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計科憲 張 帆(本刊記者)
陜西“九項治理”下猛藥治吏
文/計科憲 張 帆(本刊記者)
新聞背景:自2014年起,省委在全省范圍內陸續(xù)展開“超職數(shù)配備干部”“黨政領導干部違規(guī)兼職”“裸官”“吃空餉”“干部檔案涂改造假”、領導干部“天價”培訓、“違反干部任用標準和程序”“跑官要官、說情打招呼”以及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等專項整治,統(tǒng)稱為“九項專項治理”。
以“絕不姑息遷就,不搞下不為例”的決心,對干部身上存在的歪風邪氣展開凌厲攻勢,讓各級領導干部真切感受到全省剎歪風、正黨風的決心和行動力。
“定金交了,還沒網(wǎng)簽,我這套房子該填嗎?”“媳婦剛買了地下車位,我該怎么填?”“我住的是親戚家的房子,沒過戶,這種情況怎么算?”……
今年2月,銅川市委組織部《關于做好2015年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工作的通知》剛一下發(fā),干部監(jiān)督科的座機就成“熱線”——每天近百個電話,幾乎都是各級領導干部為填表而咨詢。而去年此時,同樣是填報個人事項,卻顯得冷清。
“以往很少核查追究,填報都沒引起重視?,F(xiàn)在就連小數(shù)點后幾位都不敢有絲毫馬虎,沒準就查到自己頭上了?!边@是基層干部的普遍看法。
去年以來,省委集中“火力”,向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不實、超職數(shù)配備干部、“裸官”“吃空餉”“天價”培訓班等9項群眾反映集中的頑疾“開刀”,掀起一場嚴管重處的治吏“風暴”。
有的官,能撈就撈,不行就跑;有的官,官場無限風光,商場照樣拿錢;有的官,看似在高校增學識、長見識,實則是在積人脈、混關系;有的官,為妻兒親友巧立名目,“占著雞窩不下蛋”;有的官,涂改檔案,信息造假……
一個個被群眾詬病的官員亂象,成為省委專項治理的“靶子”。自2014年起,全省上下以“絕不姑息遷就,不搞下不為例”的決心,對這些歪風邪氣展開凌厲攻勢,讓各級領導干部真切感受到全省剎歪風、正黨風的決心和行動力。
西安市對“越雷池”“撞紅線”者動真碰硬,對57名在職干部違規(guī)兼職進行糾正,對不符合兼職條件的53名離退休領導干部進行清理,督促37名領導干部辦理EMBA退學手續(xù)。
榆林市嚴格執(zhí)行“檔案年齡涂改造假”一票否決,4名干部因檔案涂改嚴重未予提拔。
安康市按照自查摸底、自查自糾、核實查處三個步驟,清理“吃空餉”干部32名,責令按規(guī)定返還財政資金,給予黨政紀處分3人,糾正長期請病假53人,清理違規(guī)借調人員34人。
各地頻頻出手,如此大規(guī)模、大力度的清理整頓,在省內并不多見。今年3月,省委組織部成立10個調研監(jiān)督組,對全省九項專項治理進行督察。
從督察情況看,相對于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和沿海地區(qū),“裸官”在我省表現(xiàn)并不突出,榆林、寶雞、銅川、渭南、漢中和商洛等市均未查出“裸官”。但是,即便是零星個案,省上依然嚴肅對待,摸底排查,甄別審核,對“涉裸”的實職干部全部進行崗位調整,并將“裸官”舉報納入“12380”受理內容,有舉必核,動態(tài)管理。
“現(xiàn)在EMBA班里已見不到領導干部的身影了!”某建設公司項目管理中心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因企業(yè)發(fā)展需要,他曾多次參加高校開設的EMBA課程,以前常能在班里遇見一些領導干部?!八麄兒苌侔磿r上課,但下課前總能趕到,然后三五成群結伴出去?!?/p>
借培訓之名,行腐敗之實。高額培訓費背后,往往隱藏著各種利益“黑洞”?!敖x令”下達后,各單位紛紛展開調查摸底、清理整頓、建章立制,對鄉(xiāng)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社會化培訓有關情況進行清理整頓,已督促46名領導干部全部辦理EMBA退學手續(xù)。
“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業(yè)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鄙鐣狭餍姓f法,形象勾勒出官員違規(guī)兼職的種種亂象。對此,省委書記趙正永先后3次作出重要批示,由省委組織部、省監(jiān)察廳、省民政廳按照“摸底不漏一人,清理不漏一職”的標準聯(lián)合開展專項治理。目前,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清理黨政干部在企業(yè)和社團兼職2965人。
