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西藏藏漢民族關系調查研究

        2015-08-28 12:03:52
        云南社會科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藏語漢族藏族

        張 軍

        為了研究邊疆地區(qū)的民族關系,2010年7月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邊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與社會穩(wěn)定研究”課題組赴西藏調研。在首席專家楊圣敏教授的帶領下,筆者與蘇發(fā)祥教授及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十余名研究生一起在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進行了為期十多天的調查。2014年9月,筆者再赴西藏做了補充調查。基于這兩次調查材料,本文從認同問題、整合程度、影響民族關系的因素等幾個角度對近年來西藏藏漢民族關系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綜合性探討。

        一、西藏調查的設計

        新時期在邊疆民族地區(qū)出現的一些矛盾和沖突,背后固然有敵對勢力等政治方面的原因,但同時也存在其他原因,如不同民族的文化、歷史傳統(tǒng)的差異,特別是那些與社會活動密切相關的心理活動的差異,可能對少數民族地區(qū)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具有重要的和比較持久的影響。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將各民族進行對比,考察邊疆民族在心理和文化上的特點和差異。這樣的研究可以幫助各民族互相理解和溝通,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對于地方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有重要參考價值。

        西藏藏族人口占全區(qū)總人口90%以上,全區(qū)農牧民人口占80%以上。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西藏自治區(qū)全區(qū)常住人口3002166人。其中藏族人口2716389人,占90.48%;其他少數民族人口40514人,占1.35%;漢族人口245263人,占8.17%。*西藏自治區(qū)統(tǒng)計:《西藏自治區(qū)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西藏日報》2011年5月3日,第1版。

        課題組分別在拉薩市區(qū)、堆龍德慶縣、山南地區(qū)桑日縣、日喀則市4個地方進行調查,總共發(fā)放1000份問卷,有效回收985份。此次調研根據調查對象的民族成分設計了不同的問卷,分為A卷和B卷,藏族填答A卷,漢族填答B(yǎng)卷。在抽樣調查中,做比較分析的各個群體的樣本量比例須適當,否則抽取樣本的各項指標不能真正代表其所屬群體。筆者在藏族中選取了5個群體:干部、市民、宗教界人士、知識分子、農民;在漢族中選取了3個群體:務工人員、商人、干部。調查對象基本涵蓋了當地所有的職業(yè)群體,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認同問題:國家、民族與地域

        民族認同的強弱是衡量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民族認同感越強,越有利于保存和發(fā)展民族傳統(tǒng)文化,越難以被主流民族或主流文化同化或整合。國家認同是各民族團結發(fā)展的前提條件,每個民族只有認同國家,才能促進國家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表1您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本民族人/西藏人)而感到自豪嗎?

        結果顯示,藏族與漢族對國家、民族與地域的認同表示“非常自豪”和“自豪”的比例不同。藏族和漢族的國家認同感都高于民族認同感。可以看出,藏族的國家認同感沒有因為民族和地域認同感強而削弱,反而是強化了,這三種認同不存在博弈關系。漢族對西藏的地域認同遠低于藏族,究其原因,漢族多為援藏干部、外來務工人員和商人,對西藏的歸屬感并不強烈。

        那么,當國家、民族、家庭和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人們會優(yōu)先考慮哪方面?為此我們設計了一道排序題。

        表2分民族對“民族、國家、個人、家庭”四個概念排序情況

        從以上幾個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藏族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地域認同都很強,73.1%的藏族會在不同的利益發(fā)生矛盾或沖突時,以國家利益為重,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接近90%的藏族人對于身為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

        (二)整合程度

        1.居住格局

        居住格局是民族交往中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較真實地投射出民族間的融合程度。

        表3您現在的鄰居的民族成分

        可以看出,近70%的藏族以本民族成員為鄰居。其中藏族干部和知識分子由于大多是單位集體戶,所以漢族鄰居較多。而宗教人士和農民階層的鄰居中絕大多數都是本民族。西藏的漢族主要分為外來務工人員、外來的商人和援藏干部3類。援藏干部一般住在單位統(tǒng)一的房子里。外來務工人員居住較分散,一般居住在建筑工地或打工地點附近,大多有集體的宿舍,因此與藏族接觸的機會并不多。但商人大多租房,與藏族為鄰的比例較大。

        2.相互間信任程度

        要想和睦相處,相互信任非常重要。調查顯示,兩個民族相互間的信任度不夠高,存在一定的偏見,尤其是漢族的偏見度高于藏族,具體見下表,可見3.14事件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

        表4您同意“大多數對方民族的人都是可以信賴的”這個觀點嗎?

