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金國++韋民政++唐秀樺++熊軍++李韋柳++閆海鋒++許娟++鄭虛++覃維治++廖克祖
摘要 介紹淮山藥與黃瓜高效間套種技術(shù),包括茬口安排、選地整地、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等方面的內(nèi)容,以為廣西淮山藥與黃瓜高效間套種提供指導(dǎo)。
關(guān)鍵詞 淮山藥;黃瓜;高效間套種
中圖分類號 S632.1;S64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2-0093-02
淮山藥(Dioscorea opposita Thunb)屬薯芋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植物,具有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延年益壽的功效[1]?;瓷剿帬I養(yǎng)豐富,老少皆宜[2],不但經(jīng)濟價值高,是農(nóng)民增收的好作物,而且還可以代糧代菜[3],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廣西盛產(chǎn)淮山藥,目前種植面積3.8萬hm2,種植淮山藥成為農(nóng)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
黃瓜(Cucumis sativus Linn),又名青瓜,為葫蘆科一年生蔓生植物[4],果肉脆甜多汁,清香可口,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蔬菜。種植黃瓜成本低,風(fēng)險性小,收益快,廣西各地均有種植。
在廣西,淮山藥多作一年生栽培,種薯經(jīng)催芽后可推遲到5月中旬播種,因此每年的2—5月,淮山藥種植地塊為空閑狀態(tài),而這期間正好是春黃瓜的大田種植時間。為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利用黃瓜架子等生產(chǎn)資料,增加種植效益,近年來筆者在廣西貴港、邕寧等地開展淮山藥與黃瓜高效間套種技術(shù)試驗并取得成功,淮山藥平均產(chǎn)量30 t/hm2,均價6元/kg,產(chǎn)值18萬元/hm2;黃瓜平均產(chǎn)量30 t/hm2,均價2.0元/kg,產(chǎn)值6萬元/hm2;總產(chǎn)值超過24萬元/hm2,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現(xiàn)將該栽培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
1 茬口安排
黃瓜于2月初在保護地育苗,3月初定植,4月初至5月上旬采收;淮山藥3月底育苗,5月中旬播種,12月至翌年2月采收。
2 選地整地
選擇無積水、土層深厚、排灌良好、土質(zhì)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黃瓜定植前1個月將地翻犁曬土,定植前1周耙1~2次,將地耙碎。參照淮山藥定向結(jié)薯種植技術(shù)進行整地[1,4-7],按行距160 cm(包溝)起單邊高畦,使畦面形成一平整的斜面,用小鋤頭按株距30 cm順著畦面向下開筆直且底部光滑平整的種植溝,上、下端溝深分別達15、20~25 cm,在溝內(nèi)鋪上特定淮山藥定向結(jié)薯種植專用的“U”型槽,在槽內(nèi)填入谷殼或木糠等。整地時施入腐熟農(nóng)家肥30 t/hm2,在種植溝上半部施入硫酸鉀復(fù)合肥(15-15-15)750 kg/hm2,并與土壤攪拌均勻。然后整平畦面,并覆蓋黑色地膜,但要使“U”型槽上端暴露在外,以便淮山藥播種時確認位置。再在畦間開挖一條寬30~40 cm、深30 cm左右的排水溝,便于排水。
3 育苗移栽
3.1 黃瓜育苗
黃瓜品種以耐寒性強、符合當?shù)叵M習(xí)慣、適合露地種植的品種為宜,如津優(yōu)1號等。一般2月初在保護地采用營養(yǎng)杯或苗盤育苗。催芽時先用55 ℃溫水浸種消毒5 min,繼續(xù)浸泡1~2 h,然后洗凈種子,瀝干水分,用干凈濕潤棉布包好,置于28~30 ℃恒溫下催芽,1 d后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出苗后及時除去夾在子葉上的種殼。苗期保持土壤濕潤,白天溫度保持25~28 ℃,夜間溫度保持15~18 ℃。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幼苗2葉1心時定植,定植前1周逐漸加大育苗棚的通風(fēng)量,進行煉苗。
3.2 淮山藥育苗
根據(jù)茬口安排,淮山藥一般在3月底育苗。選擇適合當?shù)胤N植的優(yōu)良品種,如桂淮2號、桂淮5號等。選擇健康的帶有較多頂芽的上端塊莖切塊(含薯頭)作種,切成長5 cm、重80~100 g的薯塊,并用拌有多菌靈等殺菌劑的草木灰(殺菌劑∶草木灰=1∶100)蘸粘切面。然后曬種2~3 d,使切面干爽并稍微向內(nèi)萎縮即可。催芽時把種薯均勻鋪在苗床或鏟平的畦面上,再蓋一層厚度為2~3 cm的細土,氣溫較低時可加蓋一層稻草或者地膜。育苗期間氣溫較低,注意控水,以防爛種。一般40 d左右即可出苗。
3.3 定植
3.3.1 黃瓜定植。黃瓜定植時間為3月初,定植時在每排“U”型槽之間靠近上端位置挖一個深15 cm的淺坑,將黃瓜幼苗帶育苗基質(zhì)一起從營養(yǎng)杯或苗盤取出,放入坑內(nèi),用土壓實,澆足定根水。種植行、株距分別為1.6 m、30 cm,種植密度208 00株/hm2。定植時氣溫較低,需加蓋小拱棚保溫。
3.3.2 淮山藥定植?;瓷剿幎ㄖ矔r間為5月上旬,當新芽露出0.5~1.0 cm時即可進行播種。定植時將已經(jīng)催芽的淮山種子擺放在“U”型槽的上端,使種子頭部向上,再用細土覆蓋,厚度10~15 cm,種植20 800株/hm2左右。
