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周林
11歲那年,因為生病,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同去看賽龍舟的比賽,只能待在家中。他心里很不好受,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親眼看看那精彩的比賽啊!正在他煩惱之際,看比賽的小朋友卻哭著回來了。他挺納悶的:難道比賽不好看嗎?還是有人欺侮他們了?原來都不是,而是因為看比賽的人太多,橋塌了,許多人掉進河里淹死了。他很難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他想,這橋也太不結實了,于是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建造一座結實的橋。
為了早日實現這個愿望,他利用所有的時間與精力去學習有關橋梁的知識。每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他都會寫下學習心得。漸漸地,他感覺到在國內學習已經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欲了,于是他毅然遠離祖國,來到美國一所大學繼續(xù)學習橋梁建筑方面的知識。學成歸國后,他便一頭扎進了對橋梁的研究中,一邊任教一邊實驗,并且實地考察了國內的許多大橋。不久,錢塘江大橋開始籌備建造,他主動請求承擔這個任務。錢塘江上波浪滾滾,江底的泥沙也很厚,許多外國橋梁專家都望而生畏,他卻毫不畏懼。經過認真考察與思考,他勇敢地投入到建橋的戰(zhàn)斗中。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一座現代化的鋼鐵大橋便建成了,它便是我國著名的錢塘江大橋,也是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它的設計者就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
其實,許多偉大的成就只是源于一個小小的理想,它們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有一個神奇的開端。茅以升當年的理想就不大,他只是想建造一座結實的橋。沒想到,通過不斷努力,他不但實現了理想,做出了杰出貢獻,還讓自己成為了著名的橋梁專家。
(編輯 旦 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