為對于猶太人來說,他們的教育體系就是合理的“生財有道”,每一個孩子從小就要學會做一個頭腦靈活的生意人。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