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宏慶
一個喜歡音樂的韓國老板,認識了他在中國公司的一個打工仔,打工仔也喜歡音樂,兩人一見如故。
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淹沒了韓國人的公司,他破產(chǎn)了。中國打工仔冒著被洪水沖走的危險,給他送來了600元錢。幾天后,洪水散去,韓國人去看打工仔,發(fā)現(xiàn)1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少了電子琴,那是打工仔唯一的樂器。
韓國老板說:“兄弟等著我,一周后我就回來。”然而,他回去后,才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危機席卷了韓國。處理完手頭的業(yè)務(wù)后,已過了三個月,他就急忙飛到了中國,但打工仔已經(jīng)走了,杳無音信。韓國老板很痛心,沒能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以后的15年里,每年他都飛來中國,尋找打工仔。
中央臺開辦了一個《尋親》欄目,韓國人興沖沖地來了,在欄目現(xiàn)場毫不掩飾對打工仔的想念,說到動情處,他聲音哽咽?!盀榱?00元,你飛了100多次中國,用了15年的時間,值嗎?”主持人問?!爸担∵@不是錢的問題。我有為我賣琴的朋友,你有嗎?”韓國人一字一頓。
那扇期待已久的門打開了,打工仔走了出來,他已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聽見韓國的朋友尋他,他領(lǐng)著妻子從國外趕了回來。在相見的剎那,兩個老男人相擁而泣,主持人問打工仔,怎么從一文不名變成了富翁?他笑笑,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韓國人說:“他一定會成功,像他這樣的人,上帝怎么會讓他不成功?”
是啊,一個愿意用生命和珍愛去幫助別人的人,怎么會不成功?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