        3.交友

        跨民族的交友情況可以反映出兩個民族的交往程度。對于西藏的藏漢民族來說,結交異民族的朋友,最重要的條件是會講對方民族語言。對于藏族而言,一個漢族如果能說藏語,體現出他對藏語的重視,也反映出他對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這樣的漢族更易被藏族接受。

        表5您有幾個漢族/藏族朋友?

        可見,沒有漢族朋友的藏族大大高于沒有藏族朋友的漢族,即使有漢族朋友的也比漢族擁有的藏族朋友數量少。這是由于語言、職業(yè)的差異,人們與異族交往的機會明顯不同,兩族交往中漢族的異族交往率較高。漢族被調查對象大都居住在城區(qū),這里主要是政府部門和事業(yè)單位所在地,精通雙語的人比較集中,語言交流的障礙較小,再加上工作需要,藏漢兩個民族交往的機會較多,交友的機會也相對增加。而對于居住在鄉(xiāng)村的農民而言,接觸漢族的機會很有限。山南桑日縣的一位30歲男性受訪者表示:“縣城里的漢族人比較多,但村子里基本上就沒有漢族人?!崩_的一位女性受訪者也談到:“我在日喀則高中上學的時候,老師大部分是漢族,除了藏語課以外全是漢語教課,藏語課時藏族老師教,其他的課一般都是漢族老師教。我們班都是藏族,跟漢族老師關系都很好,我們整個學校都沒有漢族同學,日喀則的重點高中里雖然有,我也沒有接觸過?!?/p>

        4.對族際通婚的態(tài)度

        族際通婚是衡量民族交往的重要指標,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戈登提出研究和度量民族融合的7個變量中,族際通婚被視為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族際通婚可以反映民族關系的深層次狀況,因為一個人只有對另一個人在心理和情感上都表現出深層的認可時,才有可能考慮與那個人締結婚姻。族際通婚也標志著把一個“異族人”吸收進了“本族”。因而,兩個民族成員對待族際通婚的態(tài)度,在某種意義上也被視為兩個民族關系好壞的重要標志。“我的妻子就是半藏半漢,她母親是江蘇人,父親是拉薩本地人,現在這樣的人也很多。交朋友主要是看性格方面合不合得來,人與人的性格都有差別,不管是藏族還是漢族,只要性格合得來,那關系肯定好;如果性格合不來,那永遠都成不了朋友?!?藏族干部,男,34歲)

        表6您認為藏族和漢族可以通婚嗎?

        對族際通婚持肯定態(tài)度的藏族被調查者的比例為漢族被調查者的近兩倍。漢族主要顧慮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很多漢族認為與藏族通婚就要信仰藏傳佛教,這是一項很大的挑戰(zhàn)。此外,多數漢族作為外來人員,他們定居的意識并不強烈,對異地婚姻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也持保留態(tài)度。

        5.雙語能力

        語言既是一個族群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也是人們在生活與工作中進行交流的工具,所以在衡量當前的族群關系時,關于語言使用情況的調查和分析是一個重要的專題。由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點,歷史上西藏地區(qū)與外界的交流相對較少,藏族的語言、文化相對比較獨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藏語是當地民眾唯一的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與外界聯系的增加,西藏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地區(qū),與外界溝通和漢語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因此越來越多的藏族人開始學習漢語。

        表7您會漢語/藏語嗎?

