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曦
最豐富的生命,是悲欣交集的藍金色風暴
文/晨曦
10月,我如愿以償?shù)赜^看了《頭腦特工隊》,大家靜靜地坐到片尾,當屏幕上打出一行字“獻給我們的孩子,愿永不長大”,我看在眼里,卻覺得這話像是說給我心里的那個孩子聽的。我?guī)еǖ舻膴y走出影院,看見那令人毫無興致的海報,沒想到自己會被這九十年代像素游戲風格的人設以及孩子腦海中的那點事兒感動得熱淚盈眶。
在故事里,五個情緒小人主宰著大腦司令部,他們產出的五色記憶球構成了龐大的記憶倉庫和腦海之城。這個設定充滿久違的童趣,因為成長的過程,幾乎是一個剝離情緒的過程。我們像藥劑師一樣將各種情緒加加減減,好讓它們呈現(xiàn)一種曖昧的石灰色,并且管那種在工作或交際時心如止水的能力叫作成熟。而在影片中,五種情緒坐在孩子和大人的腦海中,操縱著每一個時刻,盡管大人腦中常常是力不從心的憤怒、理性克制的悲傷、不行于色的快樂。皮克斯大聲地宣稱:是情緒和記憶決定了我們之所以為我們,而非理性或知識。在對感性的全然擁抱中,我們從而復現(xiàn)那些迎面走來的陌生人們內心的五彩風暴。
是的,雖然這部影片說的只是一個小女孩從十歲到十二歲—從童年進入青春期—那些不得不經歷的動蕩和改變,我卻覺得它提及了人生中每個階段的風暴。那些“悲傷”不由自主溜出來,將溫柔的記憶染藍的時刻;那些“歡樂”不在場、島嶼紛紛崩塌的時刻;那些在長夜輾轉直到“歡樂”歷盡千辛萬苦歸位,對生活的纏斗之心隨之復蘇的時刻;那些渴望重溫記憶,卻眼看它們消散在遺忘深淵的時刻。作為一個“悲傷”長期占據(jù)腦海首席的人,我常常對它們不知所措。而皮克斯給出了這樣溫柔的解釋:每一個忽然變壞的瞬間,不過是你腦海中五個小人短暫的一次失敗合作,坍塌的島嶼有天會以更輝煌的姿態(tài)重建。
作為一部講述心理世界的動畫,它將人類邁過創(chuàng)傷與遺忘的過程具現(xiàn)得如此浪漫。遺忘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永遠有不留情面的清潔工將褪色的記憶球收進垃圾袋,而那些被潛抑的要么被鎖在潛意識地牢,要么在記憶倉庫中漫無目的地游蕩,等待一個終結—當它們被記起,往往也就意味著遺棄。Bingbong這個有著粉紅色棉花糖身體、會哭出糖果的可愛形象,代表了萊莉的童年時光。當它和“歡樂”騎著小車高唱童謠,小車噴出彩虹沖向云霄的時候,我看得淚流滿面。童年乃至于所有注定被拋下的時光,在我們轉身離去時,也許都曾經這樣聽不見地高歌,而我們前進,因為它們暗中饋贈的余力。
美好與悲傷并存是這部動畫的基調,這使它完全超出了童話的范疇,而成為一個關于人生的寓言。在觀影時,我曾以為這會是個“歡樂”努力在人生中取得控制權的故事,所以當悲傷緩緩走上來,將核心記憶球染藍的時候,我才轟然明白了這故事的內核,無關在人生浮沉中始終占領高地,而是坦然接受所有潮起潮落。金色的記憶慢慢變藍,仿佛這才是最適合它們的顏色,時光流逝總是令人惆悵,而對當下歡樂的感受總與長久的虛無齊頭并進。最豐富的生命,是悲欣交集的藍金色風暴。
這是皮克斯為我們帶來的又一部將會永載史冊的動畫電影。它的原創(chuàng)性是無與倫比的。它值得我們經久不息的掌聲和發(fā)自肺腑的喝彩。它并不是一部單純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于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于成年人、尤其是已為父母的觀眾們,它卻是精心制作的一場內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制作團隊大多數(shù)都已為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秘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本片制片人Jonas Rivera說過:“身為父母,有很多的時刻我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下來。但那并不對。那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為他們指引前路。”于是有了結尾一家人淚中帶笑的相擁。
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個性之島。然而失去是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個悲欣交集的過程。
當失去來臨,我們需要告別。有時候我們用徹底忘記來告別,有時候我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著,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然而這正是人生。懂得悲傷,方能體驗歡樂的可貴;背負過沉重,才能擁有真正的輕松。
從單純走向復雜,從孩童變成大人,還有結尾隱隱一現(xiàn)的“青春期”,這終究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故事。
《頭腦特工隊》的制作團隊大多數(shù)都已為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秘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