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清
當五星紅旗在三沙的每一個小島上升起,不僅代表了國家的主權(quán)和尊嚴,更賦予了邊防官兵神圣的使命和責任
清晨8時10分,渾厚的鳴笛聲劃破了海天一色的寧靜。
記者一行乘坐的政府公務補給船“三沙一號”從文昌清瀾碼頭出發(fā),歷經(jīng)15小時、180余海里的航行,終于抵達了終點站——永興島碼頭。
踏上中國最南端的島嶼之一,邂逅一片碧海藍天,讓人不禁心曠神怡。
走在永興島的街道上,看不到車流,也看不到行色匆匆。永興島是三沙市政府所在地,陸地面積約2.3平方公里,僅一條主干道——北京路。
但這里儼然是一個濃縮版的小鎮(zhèn)。
醫(yī)院、超市、電信局、派出所等依次排開;賓館、發(fā)廊、燒烤吧等配套場所也一應俱全;島上的建筑高度普遍不超過4層,掩映在椰子樹、海岸桐、芭蕉樹等綠樹叢中,平和而安逸。石島上高高矗立的“祖國萬歲”幾個紅色大字在陽光照耀下顯得熠熠生輝,讓人頓生緊迫感——主權(quán)三沙,在這里永遠排在第一位。
在領略“碧海藍天、陽光沙灘、椰風海韻”三沙美景的同時,常年高溫、高濕、高鹽、高日照,多臺風“四高一多”的惡劣海島氣候,也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邊防官兵們守島戍邊的決心與毅力。
“這里流行著一句話,一天是天堂,一周是人間,一個月是地獄?!?三沙公安邊防支隊永興邊防派出所民警劉超笑著告訴記者。1984年出生的他身穿迷彩服,有著挺拔的身材和堅毅的臉龐。提起他的名字,島上的漁民紛紛豎起大拇指,不管男女老少,都親切地稱他“超哥”。由于愛民護島,工作突出,2014年,劉超還被評為海南省“十大邊防衛(wèi)士”。
他向記者介紹:“永興邊防派出所是祖國最南端的派出所,被譽為 ‘南海第一所’,管轄著西南中沙280多個島嶼、沙洲、暗礁、暗沙和暗礁灘及其海域,主要擔負維權(quán)、執(zhí)法、服務等職責任務。
弘揚傳統(tǒng)意志堅,守島固邊苦也甜。
劉超說,當五星紅旗在三沙的每一個小島上升起,不僅代表了國家的主權(quán)和尊嚴,更賦予了邊防官兵神圣的使命和責任。
登陸中國最南端
在那云飛浪卷的南海上
有一串明珠閃耀著光芒
綠樹銀灘風光如畫
遼闊的海域無盡的寶藏
西沙西沙西沙西沙
祖國的寶島
我可愛的家鄉(xiāng)……
三年后的今天,當31歲的劉超回想起自己剛踏上美麗三沙的藍色國土,看到戰(zhàn)艦在澎湃的大海上劈波斬浪時,這首耳熟能詳?shù)母?,最能代表他的心境?/p>
劉超是湖南茶陵人,出生于軍人家庭。由于自小受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軍人情結(jié)”一直深植于他的內(nèi)心。從警校畢業(yè)后,他到了海南萬寧公安邊防支隊工作,自此展開了他的軍旅生涯。
2012年,當他聽說要選派官兵扎根南疆,支持建設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
“軍人就應該到最艱苦的地方歷練?!被貞洰敃r的選擇,劉超坦誠地說。
三沙市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南、總面積最大(含海域面積)、陸地面積最小和人口最少的地級市。踏上永興島,邂逅一片碧海藍天,讓劉超感到無比興奮。然而,這種興奮卻在一天一天中,消磨殆盡。隨之而來的,便是這座天堂島嶼背后近乎地獄般的考驗。
這種滋味,沒有人比三四代人都生活在島上的島民體會更加深刻的了。
皮膚黝黑的彭立平是島上有名的“海釣王”,祖祖輩輩靠捕魚為生。據(jù)說,別人一般潛到二三十米深的水下捕魚,他最多曾潛到五六十米。
