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建筑方案時,使用圖式思維的作用主要有兩種,一是設計師的自我交流,也就是設計師利用草圖來記錄設計方案的思考過程,目的是為了在深化設計時能夠反復對其進行研究;二是與其他設計師的交流,由于一個完整的建筑設計方案不是一個設計師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個設計團隊來完成,所以在設計建筑方案時,設計師間要利用設計草圖對設計理念與設計方式進行溝通與交互,進而完成設計。以下將依據上述兩種作用來闡述圖式思維在建筑方案中的使用。
工程項目位于鄭州市中原路以南,洛達路以東,建筑總是施工面積為15439.03,計算容積率基地面積為14656.23。綠化率≥25%,綠化面積:3731.31平方米。其中:地面綠化:3142.79平方米,屋頂綠化按有效系數 0.3 計算為:1752.1*0.3=525.63,綠地停車按有效系數 0.4計算為:164.97*0.4=65.99。
所謂的圖式思維指的就是徒手草圖,其不僅是設計師經常使用的設計工具,還是最直接延伸設計思維的有效方法,通常延伸設計思維過程是一個從簡到難的過程,然而徒手草圖就是該過程的基礎,是建筑方案設計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而利用草圖深化設計思維,推動設計發(fā)展是建筑方案設計工作的中期構思工作。
相對于文字來說,圖式思維具有快速、激發(fā)、簡便、清楚、直接、省時、簡潔、靈活等性質,在設計建筑方案時,這些性質能夠起到非常好的幫助作用。一是由于靈感是一瞬即逝的東西,而圖式思維的快速、簡潔、靈活、省時等性質正好能在一瞬間抓住靈感,瞬間將其呈現在草圖上,所以在抓設計靈感這一方面,圖式思維有著非常強的優(yōu)勢;二是由于圖式思維的簡便、清楚、直接等性質使得設計師們在設計建筑方案時能夠更多的積累、交流、匯集設計靈感,進而能夠激發(fā)出更多新的設計靈感,推動設計團隊設計出優(yōu)秀的設計方案;三是由于草圖的繪制不需要太多時間與太多的修飾,所以圖式思維能夠更加直接的表現出設計師的設計初衷與設計理念[1];四是由于圖式思維的靈活性與隨時性,使得建筑設計的初期工作與設計意向有機融合在一起,可以在同一時間段進行。
任何設計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夠實現的,而是要經過反復的探討與改進才能夠完成的。圖式思維作為建筑設計中的一種實際應用技術,其主要分為發(fā)掘、解析、研究與驗證四個方面。
4.1.1 發(fā)掘
所謂的建筑設計其實就是一個發(fā)掘設計靈感的過程,目的就是為了滿足社會與經濟的需求,在利用藝術、技術來不斷充實、完善、延伸最初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上來構建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建筑物。
當設計師接到設計任務時,要利用敏銳的觀察力來發(fā)掘設計任務中的各種細小環(huán)節(jié),因為這些細小環(huán)節(jié)有可能就是整個建筑設計的主要條件及重要因素。換句話說,這些環(huán)節(jié)即可能是整個設計的基礎,也可能是整個建筑物的某些功能需求[2]。只有搞清楚了這些條件與因素,設計師才能夠在此基礎上發(fā)揮想象,構思出一個即區(qū)別與其他設計師又有創(chuàng)造力的設計方案。形成構思方案后,設計師還要將該方案繪制成草圖,并將該草圖作為該建筑設計的基礎,隨后再不斷的改進、完善,以便為后面的團隊設計提供設計綱領。
4.1.2 剖析
在整個建筑設計中,剖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可以說沒有剖析的建筑設計就是一個沒有骨架的設計。所以設計建筑時,不僅要剖析設計任務要求,還要剖析建筑場地及建筑場地的周邊環(huán)境,并將這些剖析結果進行對比總結,然后利用圖解來輔助建筑工程隊去執(zhí)行建筑任務。
執(zhí)行建筑設計時,設計師非常容易受到一些表象事物的影響,而圖式思維是一種能夠摒棄無關內容的設計手段,所以其是加深設計師對建筑物核心內容關注程度的有效方式。再加上環(huán)境設計和建筑設計有著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的關系,所以剖析建筑過程時,具有簡潔、快速、清晰等性質的圖式思維不僅能夠清楚的展現出建筑設計中的問題,還能夠及時、有效的將其解決。
4.1.3 研究
所謂的研究的是繼建筑設計分析、處理分析問題后,針對建筑設計方案的細小環(huán)節(jié)開展的更加深入仔細斟酌的過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師不僅要對已成型的草圖進行反復的研究、設計、完善,以便其能夠展現出更多的、更大的建筑物功能與空間,還要利用不同材質的建筑材料,從不同的視覺感與體驗效果上展現建筑空間與建筑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設計中的不確定圖式與不確定的建設,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在最大程度上對其進行完善。
4.1.4 驗證
建設建筑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給人類更好的居住和使用條件,當建筑竣工后,使用者針對建筑物的實用性提出的觀感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種意義上這種觀感評價能夠積極促進今后建筑設計的提高和改進,但是就該建筑物來說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3]。所以建筑設計師應該嘗試著使用一種新的、提前驗證的措施,比如利用草圖將原來比較抽象的形象概念轉化成比較綜合全面的立體圖像。通常在設計圖上平立面拱頂結構的表達形式比較抽象,如果利用比較立體的透視圖或者剖析透視圖來表達其的實際使用效果,使用者們對其的認知將更為清晰一些;在設計圖上使用者幾乎對屋內空間沒有體驗,如果在設計圖中加上家具的擺放,使用者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間的組合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實際施工時,只有施工嚴格依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才能確保建筑效果符合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建筑設計和其它設計相同,自我交流與他人評價各占一半。由于個人能力思維的限制及建筑物的建設目的,所以不管是多么宏大、多么獨特的建筑,最終還是要承受社會的評價。因此選用設計措施時,千萬不能采取自命清高、獨斷專行的設計方式,設計師們要多做交流,以便及時剔除設計方案中不合適、有問題的設計,激發(fā)出新的、有創(chuàng)造力的設計靈感,實時有效的攻克設計難點。另外為了確保建筑設計與建筑建設符合建筑任務的要求,設計師、建筑師、結構師及施工隊間還要做好交接交流工作[4]?;谠O計師、建筑師、結構師及施工隊間存在的認知差異,交流交接時可以利用圖式思維方式進行交流,比如設計師給建筑師解釋建設場地的布局規(guī)劃、功能分區(qū)時,圖式思維可以一目了然的將建筑布局與功能分區(qū)呈現出來;比如和施工方研究結構工藝、材料使用時,圖式思維可以清晰的對各種工藝與材料進行分析。
圖式思維作為建筑設計中主要的設計方法,是設計師靈感的體現,充分表達了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有助于設計師明確自己的設計思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要進一步對圖式思維進行完善,充分發(fā)揮圖式思維在方案設計中的作用,設計出更加優(yōu)秀的建筑作品。
[1]鄭志文.淺析圖式思維模式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0,(01):98-99.
[2]楊秉德.建筑設計方法概論[J].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01):76-77.
[3]張水杰.建筑結構設計原理及合理設計方案[J].中華民居,2013,(09):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