        漢族不會藏語的比例(60.4%)是藏族不會漢語的(22.2%)近3倍,31.8%的藏族能熟練使用漢語。西藏的漢族中,外來務工人員大概占了1/3,他們的流動性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勞動強度大,所以學習藏語的時間、精力、愿望都有限。而援藏干部為輪換制,在西藏居住時間有限;此外,很多援藏干部經常接觸的藏族大多懂漢語,溝通沒有障礙,從而減少了學習藏語的動力。20世紀50年代初期十八軍入藏時,中央出于對西藏民族問題的關注,要求各連隊都要配備藏語翻譯,同時要求在藏工作的干部、工人、士兵都應學習簡單的藏語,主要領導干部通曉藏語。所以那時候在藏族地區(qū)工作的漢族干部學習藏語的熱情很高,甚至在很多場合主動使用藏語。到了1970年以后,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現在仍有必要提高漢族干部的藏語水平,以方便正常開展工作,更好地促進兩個民族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可以通過以下個案了解語言的學習和使用對于干部工作的必要性。

        個案1:退休干部 藏族

        我出生在1942年,13歲跟家人來到拉薩,在糧食倉庫當社工,搬運糧食,后來1957年我們糧食倉庫的主任把我送到了西藏地方干校去學習,他是一個漢族。在干校,漢語藏語都要學,那是我第一次學習文字,總共學習了兩年。后來1959年西藏叛亂就沒有時間學習了,我就參加了工作,在部隊當翻譯,跟部隊一起平息叛亂。后來又到軍區(qū)俘管總隊看管俘虜。1960年我的工作調到了西藏勞改局,也是管犯人。那時候藏語漢語都懂得的人少,不能說我是人才吧,但那時候社會用得著我這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我的漢語還不錯。

        個案2:藏族干部 男 27歲

        因為我的父母都是干部,所以我很小就接觸到漢語,但是正式學習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的,到現在為止,感覺自己的漢語水平還可以。平常除了一些大型的材料,一般小的材料都是我寫,而且全是用漢文寫。像我們從事民族宗教活動,大多數要和基層的僧尼或者不會漢語的人打交道,我覺得如果藏語漢語都懂的話,工作起來就會比較方便。如果只會漢語,不會藏語,那我們的工作就沒法展開。

        在訪談中,很多藏族表示自己或者子女要學習漢語。如拉薩的一位藏族女性說:“等兒子長大一點我們想把他送到幼兒園漢族班,大部分家里(條件)稍微好一點的藏族都會把小孩送到漢族班,上漢族班的話上小學的時候漢語基礎就會好一點,寫作文這些就容易些,考內地西藏班也容易一點。我公公也是希望孩子好好上學,將來找個好工作,不然小孩上不了學,將來只能當保安、清潔工?!绷硪晃灰舱劦剑骸拔沂抢_本地人,有很多漢族朋友,所以漢語比較好,我們小區(qū)里大部分是漢族,我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漢語了,從三年級開始吧,除了語文以外,其他的都是用藏語教,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從幼兒園開始都學漢語?!边@說明大多數藏族百姓對學習漢語是很積極的,對漢語持一種更為積極和開放的態(tài)度。

        6.對民族關系的評價

        表8您認為藏族和漢族的關系怎么樣?

        可見,藏族被調查者對藏漢民族關系的評價比漢族的評價要好。據筆者在當地的調查,不少藏漢族人在年節(jié)時相互走動,遇到困難時也能從異族朋友那里獲得幫助。有些藏族農民和漢族朋友的關系很不錯,“經常搞聚會……我生小孩的時候,他們也過來祝賀我”。同時,筆者在訪談中也發(fā)現,抽樣數據與人們的實際態(tài)度有一定差距。這主要是因為這一問題比較敏感,大多數人只求和平共處,進一步相互融合的期望值不太高。個案3提供的情況可以解釋部分藏族人對藏漢關系評價不高的原因所在:

        我覺得有些漢族人挺好的,像我們旁邊的消防大隊的漢族當兵的同志都挺好的。但有些人不太好,不講誠信,之前有一個工地的漢族包工頭,我老公給他的工地打工跑運輸,后來他沒給工錢就跑掉了,一共欠了37000元,到現在也沒要回,這么多血汗錢沒要回心里挺難過的。我也向縣勞動局報了這件事,但已經有一年多了還沒有解決。

        三、影響民族關系的因素分析

        1.干群關系

        干群關系是民族關系的重要體現。在老百姓的眼中,干部就代表了政府,兩個民族的群眾對漢、藏族干部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群眾對政府的態(tài)度。

        表9在您的周圍干部和群眾的關系怎樣?

