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ana
卡爾·蔡司在2014年推出了Loxia系列鏡頭,該鏡頭針對索尼FE卡口設計,針對全畫幅微單進行獨特的光學設計,因此能夠確保全畫幅微單輸出最佳畫質。本期,我們也特邀攝影師針對Loxia 2/35、Loxia2/50進行試用。
出色鏡頭做工凸顯頂級品質
作為卡爾·蔡司為索尼FE卡口開發(fā)的全畫幅微單鏡頭,Loxia系列在做工延續(xù)了卡爾·蔡司鏡頭一貫的精細。首先Loxia系列鏡頭采用了全金屬鏡身設計,黑色的鏡筒配合藍色橡膠圈凸顯了其卡爾·蔡司的純正血統。而藍色橡膠圈也更加強化了鏡身與機身之間的密封性。這兩支鏡頭在制造工藝上也不惜成本。其中,2/35采用6組9片的Biogon結構設計,適用自然、風光以及建筑攝影。而Loxia 2/50則采用4組6片的Planar瞄構,最近對焦距0.37m。兩支鏡頭是很多風光、人文攝影師的大愛,配合F2.0的大光圈,可以實現非常出色拍攝效果。幾乎無損的邊緣畫質令人驚嘆
定焦鏡頭的畫質一向要優(yōu)于變焦鏡頭,但邊緣畫質能否達到中心水平也需要考察???蔡司擁有頂級的光學制造能力毋庸置疑,而這Loxia系列鏡頭也繼承了這一特點。而且兩支鏡頭都設有卡爾·蔡司獨有的DeClick功能,可以讓攝影師對光圈進行無級調節(jié)。例如對建筑拍攝來說,我使用Loxia2/50在全開光圈的情況下,放大查看邊緣的畫質,無論銳度、畸變都控制得相當到位,這不禁令人感嘆卡爾·蔡司對于精密光學儀器的制造能力。而使用Loxia 2/35拍攝的風景照,提供更加寬廣的視野,在邊緣部位也保留了出色的銳度。
德味十足的焦內外過渡效果
對于大光圈鏡頭而言,焦內外的過渡是很多攝影師評判一支鏡頭好壞的關鍵。好的鏡頭具有流暢的焦內外過渡效果,從虛化到銳利的焦內成像一氣呵成。這個特點正是Loxia也具備的。焦內的銳利成像不必多說,很多卡爾·蔡司的用戶都體驗過這一特點,而其焦外成像的虛化效果非常出色,過渡到焦內也非常自然,這與其本身的光學結構密不可分。精準的電子光圈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地選擇最適合的畫面虛化效果,營造出不一樣的畫面氛圍。這點尤其表現在拍攝人像題材攝影作品上。從樣片上可以看出,焦內的人像主體獲得清晰而銳利的成像效果,而焦外的虛化也恰到好處的柔美,這也是德系鏡頭獨有的特點。
攝影師點評
Loxia2/35、2/50這兩支鏡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們的出色畫質,應該說它們代表了目前FE卡口鏡頭的最高水準。無論在畸變控制能力上、畫面分辨率效果以及邊緣銳度控制上,Loxia都具有出色的表現。對于全畫幅微單用戶來說,搭配Loxia鏡頭不僅可以獲得出色的相片拍攝效果,同時該系列鏡頭針對影片拍攝還加入了無級光圈調節(jié)的DeClick功能,也為拍攝影片帶來更好的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