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賢中
“每一個男孩,都必須將自己的父親打敗,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這句話是誰說的已無從考證,但它卻像真理一樣映照我的人生。
我小時候,父親脾氣特別暴躁,稍不如意就辱罵母親或者拳腳相加,我和哥哥都痛恨他。在家暴之下,母子三人惶惶不可終日。因為這個原因,我和哥哥過早地走上社會。后來,我讀到了哥哥寫給母親的長信《與你同步,與命運(yùn)抗?fàn)帯I(xiàn)給母親的生日禮物》,信中把我們成長的辛酸描寫得淋漓盡致?,F(xiàn)在重讀,依然看不到多少文學(xué)性,只是那種辛酸卻是真切地存在。
14歲那年,我和父親發(fā)生了一次嚴(yán)重的沖突。一次午飯過后,父親又在罵母親,還砸了碗。我氣憤不過跟父親頂了幾句嘴,父親過來揍我,我拼命地逃。正在洗碗的母親嚇壞了,趕緊跑出來拉住父親。父親沒追上我,就回頭打母親。我看到父親打母親,就心急火燎地抄上一根手腕粗的棍子跑回來,抬手打了父親。兒子打父親,本是罪大惡極,然而至今我都沒有悔意,這一切源于父親太過分。那一次沖突,導(dǎo)致母親離家出走,我寄居在爺爺家里。也因為那一次沖突,父親變了,可能認(rèn)識到家暴的錯了。
2008年,母親去世之后,父親又變了很多。再也沒有人給他洗衣做飯了,父親逞強(qiáng)后終于后悔了。
跟著父親,母親苦了一輩子。還好我們兄弟沒有繼承父親的脾氣,我們知道家暴對女人的巨大傷害,所以哥哥對嫂子特別好?,F(xiàn)在我也成家了,老婆很磨人,讓我心煩,但我從不罵她。我以最大的耐心對她好,我知道她是愛我的,我沒有理由不對她好。
后來的日子,我和父親的沖突不斷。比如我要退伍,他逼我留隊。所以這五年來,他一直埋怨我不該退伍,讓我很無奈。比如我經(jīng)商失敗了,父親一有機(jī)會就拿這說事,讓我沒面子。都說父親未完成的理想都寄托在兒子身上,我的父親無疑是這樣的。父親搞了一輩子建筑,一直想做包工頭,可是一直未能如愿,他就把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哥哥在建筑方面是有潛力的,他泥、木、鐵,學(xué)什么像什么。而我討厭搞建筑。因為這件事,我和父親又發(fā)生了幾次沖突,我沒有搞建筑的天賦,做這一行是沒有前途的。為此父親不斷譏諷我,說我不搞建筑就沒有出息,以后哥哥當(dāng)包工頭有錢了,我別找他借錢。如果換成以前,我會奮起還擊,現(xiàn)在我用沉默對抗。生活告訴我:沒有實現(xiàn)的事情是不能拿來說的。我總不能跟父親說我以后會如何飛黃騰達(dá)吧?在事情沒有成功之前,最好是閉嘴。其實我知道父親也是為我好,對于農(nóng)村人來說,以前留在部隊是很光榮的。退伍之后,搞建筑、當(dāng)包工頭成了農(nóng)村青年發(fā)家致富的好門路。父親希望我們兄弟有錢,成為村里的佼佼者。
父親老去,我們兄弟卻在長大。父親的脾氣好了很多,父子之間的沖突也少了很多。其實我知道,父子之間的沖突是客觀存在的,這些樸素的沖突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包含了父親的愛。
(圖/張弘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