        表10您認為大多數漢族/藏族干部都是誠實勤勉和有能力的嗎?

        對于這個問題,藏族對干部表現出了較高的認可度與滿意度,而漢族對干部的認可度稍低。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大部分干部素質高、責任心強,能夠時刻謹記為西藏百姓服務的工作目標,確實為藏族群眾做了很多事情,因而藏族群眾滿意度高、認可度強。第二,西藏的漢族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和商人,他們在西藏享受的民族優(yōu)惠政策有限,容易將事業(yè)生活的不如意歸結為干部的能力不強,沒有為老百姓辦實事。

        表11您周圍的漢族/藏族干部尊重當地百姓嗎?

        都可以大部分可以一部分可以幾乎都不能不知道合計漢族干部藏族33.941.717.21.54.4100.0漢族12.835.632.84.414.4100.0藏族干部藏族 43.239.111.71.82.8100.0漢族 35.632.221.72.28.3100.0

        衡量干群關系的另一個維度是干部對群眾的態(tài)度。干部若能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群眾自然會給予積極的反饋,干部則可改進自己的工作方式,進而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謀福祉。這樣,干群之間便實現了良性互動。漢族干部被認可度不如藏族干部高的原因,也許從以下的訪談能找到一些:“漢族干部跟老百姓接觸不上,語言不通。他們要是下鄉(xiāng),語言不通就還要配一個翻譯,所以一般都是在鄉(xiāng)里面,很少去村里。去了也說不出話,他們說的我們也聽不懂,老百姓也說不上話。”此外,有小部分干部將喝酒應酬的風氣從內地帶到了西藏,這給一些群眾帶來了負面的印象。在西藏日喀則的一家漢族餐館調查時,老板開玩笑地說:“援藏干部很辛苦,他們整天喝酒很辛苦??!”

        表12您是否歡迎來自內地的支援西藏建設的漢族同志?

        歡迎不歡迎無所謂很難說不愿回答合計藏族84.94.76.12.91.4100.0漢族4051513100.0

        對援藏干部,84.9%的藏族表示歡迎,只有40%的漢族表示歡迎,51%的漢族不歡迎。筆者分析,漢族被訪者除了干部階層就是商人和務工人員,他們與干部之間在收入、社會地位等方面差距明顯,有一定的心理落差,所以對援藏干部表現出排斥的態(tài)度。但對于藏族來說,援藏干部不僅支援了西藏的建設,而且?guī)砹讼冗M的技術和資金支援。援藏干部需要采取公開報名、擇優(yōu)選擇的辦法,大多素質過硬,因此為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等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作為生長在西藏的藏族百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于西藏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有著切身的感受,對于漢族干部的付出與貢獻,也持認可和感謝的態(tài)度。

        2.政府政策

        政府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和相應的制度對民族關系有著直接的影響。如南非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無疑是使白人與黑人之間處于對立狀況的重要因素。與之相反,民族平等和誠心扶助少數民族發(fā)展的政策和制度則有助于民族關系日趨融洽。政府政策對于各個民族的國家認同影響很大,政策執(zhí)行得是否到位、是否客觀公正,直接影響了人民對國家的滿意度。

        表13西藏的民族語言政策實施得怎么樣?

        民族語言政策主要是針對少數民族的,所以大多數漢族不了解情況。在西藏,國家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也鼓勵民族語言的使用。至今,藏語仍是藏族日常溝通、交流過程中使用最多的語言。漢語在當地只是一種社會語言,在家庭溝通中大多數還是使用藏語,所以西藏的雙語語境充分地保護了藏語的流傳,同時也溝通了藏漢之間的關系。

        對少數民族接受高等教育進行照顧政策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政策,對此當地人是何種態(tài)度呢?

        表14 降低少數民族學生大學錄取分數線的政策有助于民族平等嗎?

