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sey Mose
我最近一直很憂郁,如果你們同意我說中國分析師一直在無腦吹LPL,那么你們會很吃驚的。
2016年LPL在國際賽場上很可能會創(chuàng)造新低,而憂郁只是這種假設的副產品罷了。因為不管是直播平臺還是基本設施的大變動,都會讓這種情況進一步惡化——然后才有改善的可能。
因此,我努力將我從昏暗沉悶以及發(fā)黃的追憶中解脫了出來。我看到了一篇文章,然后開始回憶著我當時開始收看中國LPL的種種原因。
每周一報:此一時,彼一時
2012年,我當時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關注LPL。我當時特喜歡Fnatic,因為我瘋狂癡迷于nRated和Rekkles。而后來的DreamHack(Fnatic在這里拿到了S1冠軍)更讓我認為他們可以在第五屆IGN職業(yè)聯(lián)賽(IPL5)中拿到冠軍。我當時認為這是他們奪冠的完美機遇,不過我并沒有看到WE戰(zhàn)隊從我身邊一晃而過。
曾經看過WE打比賽的PapaSmithy斷言WE會以不斷金身拿下IPL5,雖然過程并不完全準確——八場比賽中,他們輸給了Fnatic兩場——但Fnatic最終還是倒在了WE的腳下。
WE使用了新的打法讓人感覺他們完全掌控了地方,牢牢把握了節(jié)奏,既可以將節(jié)奏慢下來,也可以在20分鐘內摧毀敵人的高地。不管哪種方式,WE都進退自如。直到那個時候,我腦子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這個有著卷毛和廠長的陣容,就是當年那個在世界總決賽中拿出了機器人,結果被暫停坑掉的戰(zhàn)隊。
(WE奪得IPL5的冠軍)
后來,我從ClementChu的慢推中知道了WE之所以能夠掌控地圖,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操控小兵。后來我關注了微笑——一個我直到現(xiàn)在都依然認為是游戲有史以來最優(yōu)秀的ADC,還關注了他的隊友,眼睜睜著看著他們日漸落后,與國際舞臺漸行漸遠,最后分崩離析。
雖然WE衰落了,但我卻更加關注LPL的獨特品質了:這種品質與其他任何一個屹立不倒的賽區(qū)都大不相同,但卻算不上更好。他們沒有照搬韓服或歐服的打法,;他們自行進化,朝著自己獨特的方向前進,但經常走入歧途,閉關鎖國,與其他賽區(qū)老死不相往來。
S5比賽第一周之后,微博對于LGD、iG和EDG的表現(xiàn)十分困惑,他發(fā)表了一篇長文章,大致意思如下:
就是最后,即使5場都輸了,其實我搞不懂,中國那么多玩VN的,現(xiàn)在都去哪了?別人輪子媽是別人的輪子媽??!
KaKAO也說過,或許iG想在被從小組賽淘汰之前,想完美地打出韓戰(zhàn)隊式的風格。后來在淘汰之后,他們就決定按中國風格去打。
我同意這兩名選手的說法,因為中國戰(zhàn)隊在世界總決賽中沒有一支戰(zhàn)隊是本色出演,打得一點兒都不像LPL的特色。這不是借口,因為我不知道如果多一點中國式打法會不會幫助他們,不管怎么說,畢竟他們早早就被淘汰出局了。
我們看到今年LPL的轉會更是將他們的獨特風格一點一點地扔掉,這是一種病態(tài)的趨勢。過去,像OMG這種戰(zhàn)隊會利用陣容理念來選陣容,比如速推流、布隆錘協(xié)同流、人馬分推流等等。這種風格,就是中國戰(zhàn)隊圍繞理念而進化的一種趨勢,而不是圍繞最優(yōu)方案而采取的行動。
過去LPL的一個特點就是先于其他賽區(qū)大膽采用新英雄,比如2013年的上單龍女、2014年的大嘴和時光中單,另一個就是不用等到萬全的準備之后就沖了上去。他們經常會玩一些聽起來不錯的想法,或者依靠一些試驗來打,因為他們覺得訓練賽的結果不可靠,所以并沒有在訓練賽上花費太多心思。
想要承認中國戰(zhàn)隊在國際舞臺比西方賽區(qū)的競爭力更強還是很奇怪的,不過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看起來北美和歐洲戰(zhàn)隊都不習慣對付有特別風格的戰(zhàn)隊。如果沒有注意到他們在常規(guī)賽中的打法的話,那么人們很可能就會給他們冠上一個“中國進攻隊”的名頭。
2014年,我就是被這種與眾不同的打法吸引到了LPL。WE簡直玩的就是另一款游戲,OMG則在2014年鋒芒畢露。當時SKT1還在韓國選擇著陣容,OMG就已經有了類似的念頭,但他們更為大膽,完全無視防御塔,這種瘋狂進攻的行為令對手花容失色。
超級中國隊的打法從一波流中作出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如果有人說干,那么他們就會上。他們更關注的是如何讓群控技能錯落有致,而不是如何去插眼。在某些情況下,確實讓他們收益良多。
