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哈佛大學有一個始于1968年的活動Class Day——每年邀請一位杰出校友給當年的畢業(yè)生做演講,只有最優(yōu)秀的校友才會被邀請。2015年登上演講臺的,是女演員娜塔莉·波特曼。她11歲就開始演電影,憑借《那個殺手不太冷》一炮而紅。18歲那年,她因為《星球大戰(zhàn)》獲得金球獎提名;29歲時,她又憑借《黑天鵝》成為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這樣一位顏值和演技都爆棚的女神,同時也是一個擁有頂級常青藤大學學位的學霸。拿到金球獎提名的那一年,她以全A的成績接到了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的錄取通知書。而她被評為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時,《紐約時報》報道了她中學時入圍英特爾科學獎并最終進入半決賽的往事。要知道,英特爾科學獎是全美公認要求最高、最精英的高中科學競賽,用《紐約時報》的話來說:“在這項賽事69年的歷史中,歷屆獲勝者和走到最后的那批選手后來一共獲得了7項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兩項菲爾茲數(shù)學獎、6枚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以及一長串的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而現(xiàn)在,又多了一項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4/25/ylzs201515ylzs20151522-1-l.jpg" style="">
娜塔莉·波特曼到底有多聰明?中學時的她就曾經(jīng)在專業(yè)科技期刊上發(fā)表過兩篇論文;除了英語之外,她還會說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日語、德語和法語;2004年,身為猶太人的她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耶路撒冷,進入希伯來大學就讀,在那里她的學習成績?nèi)匀皇侨嗟谝弧:鸵话愕拿绹讼啾?,她的智商非常出眾;和一般的美國大學生相比,她仍然非常出眾;即使是與一般的哈佛學生相比,她也毫不遜色。
然而就是這么優(yōu)秀的一個人,在進入哈佛之后,仍然因為不夠自信而經(jīng)歷了一段黑暗的日子。“進入哈佛以后,我害怕別人會以為我是因為名氣才來到這里,害怕別人會覺得我配不上哈佛的智力標準。”
她的不自信,緣于對演員這個職業(yè)的不自信,她來自一個學術(shù)家庭,雖然從小就開始演戲,可是覺得演戲是一件輕浮的事,根本沒有什么意義,完全不能和學術(shù)相提并論。她說:“別人覺得我來到這里只是因為我的名氣,我也是這么看我自己的。我覺得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我覺得自己沒有聰明到能夠配得上這里。每次我開口說話的時候,我都覺得必須要證明自己不只是一個白癡女演員?!?/p>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她在哈佛遇到的人,全是對自己自信滿滿的頂級精英。入學的第一天,就有五個同學在對她說:“我以后會成為美國的總統(tǒng),記住我和你說過這句話。”這五個人分別是伯納德·桑德斯、馬可·盧比奧、泰德·克魯茲、奧巴馬和希拉里。除了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巴馬,其他四人都已宣布參加2016年的總統(tǒng)選舉。
娜塔莉·波特曼最后克服了這樣的不自信,坦然接受了自己,她說自己成為一個演員是有原因的,因為她愛她的職業(yè),而這不僅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原因,也是最好的原因。
“我對自己很嚴苛,但這也帶給我愉悅,為我即將成為最好的自己而愉悅。因為這真的需要很多的努力才能做到。有時候承認自己的無知也是美的。失敗不意味著世界末日?!?/p>
【人物速寫·名與實】
著名演員娜塔莉·波特曼能入學哈佛,憑的不是她作為演員的名氣,而是她全A的成績,是她中學時期就能入圍英特爾科學獎半決賽的實力,是扎實的語言功底……實力使然。不論何時,實力才是最有力的通行證。
【人物速寫·自信】
當你站在偉人面前,你不覺得自己卑微時,說明你是自信的。娜塔莉·波特曼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在哈佛遇到的人,幾乎全都是像奧巴馬和希拉里那樣超級自信的頂級精英,雖有短暫的自卑,但她更多地把時間花在完善、提升自我上,最終重拾信心,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