在清理“吃空餉”上,省上明確10種形式,重點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及配偶子女“吃空餉”問題進行核查,已清理“吃空餉”人員944人。除要求退回違規(guī)領取的工資外,有的被開除公職,有的被解除勞動合同,有的予以停發(fā)工資并核銷編制,有的長期休病假者予以糾正要求及時到崗,有的違規(guī)借調人員被予以清退,相關責任人也被給予黨政紀處分……
以往,少數(shù)干部為一己利益,私改年齡,改學歷,甚至以造假粉飾自己。針對這一“檔案涂改造假”問題,省上成立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省干部檔案進行專項審核,省管干部檔案專項審核已完成88%,目前正在對相關問題進行甄別處理。
“以后的干部檔案將變?yōu)閿?shù)字化檔案,通過技術手段處理后,檔案將無法涂改,保證干部檔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6月5日下午,記者在銅川市委組織部檔案室里看到,大部分干部檔案已完成數(shù)字化建設。類似的數(shù)字化檔案,全省各地都在有序建設。
關于眼下治理現(xiàn)狀,一個頗為流行的說法是:經過嚴懲督辦,容易治理的問題基本得到遏制,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具體到省委的9項治理,“裸官”“吃空餉”“天價”培訓等五項治理效果可謂“刀下見菜”,而超職數(shù)配備干部、違反干部任用標準和程序以及跑官要官、說情打招呼等則需“久久為功”。
去年底,省委書記趙正永撰文直斥超配現(xiàn)象: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和一些干部忙于提拔干部,把任期內提拔了多少干部作為一種政績,有能力的要提拔,資歷老的要提拔,沒有職數(shù)拉長板凳也要想方設法提拔。為了給本單位騰位子,甚至罔顧現(xiàn)實表現(xiàn)極力向組織推薦口碑差的干部,給干部工作帶來了不好影響,也給政治生態(tài)建設帶來極大危害。
應該說,這是領導職務越配越多、級別越配越高的主因。
久而久之,“這邊沒有職務,那邊必須消化”成了擺在各級組織部門面前的一道“棘手”難題。黨政分設、擅自提高規(guī)格待遇、擅自設置職務名稱、搞“一刀切”提前離崗等形式多樣的違規(guī)操作,讓市縣普遍感到:欠賬多、渠道少、壓力大。
“這就好比地球上的山,不管怎么挖,總還在地球上,搬不到外太空。”省委組織部干部監(jiān)督處一位副處長坦言,只能靠消化存量、嚴控增量、實行預審,逐步消化解決。
據(jù)了解,省上有計劃、分步驟制定整改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對違規(guī)黨政分設、違規(guī)提高職級待遇、違規(guī)設立職務的只出不進,消化存量。提出“五個一律”嚴控增量,并建立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預審制度,出臺《陜西省公務員任職備案暫行辦法》,在程序上,多設一道關;在內容上,審資格、把條件;在范圍上,凡調必審,并計劃在預審時按照消化情況設置配額比例。
這意味著,各地要想調整干部,唯有多消化才能換取名額。戴上這個“緊箍”,爭取3年內解決全省超職數(shù)配備干部問題。
今年,省上對各市區(qū)上報的11批次近300名擬提拔調整干部的動議和任職備案報告進行了嚴格預審,對52名擬任人選提出既往任職資格存疑,因班子超職數(shù)、黨政分設等原因,取消了包括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協(xié)主席、副縣長等23個重要職位和人選,目前消化超職數(shù)配備干部3906人。
嚴格的預審制度,不僅有助于消化超職數(shù)配備的干部,也讓那些“搭天線”“找門子”的人“無縫可鉆”,為規(guī)范干部任用標準和程序“扎牢籬笆”。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省社科院政治與法律研究所所長郭興全認為,要杜絕問題“反彈”,就要從源頭上解決,最為核心的就是讓制度剛性運行,健全責任分解、檢查監(jiān)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鏈條。
如今,省上已建立倒查追責機制,凡出現(xiàn)“帶病提拔”、突擊提拔、違規(guī)破格提拔等問題,都要進行倒查,存在隱情不報、違反程序等失職瀆職行為的,不僅查處當事人,更要追究責任人,一查到底、問責到人。
目前,省委已對9起選人用人方面案件“鐵面”處置,上至廳級領導,下到科級干部,涉及的52名責任人和當事人,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進行嚴肅處理,其中受到黨紀處理26人,政紀處理6人,組織處理37人次。