        上表顯示,75.6%的藏族被訪者選擇 “是”;只有41.7%的漢族被訪者選擇“是”。其實,政府對少數民族的一些優(yōu)惠政策,在實行之后,有時候會有很復雜的結果。在大學招生中對少數民族實行配額錄取制度,使得他們能夠以比漢族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考生低得多的分數被大學錄取。但他們卻要在大學學習階段和日后的就業(yè)競爭中為此付出成本。他們在漢語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他們在就業(yè)市場上的競爭力。他們在招生時獲得的優(yōu)惠,卻要在畢業(yè)后為此支付成本。這種差距顯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心理的認同。

        3.社會現狀

        表15您對目前的生活水平滿意嗎

        這樣的結果說明絕大多數漢族和藏族對目前的生活水平都是滿意的。

        表16 改革開放以來,與西藏的藏族相比,漢族的生活水平提高得快還是慢?

        47%的漢族認為漢族的生活水平提高得快,65.3%的藏族認為漢族的生活水平提高得慢。同時,認為兩個民族生活水平提高得“差不多”的比例相當。這一差別主要是因為比較的對象和方式不同,藏族對外界了解少,通常跟自己的過去進行縱向對比,而漢族習慣于跟內地做橫向比較。結果表明生活水平提高得快慢與滿意度不是正相關關系。

        表17您對您所在社區(qū)的社會治安狀況感到滿意嗎?

        很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不清楚合計藏族36.239.720.22.71.2100.0漢族14.929.845.96.62.8100.0

        對于社區(qū)的社會治安狀況,感到“很滿意”和“滿意”的藏族比例(75.9%)大大高于漢族(44.7%)。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漢族大多是外來人員,租房居住的較多,心理上對所居住的社區(qū)歸屬感不強烈。

        4.結構差異

        結構差異(Structure Differentials)體現了兩個民族在社會中各自占據的位置,即族群分層(Ethnic Stratification)。如果兩個民族間的結構差異顯著,說明兩個民族在社會、經濟地位上的差距很大,有可能導致矛盾沖突。

        表18 如果您家沒有工資收入那么您家去年的總收入是多少元?

        可見,藏族高收入的比例呈逐漸減少的趨勢,漢族的收入差距相對較小。這主要是因為被調查者中,藏族農民的比例較大。而漢族被訪中沒有工資收入者主要為務工人員、商人。

        表19如果您家有工資收入那么您家的月收入是多少元?

        民族藏漢計2000元以下39.0%17.5%34.4%2001元—4000元23.7%43.4%27.9%4001元—6000元13.5%13.3%13.4%6001元—10000元12.1%6.3%10.9%10001元以上11.7%19.6%13.4%合計100.0%100.0%100.0%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來,中央政府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并在財力上給予大力扶持,但西藏與東部地區(qū)的差距仍然很大。在西藏,城鄉(xiāng)居民間收入差距較大。據統(tǒng)計,2010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109.4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5919元。*國家統(tǒng)計局:《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北京日報》2011年2月28日,第1版。而西藏藏族家庭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比例超過一半(52.9%)。但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藏、漢兩個民族在經濟收入上的差距較為明顯。這種差距有時會影響到心理上的認同感,成為誘發(fā)沖突的因素。

        族群間的差別分為結構性(社會經濟)差別與文化性差別。族群間文化上的差別,一般來說并不會直接造成雙方經濟利益和社會權益上的沖突,宗教信仰、風俗和生產生活方式差別明顯的兩個民族可以長期和平甚至友好相處。結構性差別比文化性差別對民族關系的影響要大。許多民族之間的爆發(fā)性沖突都是由于結構性差別明顯或擴大造成的,并且這類沖突在結構性差別減小以前是很難完全消除的。印度尼西亞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排華事件、法國巴黎的移民騷亂等,即為其典型。調查中有人談到:“我們這個小區(qū)大家的經濟來源都比較平衡,沒有特別貧窮的,也沒有特別富裕的,大家都差不多一樣,所以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還可以,互相都很好?!?/p>

