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云計算中心采用“企業(yè)投資、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興建,由智慧威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導本地國有企業(yè)——威海北洋電氣集團投資建設,一期工程投資5000余萬元,建筑面積1300平米。機房按照國家A級標準建設,是目前威海市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能效最高的非電信業(yè)務數據中心,是山東省電子政務應用的第二大云計算中心,威海也成為省內第一個利用市場資源建成云計算中心的地級城市。
2015年初,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促進云計算創(chuàng)新發(fā)展培育信息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的意見》及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布的《關于加快我省電子政務集約化發(fā)展的實施意見》更是對威海市云計算及電子政務發(fā)展模式的肯定。
云計算作為國家重點布局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具有強大的知識創(chuàng)造和服務創(chuàng)新能力,當前處于發(fā)展窗口期,大力發(fā)展云計算產業(yè),對培育形成新產業(yè)和新消費熱點,推進經濟穩(wěn)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和建設創(chuàng)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自2013年國家重點扶持云計算產業(yè)以來,八部委聯合出臺《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發(fā)布《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均對云計算產業(yè)發(fā)展提出政策導向。2013年,為貫徹落實威海市委、市政府關于利用市場化手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指示精神,智慧威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建設威海云計算中心。
智慧城市是以多應用、多行業(yè)、復雜系統組成的綜合體。多個應用系統之間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個不同的應用系統需要共同抽取數據綜合計算和呈現綜合結果。如此眾多繁復的系統需要多個強大的信息處理中心進行各種信息的處理。
要從根本上支撐龐大系統的安全運行,需要考慮基于云計算的網絡架構,建設智慧城市云計算數據中心。在滿足上述需求的同時,云計算數據中心具備傳統數據中心、單應用系統建設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隨需應變的動態(tài)伸縮能力(基于云計算基礎架構平臺,動態(tài)添加應用系統)以及極高的性能投資比(相對傳統的數據中心,硬件投資至少下降30%以上)。
集中利用已建成的統一平臺。充分利用市級電子政務云平臺和公共服務云平臺,遷移、整合、部署各類業(yè)務系統,將云服務逐級向基層開放,在全市推廣云計算服務。目前在充分吸取各方意見、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初步形成服務價格標準。威海云計算中心已經分別與乳山、榮成、高區(qū)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各區(qū)市業(yè)務工作正在展開。
在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逐步加強云計算中心運營管理、服務流程、技術標準、信息安全等制度規(guī)范建設。
基于統一平臺,加快推進資源共享。在建成的統一平臺基礎上,構建數據交換平臺及基礎數據庫,實現各級平臺、各級部門之間的無縫對接。
構建統一、標準、安全的云計算平臺。
構建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
構建統一的存儲資源池支撐海量數據的查詢和信息。
構建共享高效的信息服務平臺和數據分析決策平臺。
降低區(qū)域信息化的總體成本。
云計算基礎平臺建設及服務布局情況。威海云計算中心按國家最高等級A級標準建設,滿載標準機架144個,運行PUE值1.7,是目前威海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能效最高的數據中心,獲2013年度中國數據中心優(yōu)秀方案設計獎。2014年1月,與山東省云計算中心簽訂合作協議互為異地災備中心。2014年,經過9個月的安全體系建設、完善,通過ISO27001國家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基于硬件基礎平臺及云計算業(yè)務平臺,威海云計算中心形成了涵蓋IAAS、PAAS、SAAS領域的服務布局,主要服務內容包括IDC基礎產品(含主機托管、主機租用、VIP空間租賃等)、云資源服務(含云虛擬機、云存儲、云網絡、云安全、云桌面等)、云增值服務(含容災備份、負載均衡、等保認證、大數據分析、軟件應用及服務等)。
支撐全市電子政務整合。2014年初,由市政府投資1350多萬元建成威海市電子政務外網云平臺,是省內率先建成的電子政務云平臺,共部署高性能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安全防護設備等共30多臺,部署數據庫等基礎軟件系統5套。市級電子政務實現統一技術平臺、統一運算存儲、統一互聯網出口、統一安全防護、統一運行維護,各單位將不再建設機房、不設運維人員,由威海云計算中心承擔系統集成、網絡接入、日常運維等全方位服務工作。
截至目前,依托威海云計算中心敷設98條光纖鏈路,整合遷移了市直部門機房和服務器設施150多臺套,整合了235個市直單位政務外網、90個政務網站和40個部門業(yè)務系統,年可節(jié)省財政資金近1000萬元。
汲取政務外網平臺建設及整合的成功經驗,電子政務內網云平臺2015年參照同一模式在威海云計算中心建成并投入運營。
提供全市公共服務發(fā)展基礎平臺。結合威海市公共服務領域及應用的實際特點,威海云計算中心在智慧威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投資近2000萬元建成了公共服務云平臺。該平臺是智慧威海建設的核心,支撐威海公共服務所有領域、覆蓋與公共服務有關所有用戶群體。
公共服務云平臺建成后,結合智慧威海的發(fā)展步伐,先后為智慧公交、智慧交通、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市民網、市民卡等不同服務領域的多種應用提供基礎支撐。目前,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系統后臺集約化、一體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市財政不再撥付硬件、網絡和基礎軟件資金,只支付應用系統軟件建設資金,系統后臺統一依托公共服務云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