如果把整治官員歪風邪氣的“九項治理”比作治標的攻堅戰(zhàn),那么,建立健全科學規(guī)范的選人用人制度體系無疑是治本的持久戰(zhàn)。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毛萬春曾毫不避諱地痛陳當前存在的種種選人用人不正之風:有的把本職工作拋到腦后,熱衷于為自己設計所謂的“晉升路線圖”;有的群眾路線走不好,上層路線走得勤;有的借破格提拔、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之名,行謀私之實,對不符合條件的人搞“私人訂制”……
選人用人導向是從政環(huán)境的風向標。如何才能嚴格標準、從嚴把關,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不讓買官賣官者得逞,不讓腳踏實地的好干部吃虧?做好對領導干部日常性“體檢”——個人事項報告抽查核實是關鍵一步。
今年初,“15名省管干部因未如實報告被暫緩任用”的消息一經傳出,便在全省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這個事看來是要較真了!”
“我們把能否如實向組織報告?zhèn)€人事項,作為對黨員干部是否忠誠老實的一個基本考驗,作為從嚴管理干部的一個重要抓手,作為防止‘帶病提拔’的一道關鍵門檻?!笔∥M織部干部監(jiān)督處處長孟小瓚介紹,去年對全省4萬多名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按照3%的比例隨機抽查,各市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聯(lián)合法院、檢察院、外事辦、公安、民政、國土、住建、地稅、工商等多個部門,對填報信息進行核查?!熬拖裾鞅w檢一樣,抽查核實結果將成為選拔任用干部的第一張‘體檢單’。”
今年4月底,咸陽市13名領導干部“出乎意料”地收到一封市委組織部下發(fā)的函詢通知,要求對已填報的個人事項進行說明和補填。其相似問題:涉及商鋪房產數(shù)量相對較大,股票基金持有量相對較多,且與個人報告情況不符。
“不完全、選擇性申報其本質在于規(guī)避監(jiān)管?!毕剃柺形M織部副部長樊自斌說,從效果上看,核查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事后很多干部反映,“這是保護干部的一種方法,下次一定認真對待。”
在銅川,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的關口在前移,范圍在下延,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行科級干部、村(社區(qū))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實現(xiàn)縣鄉(xiāng)村三級干部“全覆蓋”。不但如此,還根據(jù)抽查核實結果,為干部建立“健康檔案”,使各級干部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行為上的老實人、作風上的干凈人、生活上的健康人,有效預防“小官大貪”。
采訪中,一些基層組織部長認為,新常態(tài)下,只有嚴格按《干部選拔任用條例》辦事,才能給縣委、給書記當好參謀。甚至有些人事處長談到,現(xiàn)在干部工作責任更大了,只有堅持原則、敢于說“不”,才是對組織和領導真正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實際上,全省很多地市已紛紛探索選人用人的科學途徑,從根子上防止問題反彈、歪風變種。
在紫陽縣,民意導向的干部選任新機制將干部升遷去留的權柄交給群眾。干部們意識到:民意測評不靠前,找誰都沒用,最重要的還是干好工作,得到群眾認可。
漢臺區(qū)大膽創(chuàng)新,探索“項目一線識別選用干部”新機制,從根子上解決“從少數(shù)人中選少數(shù)人”“唯票取分”“人崗不相適”等問題,將日常表現(xiàn)作為參加實踐的首要條件,一線實干能力作為選人用人的主要依據(jù),群眾評價成為選拔干部的重要因素,使“重實績、重基層、重公論”的選人用人導向更加鮮明。
“如今調動一個干部,從動議到任職,至少涉及十幾個部門。”一位多年從事組織工作的科長坦言,隨著干部任用標準愈發(fā)明晰,選人調動程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將確保組織部門把干部選準選優(yōu)。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闭缡∥瘯涄w正永多次強調的那樣:只有把選人用人的關口“守好”,才能把選人用人的風氣“搞正”,才能在全省上下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huán)境、從政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