“原來的生活不叫生活?!彼χ嬖V記者,“最困難的是沒有淡水,全靠收集雨水和補給船的運輸?!?/p>
劉超記得,剛來的時候,因為缺乏淡水,洗澡都會去海里洗,出來之后身上黏黏的,加上持續(xù)的高溫,讓人難以忍受。
“島上白天最高氣溫達到40度,現(xiàn)在有空調(diào)了還好一些,以前熱的時候只能扇扇風。物資也很匱乏,能吃上一口新鮮蔬菜,就很幸福?!?/p>
雖然條件艱苦,但劉超從未感到后悔,他把艱苦的經(jīng)歷當成財富,將百倍的工作熱情源源不斷投入到邊防事業(yè)中,不斷充實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永興島小賣店的老板李建青的印象中,身著筆挺軍裝的劉超,一張黝黑卻棱角分明的臉總是略顯嚴肅。他告訴記者:“別看超哥平時不茍言笑,但對大家的事兒卻熱心得很呢?!?/p>
2014年4月9日,李建青在三沙永興綜合碼頭卸貨時,不慎將裝有兩萬元現(xiàn)金和價值兩萬元手機充值卡的黑色塑料袋遺失。
接到求助電話后,劉超頂著烈日,對島上的21個工地,70余輛各類運輸車輛進行走訪排查,終于在三個半小時后,找到了遺失的財物。事后,當李建青主動拿出兩千元現(xiàn)金表達感謝之情時,劉超毅然選擇了拒絕。
他的回答很簡單:“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p>
天涯軍民魚水情
或許因為都身處祖國偏南一隅,遠離故土,這里軍警民惺惺相惜,水乳交融。
遠離陸地的三沙市生活物資短缺,文化條件落后,但劉超那種愛民情懷卻不斷增強。
永興島漁村是永興邊防派出所創(chuàng)建的祖國最南端“愛民固邊模范漁村”,據(jù)村委會主任介紹,三沙建市后,中央層面和海南省政府不斷加大對三沙的投資建設力度,各類項目在島上處處建設如火如荼。“島上發(fā)展起來了,人員增多了,矛盾也相應多了起來,這里的治安案件大多是勞資糾紛?!?/p>
今年1月23日,派出所接到民工張某報警求助,稱市政府建筑工地負責人王某拖欠其5450元工資,請求派出所幫助處理。
“由于他急于返鄉(xiāng)過年,情緒比較激動,與王某爭吵十分激烈,并有推搡動作。”劉超告訴記者。
劉超到了現(xiàn)場后,迅速將兩人分開,對王某進行重點教育,對張某耐心勸導。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在劉超的積極協(xié)調(diào)下,張某在交通船起航前如愿拿到了自己的工錢,順利踏上返鄉(xiāng)旅途。
浩瀚的南海有著豐富的生態(tài)資源,也時刻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海南漁民在茫茫大海作業(yè)過程中,生命安全隨時受到威脅,若得不到及時救助,后果不堪設想?!眲⒊嬖V記者,永興邊防派出所根據(jù)島上實際建立了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的聯(lián)合救助機制,最大限度確保漁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
去年8月28日,瓊陵水13398號漁船在永興島附近海域捕魚作業(yè)時,被突如其來的旋風巨浪擊沉,船上8名漁民在最后一刻報警后棄船逃生,生命危在旦夕。
警情就是命令,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重于一切。劉超帶領7名官兵第一時間乘船趕到事發(fā)海域,與海南海警、南海救助等單位開展聯(lián)合救援。經(jīng)過2個小時努力,終將8名遇險漁民安全救回。