就在OMG在中國賽區(qū)嶄露頭角之際,中國戰(zhàn)隊開始重視一種以下路為中心的打法體系。這一體系被Chaox稱為來自Dota的四保一戰(zhàn)術。不管這種體系的源頭在哪里,但確定的是中國一向盛產強力ADC,然后戰(zhàn)隊就圍繞著ADC作文章,像微笑、Uzi、娜美和TnT都可以CARRY戰(zhàn)隊,成為對抗韓國威脅的一支生力軍。
LPL有了自身的特色。人們因為其ADC而知曉LPL,他們通過海量的人頭來加快比賽節(jié)奏。他們知道他們是根據理念來選擇英雄的。
今年,LPL依然問題重重,缺乏準備,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獨有的那種特色已然不在。他們仿效韓式打法之后,看起來他們打得好多了,但結果卻證明了他們變得更加平庸、更易被人所針對,身上那種鮮明的氣息也變得更為稀少了。
我理解微笑那種困惑的想法,但相同困惑的是,他也沒有看到今年的這個趨勢。韓式打法無法完美移植到中國,因為中國選手有不同的價值觀和文化氛圍。雖然中國戰(zhàn)隊的打法越來越像韓國戰(zhàn)隊,但依然不是韓式打法。
笑笑說EDG和SKT1在MSI的時候還平分秋色,因為EDG的個人技術更為出眾,而SKT的策略戰(zhàn)術則略勝一籌。EDG打的很快,利用中國式打法在決賽中擊敗了SKT拿下了勝利。這兩支戰(zhàn)隊最后的交手記錄為3-3戰(zhàn)平了,在小組賽失利之后,EDG總結說他們將不會嘗試平穩(wěn)或保守的打法了。
不過等到EDG再次回到LPL之后,他們就開始讓他們的中路和上路輪換,從SKT1取經而不是繼續(xù)將他們與眾不同的風格發(fā)揚光大。
當然,并不是說這種模仿韓國的打法就會帶來負面的效果。只是因我們在看到中國電競一直在一味的模仿而不去想為什么要去這么做。中國戰(zhàn)隊引入韓國選手想要拿下S賽冠軍,因為韓國人拿到了,但他們不去想為什么韓國人能拿到冠軍。
在刀塔2中,由于CDEC在Ti中表現(xiàn)優(yōu)異,所以中國戰(zhàn)隊也在建立自己的青訓隊。但LPL戰(zhàn)隊他們做的不是汲取CDEC的精神,去建立一支五人的預備役,而是花高價請來一些頂級選手,卻不去考慮他們能去打什么位置。最終結果也并不盡如人意。
與其拙劣模仿得其形而失其質,不如鼓勵這些戰(zhàn)隊去了解為什么有些東西會比一味模仿的效果來得更好,只有時間和新的陣容會告訴你這些東西到會值不值得深入研究。在過去,花費巨額學費的模仿也并沒有給中國戰(zhàn)隊帶來多少優(yōu)勢。
當然,如果聽信說中國戰(zhàn)隊除了試圖嘗試韓式策略之外沒有探索其他道路,也只能說明信的人很傻很天真。
通過專注于ADC的選手,微笑成就了一個統(tǒng)治中國英雄聯(lián)盟的時代,引發(fā)其他戰(zhàn)隊紛紛效仿,建筑屬于自己的下路輝煌。
不過,目前LPL中最好的ADC大部分都是韓國人。只有少數(shù)天才的骨子里流淌著和微笑一樣的血液。那么那些把薇恩玩到嫻熟無比的人到底去了哪里?
今年,中國最知名的選手不是微笑,而是他的老隊友廠長。不過我們最近看到LPL也出現(xiàn)了許多才華橫溢的新秀,比如無雙,比如World6, ZZR, Crisis和xiaoxi,這些打野的出現(xiàn),決不是巧合。
VC在上路選手Carry生病之后正在招募 World6,宣稱發(fā)現(xiàn)從單排中打一個很有前途的打野要容易的多。而Snake戰(zhàn)隊的ZZR,在與EDG爭奪賽區(qū)資格賽之前也承認廠長就是他的偶像。
那么那些薇恩的玩家都去了哪里?他們現(xiàn)在都主玩寡婦了吧。
雖然廠長自己說過微笑是一個需要他去仰望的選手,但新一代確實是在關注著EDG的打法動向。AD時代可能會慢慢為崛起的中國打野讓路,而戰(zhàn)隊也會圍繞著他們來作文章。當然了,廠長對于這樣的關注很是受用。
像KaKAO這樣的韓國打野說過韓國人在中國玩打野比其他位置更難,因為溝通十分的必要。電一單排主打野的玩家更在穩(wěn)步進入到職業(yè)選手的排位賽中。以此觀之,我們說中國戰(zhàn)隊的位置重要性正在變化,決不是空穴來風之辭。
我們樂觀地來看,中國戰(zhàn)隊需要謹記他們一向所擅長的東西,然后再有效地利用最開始韓國選手所帶來職業(yè)道德的改進吧。視野掌控已經有所進步了。像LGD這樣的戰(zhàn)隊已經樹立起了一面戰(zhàn)略品牌。他們依然無畏無懼。
看來今年中國的LPL是打野成長的一方熱土了。
中國的方法并不見得是完美的,但至少是自己一直所擁有的。韓國英雄聯(lián)盟確實是世界最強,但至少不是最適合中國的。與其不明就里的模仿韓國,中國戰(zhàn)隊倒不如回頭審視并發(fā)展自己英雄聯(lián)盟的特色。說實話,我很期待看到只有在LPL才能出現(xiàn)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