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他們以海為家,以捕魚為生,一生之中幾乎從不踏足陸地。他們是世界上僅存的“海上吉卜賽人”,更是鮮為人知的最后的海洋游牧民族。他們生活的海域面積遼闊,橫跨六國,卻沒有屬于自己的土地,也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這就是巴瑤族,一個神秘的海上民族。
“巴瑤”的真意
“巴瑤”在印度尼西亞的語言中是“海上之民”的意思。巴瑤族,正是這樣一群生活在大海上的古老民族。
每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都有屬于自己民族的起源傳說,巴瑤族也不例外。那是一個美麗的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馬來西亞的柔佛州發(fā)生過一次大洪水。一位美麗的公主在這次洪災中被大水沖走,她的父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無法自拔,從此一蹶不振。他派遣自己的手下出海尋找女兒的下落,并下了死命令,除非找到公主,否則這些人別想回國。
可是,大海茫茫,上哪里去尋找公主?也許,她早已葬身魚腹了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搜救公主的人無法歸國,漸漸地他們放棄了希望,轉(zhuǎn)而尋找在海上的生存之道。久而久之,這些人適應了大海上的生活,逐漸發(fā)展成一個新的民族,這就是巴瑤族。
他們從哪兒來
傳說歸傳說,巴瑤族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今天,關(guān)于巴瑤族具體的起源問題可難壞了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因為他們誰也無法說清楚這個神秘民族究竟起源于何時何地。一些學者認為,巴瑤族使用的“巴夭薩瑪語”屬于菲律賓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分支,因此巴瑤族有可能起源于菲律賓。不過,一些證據(jù)顯示,他們可能是300年前從位于新加坡海峽以南、馬六甲海峽東口的廖內(nèi)群島遷移而來。
他們在哪里
巴瑤族人生活的海域在東南亞。在歷史上,他們是馬來西亞原住民中的一支,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班達海、蘇祿海、蘇拉威西海等海域。雖然他們占據(jù)的“地盤兒”很大,但巴瑤族的人口卻十分稀少,只有40多萬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袖珍民族”。
巴瑤族人生活的地方,擁有廣大的珊瑚三角區(qū),那里面積廣闊,跨越東南亞6個國家,是地球上海洋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區(qū)域,分布著全球約76%的珊瑚和巖礁魚類,還包括藍鯨、儒艮、侏儒海馬等諸多海洋珍稀動物。
正是因為這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巴瑤族人的“海上游牧”事業(yè)才能開展得如火如荼,延續(xù)幾百年,至今不變。
自由自在的海上生活
幾百年來,巴瑤族人一直生活在大海上,擁有發(fā)達的海上貿(mào)易和自給性漁業(yè)。今天,世界各地的潛水愛好者和游客乘坐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來到這片巴瑤族人生活的熱帶海域,遍覽海洋風光的同時,也好奇巴瑤族人原始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來到巴瑤族的地盤兒,一定會非常驚訝,在全球一體化、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竟然還有這樣一群不穿鞋、不使用手機、不逛超市的人們,他們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困了就睡,醒了就下海,餓了就捕魚……哇,這是海上的原始社會嗎?
大海里的
“欺詐大師”
侏儒海馬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海洋生物,它是世界上最擅長通過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來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的動物,堪稱海中的“欺詐大師”,曾在2009年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十大新物種之一??茖W家最先在紅海和印度尼西亞的珊瑚礁中發(fā)現(xiàn)了它們,通常只有不過2.5厘米大小,是已知體形最小的脊椎動物之一。
“l(fā)epa-lepa”
巴瑤族人現(xiàn)在的生活和幾百年前他們祖先的生活想必沒有什么改變。那么,他們究竟練就了怎樣的本領(lǐng),才能在大海上站穩(wěn)腳跟呢?
巴瑤族人的生活離不開lepa-lepa。這是巴瑤族人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的捕魚小船,長度有5米,但船體非常狹窄,只有1.5米寬,頂多并排兩個人,船頭高高聳立,富有特色。
巴瑤族人每天清晨便早早起床,接下來的一天時間基本上都要在lepa-lepa上度過,捕魚和航海是他們每天的工作。小孩子們則在lepa-lepa周圍的海水里潛水嬉戲,練習他們生存必備的技能。
巴瑤族人是自由潛水的絕頂高手,從小就“浸泡”在海水中的他們,能夠潛入30米甚至更深的海中去捕捉深海魚、尋找珍珠和海參。潛水時,巴瑤族人會佩戴鑲嵌了玻璃鏡片的手工雕刻的木質(zhì)護目鏡,看起來酷得一塌糊涂!
真正的“海上生活”
當一天的忙碌結(jié)束后,巴瑤族人會把lepa-lepa都聚集在一起,停靠在靠近小島的紅樹林里,少則五六艘,多則四五十艘,再加上架設(shè)在大海中的簡單木屋,構(gòu)成了他們的“海上村落”。人們在船尾生起篝火,將白天捕獲的海鮮進行燒烤和燉煮,鮮美的氣息徹夜飄散,光是想一想就讓人流口水。
想品嘗美味的海鮮嗎?先別急,傳統(tǒng)的巴瑤族人還要祈禱萬靈呢!這是巴瑤族人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之心,他們認為海洋是一個紛繁復雜的生命體,其中的水流、潮汐、珊瑚礁、紅樹林乃至大海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靈魂,因此他們感激大海賜予自己食物。
海上生活的艱辛
巴瑤族人的海上生活很風光嗎?看上去的確如此。不過,如果換做讓你去過上一年這樣的日子,恐怕你就得把頭搖得好似撥浪鼓了。
其實,在大海上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你知道嗎,很多巴瑤族人都患有一種疾病——減壓病。這是因為巴瑤族人長年在深海中潛水作業(yè),而且沒有任何現(xiàn)代化的潛水設(shè)備。水下作業(yè)時,每下潛10米,身體就會多承受一個大氣壓的壓力,人體中原本溶解了的氣體就會在高壓下過飽和,在血管內(nèi)外和組織中形成氣泡,最終導致全身性的疾病,嚴重的會造成關(guān)節(jié)損壞,甚至患減壓性骨壞死!
現(xiàn)在,再來看看巴瑤族人的生活,你是否感受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
傳奇正在逐漸消失
巴瑤族絕對是大海上的一個傳奇,但是,這個傳奇正在漸漸消失。
沒騙你,這是真的。由于巴瑤族人活動的海域在幾個國家之間,而他們又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這讓他們的身份變得十分尷尬,而且無法享受到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很多好處。因此,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很多巴瑤族人都選擇了棄船上岸,生活在陸地上的村莊里,徹底告別海上生活。
傳統(tǒng)的捕魚方式正在遭到破壞。由于要不斷供應諸多國家的海產(chǎn)品需求,年輕的巴瑤族人現(xiàn)在都自制火藥在海水中轟炸,以此來快速捕獲海產(chǎn),增加自己的收入。這是一個無奈的現(xiàn)實,曾經(jīng)親近自然萬物的巴瑤族人正在親手毀掉自己賴以生存的大海。
也許,要不了多少年,巴瑤族這個“海上吉卜賽”族群就將徹底消失,那個曾經(jīng)的“海上傳奇”也會像很多歷史上的民族一樣,成為歷史課本里的“老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