        5.內隱偏見

        偏見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人類群體之間,這種內隱的偏見會對人們的認知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但并非不可避免,我們可以通過調節(jié)各種外部影響因素來減少內隱偏見及其影響。新時期以來,國家在西藏的巨額投資與相關建設項目的實施必然伴隨著大批企業(yè)與一定數量勞動力從內地進入西藏,這使得西藏的族際交往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但外來人員對藏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語言、習俗等大多缺乏了解,為民族間的關系調適帶來了挑戰(zhàn)。下面看一下藏族的不同態(tài)度:

        個案4 藏族干部 女

        現在內地人到拉薩的多了,這對我們找工作什么的也會產生一些競爭的壓力。比如說,我老公親戚家,好幾個學生高三畢業(yè)后,讀不到大學也找不到工作,就在家里待著,然后向家里要錢,天天上網什么的,我覺得就是因為和漢族競爭后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另外現在做生意的大部分也都是漢族。

        個案5 藏族干部 男

        我家住在西郊,鄰居全是漢族,平常關系都還可以。我覺得在和漢族的相處上,和藏族比較而言,上了年紀的藏族在一些小的方面喜歡斤斤計較,漢族不存在這一點,我覺得這是他們的優(yōu)點。和藏族當鄰居的話,難免會發(fā)生矛盾。而且漢族和藏族都一樣,里面也有人品好的、也有人品壞的,也不一定所有的漢族都是壞的,還是應該平等地對待。

        表20您認為漢族/藏族聰明嗎?

        以上數據說明在這方面兩個民族沒有明顯的偏見。

        表21您認為漢族和藏族誰更講衛(wèi)生?

        這說明在衛(wèi)生習慣方面,漢族對藏族有一定程度的偏見。

        四、結 論

        漢、藏民族關系是研究西藏民族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但現有的研究成果幾乎都是關于民族關系史的研究,現狀研究成果較少。筆者在西藏的調查研究,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調查之一,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存在,影響了民族關系的和諧發(fā)展:首先,經濟收入和教育方面的差距過大。東西部差距、城鄉(xiāng)差距明顯,少數民族大都聚集在中西部地區(qū)的農村。其次,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面臨危機。再次,社會發(fā)展不均衡。在經濟高速增長和嚴重社會分化的大背景下,貧富分化、區(qū)域分化、城鄉(xiāng)分化以及生態(tài)危機已經達到了相當規(guī)模,而大規(guī)模的社會流動可能也成為社會動蕩的重要條件。族群之間因資源競爭和博弈的結果,追求的是一種結構性均衡的體系,因此,需要深入探討通過何種政治途徑消弭族際間的利益沖突、觀念分歧,進而達成各民族均衡發(fā)展。

        在當前形勢下,西部某些民族地區(qū)適當放緩開發(fā)的速度,對某些政策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是必要的。*楊圣敏:《經濟發(fā)展與民族關系:基于科學發(fā)展觀的反思》,《中國民族報》2010年3月12日,第5版。民族關系是十分復雜的,除了前文所談因素之外,諸如歷史因素和偶發(fā)事件也會成為影響民族關系的重要因素。這些內容需要在今后的調查中逐漸補充完善,以期更好地理解把握西藏的民族關系。

        猜你喜歡
        藏語漢族藏族
        國清榮
        當代作家(2023年6期)2023-07-20 18:33:08
        淺談藏語中的禮儀語
        客聯(2022年2期)2022-04-29 22:05:07
        The Light Inside
        漢藏語及其音樂
        中國音樂學(2020年2期)2020-12-14 03:07:24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創(chuàng)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演變》《藏族少女》
        青年生活(2019年14期)2019-10-21 02:04:56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討
        藏語拉達克話的幾個語音特征
        西藏研究(2017年3期)2017-09-05 09:44:58
        改成漢族的滿族人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中文字幕| 伊人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 |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无码区a片| 亚洲av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av推荐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9久9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99久久国内精品成人免费| 日本人妻高清免费v片| 少妇伦子伦情品无吗|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永永 | 日本老熟妇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三级大全久久网站|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成年国产一区二区| 人人色在线视频播放| 正在播放国产多p交换视频|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v天堂自拍|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丰满熟女人妻|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国产精品白浆一区二小说|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av| 亚洲美腿丝袜 欧美另类| 亚洲熟女av超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网| aa片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A∨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日本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