4 田間管理
4.1 黃瓜管理
4.1.1 苗期管理。定植后保持土壤濕潤,閉棚3~5 d升溫,緩苗后逐漸通風(fēng),并淋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預(yù)防枯萎病。
4.1.2 肥水管理。緩苗后1周左右開始追施水肥1~2次,用尿素1 000倍液或稀釋的人畜糞尿灌根,以促進發(fā)根及幼苗生長。對長勢較弱的植株,可結(jié)合澆水淋施0.3%~0.5%復(fù)合肥水溶液1~2次。進入盛果期后需肥量增加,用復(fù)合肥450 kg/hm2、硫酸鉀300 kg/hm2追肥。
4.1.3 搭架綁蔓。黃瓜幼苗長至6~7片真葉時開始搭架、綁蔓。一般以“人”字架為宜,注意竹子不要插到“U”型槽上,以免影響淮山藥生長。及時抹去卷須、側(cè)蔓及畸形瓜。
4.2 淮山藥管理
4.2.1 生長前期。此時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可結(jié)合澆水,追施尿素600倍液或稀釋的人畜糞尿1~2次,促進幼苗生長。待幼苗長至30 cm左右時進行間苗,每株只留1~2條健壯的主蔓。
4.2.2 生長盛期。此時期淮山藥營養(yǎng)生長旺盛,需肥量大,追施復(fù)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當植株生長過旺時,適當進行植株調(diào)整,對主蔓及分枝進行打頂,并清理掉枯葉、病枝。此時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jié),注意防治炭疽病等病害。endprint
4.2.3 塊莖膨大期。施攻薯肥,追施復(fù)合肥300 kg/hm2、鈣鎂磷肥450 kg/hm2、硫酸鉀450 kg/hm2。同時,摘除多余的零余子,避免浪費養(yǎng)分。進入塊莖膨大中后期時常遇秋旱,為促進塊莖伸長、膨大,提高產(chǎn)量,要注意灌溉,保持土壤濕潤、疏松。
5 病蟲害防治
5.1 黃瓜病蟲害防治
5.1.1 病害。黃瓜常見病害有枯萎病、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等。防治枯萎病、蔓枯病,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同時葉面噴施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50 %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15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
5.1.2 蟲害。黃瓜常見蟲害有白粉虱、蚜蟲、瓜絹螟等,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 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1-5]。
5.2 淮山藥病蟲害防治
5.2.1 病害。廣西常見的淮山藥病害有黑斑病和炭疽病。以“農(nóng)業(yè)防治,預(yù)防為主”為方針,選用健康種薯,實行2~3年輪作,增施有機肥。防治黑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 丙環(huán)唑2 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45%咪鮮胺1 000倍液交替噴霧。
5.2.2 蟲害。在廣西,淮山藥常見的蟲害有葉蜂和斜紋夜蛾,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3 000倍液、10%吡蟲啉2 500倍液等噴霧防治[8],注意農(nóng)藥的交替輪換使用。
6 收獲
6.1 黃瓜收獲
黃瓜成熟期不同,需分批采收,收獲期為4月初至5月上旬,盡量上午采收以保持新鮮。最后一次采收后把瓜蔓拔除并覆蓋在畦面上。
6.2 淮山藥收獲
淮山藥采收期較長,可根據(jù)市場情況在12月至來年2月間采收[1,3-4]。采收時要選擇晴朗天氣,用小鋤頭或者鐵鏟將淮山藥薯條挖出,在地頭晾曬至外皮干爽后即可裝箱上市。采收時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機械損傷。
7 參考文獻
[1] 蔡金輝,嚴漸子,黃曉輝,等.山藥品種資源的分類研究[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1999(1):53-57.
[2] 羅大倫.《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的中藥智慧:山藥[J].食品與健康,2012(5):36-37.
[3] 韋本輝.我國淮山藥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3):352-354.
[4] 任樹寶,張秋霞,馬建飛,等.越冬茬黃瓜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J].西北園藝,2015(1):8-9.
[5] 黃秋要,梁忠明,潘建敏,等.桂淮 2 號套管定向結(jié)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長江蔬菜,2012(14):60-61.
[6] 陳作鑒,顏廣榮,阮芳菲.“桂淮2號”山藥定向結(jié)薯新技術(shù)[J].福建農(nóng)業(yè),2009(6):21.
[7] 莫永.桂淮6號淮山免耕定向結(jié)薯栽培技術(shù)[J].長江蔬菜,2010(23):19-20.
[8] 鄭道強.福建省淮山定向結(jié)薯及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園藝,2012(16):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