在“海釣王”彭立平看來,島上200多名漁民,最怕的就是遇到臺風?!懊磕?至12月份就是臺風季節(jié)。在這段時間里,有時候出現(xiàn)連續(xù)十幾次臺風,全靠超哥他們幫我們保護人身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就像是我們可以依靠的家人?!?/p>
2013年第21號強臺風“蝴蝶”正面襲擊三沙市,中心風力17級,給西沙群島多個島嶼造成嚴重損失。邊防官兵全警動員,立即啟動一級防臺預案。
“當時,很多椰子樹都被吹斷了,”彭立平回憶,“民警們走路都是斜著走,冒雨幫我們把漁船從海中吊到岸上,加固好。家中有門窗吹壞的,就冒雨為我們釘門窗。非常危險的?!彼锌?/p>
臺風肆虐時,劉超不顧自身安危,持續(xù)奮戰(zhàn)在抗風搶險最前線,協(xié)助將永興島43艘漁船全部安全轉(zhuǎn)移上岸,督促372余名漁民快速撤離,安全轉(zhuǎn)移了50余人,實現(xiàn)了永興島沒有人員因災死亡的目標。
臺風過后,在上級部門的統(tǒng)一指揮下,劉超和戰(zhàn)友們對正在西沙海域避風的本省數(shù)十艘漁船和廣東省部分漁船進行緊急救援,轉(zhuǎn)運分發(fā)各類救災物資120余噸,安全轉(zhuǎn)移被困船員139人,受傷漁民30人。受到了海南省人民政府通報表彰。
海上英雄顯雄風
西沙群島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它處于我國南下太平洋,西出印度洋的必經(jīng)之地,與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一起,環(huán)峙南海,是維護國家主權(quán)和海洋權(quán)益的重要戰(zhàn)略支撐點。
2014年3月11日下午,支隊指揮中心接到瓊海漁民在西沙北礁海域發(fā)現(xiàn)外籍侵漁船舶活動的報告。劉超迅速帶領2名民警配合三沙綜合執(zhí)法支隊共同前往北礁海域開展海上聯(lián)合執(zhí)法行動。
劉超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當天海浪高達4米,民警們克服了頭暈嘔吐等身體不適,經(jīng)過了3個多小時的艱難航行,到達了事發(fā)海域。
“看到我方執(zhí)法船艇趕來后,外籍侵漁漁船四處逃竄?!?/p>
執(zhí)法過程中,劉超帶領6名執(zhí)法工作人員乘坐沖鋒舟追趕正在四處逃竄的外籍侵漁漁船,同時使用喊話器連續(xù)呼喊讓其停船接受我方檢查。
“當時,外籍侵漁漁船不服從我方喊話,企圖強行逃離,甚至兩次駕駛漁船撞擊我們的沖鋒舟?!?/p>
情況萬分緊急。現(xiàn)場指揮員決定采用快速跳幫的方式強行登船,終于在一次船體碰撞時,劉超冒著生命危險,第一個跳幫安全登上其中一艘漁船。
然而,當劉超跳上該漁船甲板時,發(fā)現(xiàn)等候他的是揮舞著木棒和菜刀的3名外籍漁民,企圖將他驅(qū)趕下海。
“我當時處于劣勢,靠在船邊,馬上就要跌落大海了,不得已就用左手死死地抓住了旁邊的煙囪。”
連接著發(fā)動機的煙囪炙熱無比,劉超強忍著手掌燒傷的劇痛,掩護緊隨其后的5名執(zhí)法工作人員成功登船。
“最終,外籍漁船上的11名非法作業(yè)的漁民全部被控制住,我方執(zhí)法人員成功對該艘漁船實施了檢查后將其驅(qū)離我國海域?!彼Z氣中透露著成功的喜悅。
大海澎湃,忠誠無悔。劉超與戰(zhàn)友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捍衛(wèi)祖國海疆的神圣使命感和責任感,時刻保持常備不懈的戰(zhàn)備觀念,為保衛(wèi)國家海疆、維護海洋權(quán)益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只有荒涼的小島,沒有荒涼的人生
