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丹
民國的土壤,連人帶事似乎都孕育出了珍珠。
那些絢麗的民國女子,個個璀璨,耀眼奪目。
有如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如詩如畫,才情,容顏,學(xué)問,品性,異性緣,異性緣質(zhì)量,現(xiàn)代女子任得其一,可也安度半生無憂吧。我最欽佩她的,只是一件事:拒絕徐志摩。拒絕本身沒什么特別之處,但她拒絕的是彼時的徐志摩。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嗎?誠然不是。即使婚后,林徽因與徐志摩仍是有精神之交的。徐志摩失事的航班,不是他為了趕赴她的現(xiàn)場嗎?她亦令梁思成取回一塊失事的飛機殘骸,殘骸掛在床頭,以供日日思悼,悲痛伴隨余生。她是個善于拒絕的女子?亦不盡然。眾所周知的金岳霖先生,至今仍是少女少婦的理想情人——不求婚姻,但求在你附近關(guān)愛你,直到生命的盡頭。她已經(jīng)跟梁思成挑明,“苦惱極了,因為同時愛上兩個人”。他們沒有結(jié)合,但是,她卻是沒有拒絕金先生的愛。他們彼此關(guān)心,金岳霖關(guān)照她的所有:關(guān)心她的寫作,與梁思成結(jié)為朋友,家庭聚會的座上賓……這個“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女子,并不善于拒絕。
但她獨獨拒絕徐志摩。我想,原因也許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便是徐志摩已有家室。這與道德無關(guān),因為民國時期的女子,是不介意中意的男子婚否的,典型如張愛玲。但林徽因不是張愛玲。愛玲的母親在生活不適意的時候,可以離婚。林徽因的母親,林覺民的其中一任姨太太,終生未得丈夫?qū)檺?,終年生活在大宅子的陰暗一隅。奈何林徽因雖為女子,卻深得其父寵愛,并從小與母親分離,單獨撫養(yǎng),精心教導(dǎo)。小時的林徽因一方面生活于明麗的父愛之中,一方面經(jīng)常偷偷去見母親,給她帶去歡愉和慰藉。
現(xiàn)代心理學(xué)已經(jīng)證明,母親一代的幸福與不幸,會使子女深受影響,多數(shù)人在家庭生活上會承襲父母的軌跡。
所幸,她拒絕了,拒絕了一個已婚男性。母親的經(jīng)歷,怎會不在她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克龍远ǖ丶舻袅擞锌赡芰钭约夯蚺匀讼萑虢K生不幸的臍帶。這與愛情無關(guān)聯(lián)。
我欽佩她在原則問題上的清醒,理性,堅定。
她剪掉的臍帶上,也順連了兩位光芒閃爍的女性。一位是陸小曼,一位是張幼儀。
陸小曼,民國時期一代名媛,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名媛不知是否是交際花的代名詞,如是,至少放在陸小曼身上是對的。作為九子中唯一存活的孩子,父母寵愛有加,精心培養(yǎng)。攻讀女子學(xué)校,琴棋書畫、社交才能樣樣精通,終于出落到舉止端莊大方,成為一代名媛。但父母對她的寄托不是夫妻美滿,卻是一張船票——維持陸小曼名媛身份的船票。
不是基于愛情的結(jié)合,卻又沒有美林夫人那樣理想偉大到不需要愛情,只需要結(jié)合的強大內(nèi)心作支撐,陸小曼與王庚的婚姻,維持不久便陷入一潭死水。
徐志摩以愛情的替身出現(xiàn),他們歷經(jīng)劫難,終于結(jié)合了。不僅犧牲了王庚的感情,同時也犧牲她腹中的胎兒,以及她自己的健康——手術(shù)不成功,導(dǎo)致終身不孕。無奈的是,陸小曼除了需要愛情,還需要一些東西使她展示自己的價值——名媛,這些東西包括豪宅,錦衣華服,傭人成排,聽?wèi)蛱?。關(guān)鍵是,費用需要徐志摩提供,穿著打了補丁的衣服、四處借錢為她提供。而志摩詩人,除了需要愛情,同樣也需要其他:有人照顧生活起居以輔助他創(chuàng)作。他們之間,互相只契合了一點。另一點,誰也滿足不了誰。如此,悲劇總是遲早的,細節(jié)也無需細數(shù)了。
不論如何,林徽因和陸小曼都曾得到過徐志摩這位多情詩人真摯的愛。張幼儀不是的,如果以得到徐志摩的愛情為標準,那么張幼儀鐵定是失敗的。還好,幸得社會慢慢解放,女人的價值終于無需在男人甚至丈夫身上體現(xiàn)。
與徐志摩“再別康橋”的柔情相比,轉(zhuǎn)身之后的他,似乎不是他。他說張幼儀是“土包子”,在她面前便沉默不語。在追逐林徽因的時候,徐志摩要求張幼儀打掉腹中的胎兒。張幼儀不愿意,一是因為她不想,另一是因為她害怕,說有些危險。徐志摩說,坐火車也危險呢,什么不危險。就徐志摩而言,有情與無情之間,本可以牽連“義”字。他斷掉“義”,直達彼岸。也好,不見他的底,她總是抱著舊式女子的期望。
張幼儀,她一個人,在歐洲生下了孩子,也是她為徐志摩生的第二個兒子。而此時的徐志摩已追逐林徽因回國。
即使換做如今,這樣的故事,在網(wǎng)絡(luò)的覆蓋下會迅速傳遍大街小巷,直至家喻戶曉。正直網(wǎng)民必定能利用話語權(quán)為張幼儀助威,使徐志摩淪為道義的對立面。被愛或者被不愛,都容易亂了人的心性,尤其是女人,心甘情愿與被愛或被不愛融為一體,消融自我,全心去愛或恨。
多想替她捏一把汗?。≈皇撬B哭鬧都省了,平靜地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生完孩子后,張幼儀用公公寄來的生活費請來保姆照顧孩子,而自己則去學(xué)習(xí)?;貒?,她開辦服裝公司,管理上海女子儲蓄銀行,事業(yè)如日中天。就連前夫徐志摩也在她的云裳時裝公司定制衣服。他坐在失事的飛機上穿的衣服,便是從云裳公司取走的。不曾想多年后經(jīng)歷了滄桑變故的他們,竟然成為了朋友。
1947年,應(yīng)病危的林徽因之邀,張幼儀帶著兒子和孫子與她見了唯一的一次面。張幼儀1953年再婚,1988年去世。生前的時光,事業(yè),才情,子女,家庭,財富,尊重,在第一次婚姻結(jié)束后,都滿滿地注入她余下的生命。
責(zé)任編輯:鄧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