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軍
[摘要] 目的 探討胸乳入路腔鏡手術在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中的臨床效果,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該院收治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共5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隨機分成2組,一組為實驗組,患者為30例,該組患者采用胸乳入路腔鏡手術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另一組為對照組,患者26例,該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式(開放性手術)治療方法進行臨床治療。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指數(shù)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并進行分析。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指數(shù)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shù)均要明顯低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應用胸乳入路腔鏡手術的治療方式對其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并且,其臨床治療效果顯著。與開放性手術相比,其治療優(yōu)勢明顯,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
[關鍵詞] 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良性腫瘤
[中圖分類號] R6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5(a)-0086-02
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reast in Laparoscopic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Tumor
GAO Zhi-ju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Qinggang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nggang 151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in laparoscopic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tumors,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or reference. Methods Select March 2013-2014 April our hospital benign thyroid patients, 56 patients for the study. And randomized them into two groups, on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was 30 cases, the group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surgery Xiongru way into clinical treatment; the other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26 patients, the group patients with (open surgery) treatment of routine clinical treatment typ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ong surgery,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ituation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duration,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ituation can be drawn: wh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ng surgery,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number of cases occurre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benign thyroid application Xiongru approach endoscopic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ir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ts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Compared with open surgery, the treatment advantages are obvious,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Key words] Breast in mirror;Thyroid;Benign
甲狀腺疾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普外科疾病,該病的多發(fā)人群主要以中青年女性為主。在臨床醫(yī)學中,治療甲狀腺疾病的主要方式仍以傳統(tǒng)式手術治療為主,但是,這種治療方式也有其許多不足之處,如:手術后,極易給患者頸部留下至少長約6 cm的瘢痕、術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較高等[1]。因此,尋找出治療甲狀腺疾病的最佳方式顯得尤為關鍵。該研究選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該院收治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共56例作為研究對象,意在探討胸乳入路腔鏡手術在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中的臨床效果,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該院收治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共5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為2組,一組為實驗組,患者共有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齡在27~49歲之間不等,平均年齡(36.37±4.75)歲, 該組患者采用胸乳入路腔鏡手術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另一組為對照組,患者共有26例,其中男性患者有5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齡在27~48歲之間,平均年齡(35.78±2.32)歲,該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式(開放性手術)治療方法進行臨床治療。入選的56例患者均在醫(yī)院的體檢結果中,確診為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且排除了患有心、肝、腎等器官有嚴重病變者。對比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數(shù)據(jù)之間可以進行良好的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式(開放性手術)治療方法進行臨床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對患者氣管進行插管處理,并對其進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胸骨上方2 cm處進行切口手術,切口范圍在5~8 cm之間,在充分暴露甲狀腺之后,對其進行切除、引流,最后再將手術創(chuàng)口縫合即可[2]。實驗組:該組患者采用胸乳入路腔鏡手術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具體的治療措施:患者平躺于手術床,將其頸肩部位進行墊高處理,在充分暴露頸部部位之后,對其患者進行全身麻醉。醫(yī)生對患者胸骨正中部位進行切口手術,切口范圍在10 mm左右,并對其內部放置腹腔鏡。按照患者的甲狀腺形狀、大小,制作剝離器,在患者的雙側乳暈內植入5 mm trocar。對患者氣管前的甲狀腺峽部、甲狀腺下的動靜脈均進行切斷,并對患者進行負壓引流,之后對手術創(chuàng)口進行縫合即可[3]。
1.3 觀察項目
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指數(shù)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并進行分析。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用(x±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取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2組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和術后疼痛指數(shù),可以得出: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和術后疼痛指數(shù)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中,實驗組共有30例患者,平均手術時長為(83.65±10.74)min,平均術中出血量為(20.46±7.13)mL,平均術后疼痛指數(shù)為(5.11±0.47);對照組共有26例患者,平均手術時長為(93.77±10.44)min,平均術中出血量為(39.83±9.14)mL,平均術后疼痛指數(shù)為(7.24±0.51)。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和術后疼痛指數(shù)對比表(x±s)
對比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狀況,可以得出: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詳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狀況對比表
3 討論
甲狀腺腫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甲狀腺腫瘤也被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兩種類型。該病,多發(fā)生于年青人,女性患病率多于男性。甲狀腺良性腫瘤主要為淋巴結轉移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4]。目前,在臨床醫(yī)學中,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主要方法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根治患者的臨床癥狀。而手術治療的方式也被分為傳統(tǒng)式手術與腔鏡手術兩種方式。傳統(tǒng)式手術在治療甲狀腺患者后,會給患者留下許多不良反應,如:患者身上出現(xiàn)至少6 cm長的手術瘢痕、造成患者心理創(chuàng)傷;手術時長與住院時長均較長,說明了患者治療的時間相對較長,增加了患者的治療痛苦和經濟負擔等[5]。
應用胸乳入路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術后瘢痕較小[6]。手術后,患者的頸部不會有切口痕跡,且胸部的瘢痕也較小,這說明了胸乳入路腔鏡手術具有極好的美容效果,更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②手術中的切口小[7]。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會承受3處切口手術,而最大處的切口范圍仍不會超過1.2 cm,這說明了胸乳入路腔鏡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性較小,患者手術過后極易恢復。③手術中的副損傷較少。因為采用的是超聲刀切割方式,所以不會在手術過程中產生電流,也大大降低了煙霧的產生,不會干擾醫(yī)生的手術視野,因此,手術過程中的安全性極高。④手術操作方便。
根據(jù)該研究顯示,實驗組(胸乳入路腔鏡手術)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指數(shù)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shù)均要明顯低于于對照組(傳統(tǒng)式手術)。例如:實驗組平均手術時長為(83.65±10.74)min,對照組平均手術時長為(93.77±10.44)min;實驗組平均術中出血量為(20.46±7.13)mL,對照組平均術中出血量為(39.83±9.14)mL。這也由此說明了,胸乳入路腔鏡手術在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中,有其肯定的應用價值。而本文的結論與顧懿帆等人[8]的結論也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應用胸乳入路腔鏡手術的治療方式對其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并且,其臨床治療效果顯著。與開放性手術相比,其治療優(yōu)勢明顯,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昆,周旭坤.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良性腫瘤手術適應證的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17):1378-1380.
[2] 王昆.胸乳入路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臨床應用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2.
[3] 羅軒明,曹新嶺,蘭志恒,等.胸乳入路腔鏡與開放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對比研究[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3,13(11):985-987,994.
[4] 劉濤,陸藝.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與開放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的療效比較[J].求醫(yī)問藥,2013,11(10下半月刊):84-86.
[5] 陳峰,張保根.90例經胸乳入路腔鏡下甲狀腺手術[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3,7(1):16-18.
[6] 劉濤.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與開放手術的臨床對比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7] 吳梅青,李平,劉順順,等.經胸乳入路腔鏡治療甲狀腺腫瘤226例手術體會[J].新疆醫(yī)學,2014,44(2):69-71.
[8] 顧懿帆,周鳴,劉微薇,等.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24):3749-3750.
(收稿日期:201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