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詩瑤
《看見》一書中有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打動我的心,心中決堤似的噴薄出那掩藏的情感,慢慢地漫過我的胸腹,到達那跳動著的心,告訴我,去看這一切。
我懵懂地隨她走著,去看她的歷史。她“像被什么東西扯著一樣往回望”,我沒有,卻可以度量出時光帶給她的深深教誨,那是種帶著痕跡的驚恐,悄悄劃過生命的記憶。我在記憶中望見一個個生命,“他們,是流淌的”。
她的記者歲月與我的年紀相仿,當我還咿呀學語時,她卻面臨著一個深刻的考驗。我沒有經歷過那場災難,但我知道它有一個可怕的名字——非典。那是一場巨大的恐慌,是生命脆弱的體現(xiàn),她在那次經歷中感受到了生命,我在她的筆下體會到了勇氣。在面對那一雙雙無助的眼睛時,她的心一顫,我的心也隨著顫動。她忽然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比死更困難的事,她怕了,旋即又不怕了;我驚了,而后又不驚了。職業(yè)的特殊性令她得以接觸更多的人,更多的事,這些事磨礪著她,鍛煉著她,使她更深刻地成長,使她的歲月得到了沉淀,她由青稚走向成熟,時光緩緩地推動著她。
那個小城上的創(chuàng)傷,深深觸動了我,刺痛了我的心。在連續(xù)服毒事件的背后,那個最大的謎被解開了——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永遠進不去。男孩目光中透露出的痛苦與冷漠,使她心疼并心酸。她輕輕抹去他的淚水,在那時,我看到的不是一個記者,而是一個有足夠情感的活脫脫的人。我不知道是什么觸動了我,讓我深切記住了這一章,但我想,那時在我眼前的一定是個真實的柴靜,冷靜與且善良。
“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中。”我無法不對她頓生敬慕,她的形象在我腦中一點點抽離、渙散,又重新聚集,似又多了些什么,讓我不由得贊嘆。在她的采訪中,我發(fā)現(xiàn)了我從未經歷過的東西,那些東西在我腦中凝聚,成為一架橋梁,連接我們的思想,讓我和她達成共識。她的筆下記錄的是一個個有故事的人,正像她說的一樣,這些人“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而這些人的形象也同樣深刻地留在我的腦海中,讓我無法忘懷。
她慶幸,有知己和同伴,可以在她孤獨無助時做她堅強的后盾,他們的目光暖暖的,像太陽,鋪滿她整整六年的路。因為在意,他們去學她愛的歌;因為在乎,他們會在她面前脆弱。在他們面前,她漸漸學會真實。當記者的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歲月里,她收獲了友誼,收獲了一生最燦爛的年華。
我愛這年華,她也愛,比我更愛。我緩慢地翻過一頁頁,不知不覺到了最后一頁。書,悄然合攏,我的心輕松、淡然。我莫名地感到某種憂傷襲來,那不知名的幽香氤氳在這空氣中,籠繞在我心頭。我忽地想起她寫的那句話:“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蔽宜坪跤行┟靼琢诉@句話的含義,人生這場旅行,有快有慢,有早有晚,經受只是遲早的事罷了。
我默然去感受這世界,生命的目光永不消失,目光或灑下冷冷的銀霜,或燃起炙熱的火焰,它各異,它不同。但它們都在黑暗里等待著,等待著有人去尋找它們。我不知道有誰會去尋找它們,但我確乎明白有一個人,會為它們而奮斗,而努力,她會努力去尋覓,在黑暗和光明中往返,前進……
那觸動我心靈的文字,記述著一個個一雙雙觸動我心靈的目光,它直達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給我一種信念,讓我前進。目光下的故事,有苦澀,有辛酸,有淚水,有生命的感動,帶給我最震撼的顫動。讓我明白,目光的意義……
我看見,看見了,那觸動我心的目光!
指導教師 黃忠
《看見》,前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首度出書講述十年央視生涯,既是個人成長的告白書,也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