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峰
為了不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我準備給他報個興趣班??擅鎸δ敲炊嗟呐d趣班,兒子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我?guī)退弥饕猓骸昂J絲吹出來的音樂特別好聽,你學吹葫蘆絲吧!”兒子想了想,欣然同意了。于是,我買了葫蘆絲,給兒子報了學葫蘆絲的興趣班。
學了一個月,兒子基本掌握了葫蘆絲音階的吹法;第二個月,兒子學會了吹奏《生日歌》,接著又學會了復雜一些的《雪絨花》。
看著兒子吹奏葫蘆絲的才藝一天比一天提高,我很高興,幻想著照此發(fā)展下去,兒子將來成為葫蘆絲吹奏大師也不是不可能。
可就在我對兒子的“吹奏前景”滿懷憧憬時,意想不到的狀況出現(xiàn)了:兒子學吹葫蘆絲的興趣漸漸消失,從喜歡到不太喜歡,又從不太喜歡變?yōu)橛憛挕?/p>
我再送兒子去興趣班時,兒子就找借口不去。我很納悶,這是咋回事?可經(jīng)過一番打探,我沒能找到原因。反正兒子就是不想學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學了吧,反正也沒投資多少錢,談不上啥損失,不像學鋼琴,買架鋼琴就上萬元。于是,葫蘆絲被扔進了角落,漸漸蒙上了灰塵。
假期,我?guī)鹤尤ザB糜?,看到了青山,看到了綠水,還看到了一個讓人大開眼界的表演項目:魚鷹逐魚。
船家撐開木船,離開湖岸,蕩向湖中表演區(qū)。船舷上蹲立著懶洋洋的兩排魚鷹。船家打一個響亮的口哨,鼓勵魚鷹:“孩子們,今天看誰能捉到大魚,給戴大紅花……”觀眾一聽都哄笑起來,有人說船家像是哄孩子,這魚鷹能聽懂船家的話?怕是對牛彈琴吧!
可出人意料的是,那些起先還昏昏欲睡的魚鷹,仿佛真的聽懂了船家的“鼓勵”,一個個精神大振,伸長了脖子,展起了翅膀,躍躍欲試。
接著船家用撐船的竿子急拍水面,喊著一只只魚鷹的名字:“大黑,今天你會成為冠軍!二黑,昨天觀眾都為你鼓掌呢,今天可要贏得更多的掌聲喲!風火輪,你的速度是最快的,今天一定能最先叼上大魚來。長腿子,看你那眼神,早發(fā)現(xiàn)目標了吧……”原來,魚鷹都是有名字的。船家大聲喊著魚鷹的名字,向游客夸贊魚鷹們的“戰(zhàn)績”。魚鷹得了這些更加具體的表揚,立即像打了雞血一樣斗志昂揚起來。
船家又打一個響哨,應該是讓魚鷹下水的口令。船舷上那些早已蠢蠢欲動的魚鷹,奮勇爭先地躍入水中,在水面上打一個急旋便鉆入了水底。
魚鷹在水下逐魚的情景,被水下攝像機跟蹤拍攝后傳到湖邊的大屏幕上,精彩的場面一清二楚地展現(xiàn)在游客眼前。
忽然,一只魚鷹叼著一條魚兒躍出水面。船家趕緊把它接到船上,但并未急著取下魚鷹叼著的魚兒,而是順勢把魚鷹挑在竿頭,高高舉起,在游客面前展示一圈。魚鷹則驕傲地蹲立在竿頭,拍打著翅膀,簡直像個得勝的將軍。
接下來,每有一只魚鷹捉到魚兒,船家都會如法炮制——將那只魚鷹挑到竿頭向游客展示,觀眾則給予熱烈掌聲,只只魚鷹志得意滿,接下來逐魚的情緒更加高漲。湖面上水花翻騰,魚躍鷹逐,熱鬧非凡。游客們大開眼界,大飽眼福,我卻從中突然悟到一個教子新思路——
船家能用竿子高挑魚鷹,來鼓勵它們奮勇爭先地捉魚,我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來鼓勵兒子啊!
我認為,兒子就像一只魚鷹,葫蘆絲應該就是水底的游魚。兒子學吹葫蘆絲,恰似魚鷹逐游魚。我是“船家”,不過我這個船家沒有洱海的船家這般稱職——當魚鷹有所獲時,這里的船家會把魚鷹挑在竿頭給予鼓勵,讓魚鷹獲得成就感和繼續(xù)逐魚的動力;我呢,兒子學吹葫蘆絲后,從沒帶他“表演”過,更沒有把他挑在“竿頭”鼓勵過,兒子因此一直沒有成就感,學習的動力才漸漸喪失,以至于從“有興趣”變?yōu)椤皼]興趣”。
我得學習洱海的船家,把兒子像魚鷹一樣挑上“竿頭”,讓兒子獲得成就感和持續(xù)學習的動力才行。
回到家,我找出已經(jīng)蒙塵的葫蘆絲拿在手里“把玩”。兒子見了,漫不經(jīng)心地問:“爸爸,你會吹?”
我說:“我不會吹??墒悄銜健仡^,有位叔叔家的小弟弟過生日,我?guī)闳?,你給吹《生日歌》吧!”
一聽有“表演”,兒子眼睛一亮,卻又突然膽怯地說:“我——怕吹不好。”
“你一直都吹得很棒呀!”我學著洱海船家鼓勵魚鷹的樣子鼓勵兒子,并把葫蘆絲遞給了他。
兒子接過葫蘆絲吹起了《生日歌》,雖然明顯生疏了,但我還是立即鼓起掌來。聽到掌聲,兒子漸漸有了信心,并最終跟我定下了生日宴會上的表演。
生日宴是在一家酒店舉辦的,很隆重,我兒子的葫蘆絲獨奏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兒子走上舞臺演奏時,我就站在他身邊。待一曲《生日歌》吹罷,我抱起兒子并高高舉起,臺下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那情形,就跟船家將魚鷹高高地挑在竿頭一樣。兒子十分有成就感。
回到家,兒子緊緊抱著他的葫蘆絲,說:“還想去興趣班接著學。”我頓時心中暗喜——把孩子高高挑上“竿頭”,果然讓他重獲學習的動力!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