2013年7月22日,中共三沙市永樂群島工作委員會、永樂群島管理委員會在晉卿島成立,永樂群島警務工作站也在這一天掛牌成立。
劉超告訴記者:“警務工作站所在的晉卿島陸地面積0.21平方公里,這里遍地珊瑚沙,沒淡水,沒通電,沒房屋。自然環(huán)境異常惡劣?!?/p>
在艱苦的條件下,劉超和另外兩位戰(zhàn)友在這座“孤島”上駐守了37天。在這段時間里,他們一邊保衛(wèi)領土,一邊努力改善環(huán)境。
終年的高溫烈日是這片島嶼的基本屬性,劉超帶著戰(zhàn)友們充分發(fā)揚邊防部隊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頂烈日、抗風雨、戰(zhàn)困難,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在碼頭修建了一條平整牢實的水泥路,打通了便利漁民出海的“主干道”。2015年1月2日,劉超還協(xié)助駐地工委把淡水處理設備送上島,生產(chǎn)出了島上第一碗能喝的“海水淡化水”。
通過劉超堅持不懈地向政府溝通協(xié)調(diào),爭取支持,如今島上漁民家家有電視,他幫助安裝的太陽能板發(fā)電設備比城里還要環(huán)保先進;他帶著漁民種草植樹,將島上珍貴的野海棠精心呵護,讓晉卿島綠意更加濃厚……
警務工作站啟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晉卿島發(fā)生了巨變,南海腹地的孤島如今成了汪洋中的綠洲。
三沙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張耕一行到永樂群島調(diào)研時,對劉超和他的戰(zhàn)友們親切地說:“你們辛苦了,這個綠洲建設有一半功勞是你們的?!?/p>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讓劉超感到無比欣慰,所有的辛苦和疲憊在瞬間消失。
在晉卿島的日子里,劉超認為,最可怕的不是條件的艱苦,而是時刻相伴的孤獨。工作閑余的時間,他會跟漁民朋友借上一副潛水眼鏡,跳入海中領略一下海底的繽紛世界。到了晚上,就坐在海邊聽聽浪聲,遙望夜空的星星。
“聽著很浪漫,其實很枯燥?!彼α?,繼而告訴記者,為強化主權(quán)意識,突出警務管理,根據(jù)三沙市基層政權(quán)建設的具體要求,永興邊防派出所將警務前移,先后在晉卿島、趙述島設立工作站、警務室,選派官兵輪流駐島,對重點島嶼實行常態(tài)化管理,輪班一個月一次,由于天氣因素,有時候輪船兩個多月都無法上島,戰(zhàn)友們在島上一待就是70多天。
對于駐守在這里的邊防衛(wèi)士來說,能及時趕到生病的親人面前無疑是一種奢望。
劉超的父親生前患有食道癌,直到去世前一個月,劉超才得以趕回家好好照顧父親。每提起這件事,他內(nèi)心都感到深深地愧疚。自己的孩子出生時,劉超因在晉卿島忙于工作未能及時趕回。“直到孩子滿月的時候,才回去見了孩子第一面?!?/p>
駐守一方,造福一方。三沙的海與島,就像一道咒語,在去過的人心中勾起回憶,在未去的人心中種下向往。
而正是像劉超這樣的邊防衛(wèi)士們,繼承著一代又一代老西沙邊防官兵的光榮傳統(tǒng),扎根邊陲,愛國愛島,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新一代革命軍人的職責與擔當,用一片真心為駐地政府分憂,一片愛心為漁民解難,一顆忠心守護南海安寧,甘為維護南海主權(quán)和三沙繁榮穩(wěn)定默默奉獻,在祖國最南端樹立了邊防官兵的“可愛形象”。
責任編輯 李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