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在玉林市晚稻栽培的種植表現(xiàn),并總結了該品種在玉林市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包括適期播種、培育壯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秧、科學施肥、科學管水病蟲防治及高效除草等。以期為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的推廣提供借鑒。
關鍵詞: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玉林市;種植表現(xiàn);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5.011
目前,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在玉林市晚稻種植面積就超過了30萬畝,一躍成為玉林市超級稻的領軍品種,該品種在玉林的擴張速度之快令種業(yè)界驚訝。早在2009年玉林市就對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進行了生產(chǎn)試驗,表現(xiàn)出高產(chǎn)穩(wěn)定、米質上乘、抗性強、適應力強等優(yōu)勢。為進一步推動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的國內推廣,本文對其在玉林市的種植表現(xiàn)和栽培技術進行詳細介紹,具體如下:
1 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在玉林市的種植表現(xiàn)
1.1農(nóng)業(yè)特性
株型松緊適中,結實率較高,后期熟色較好。平均生育期117天,平均株高103.8厘米,每穗總粒數(shù)128.8粒,平均千粒重24.8克。
1.2 產(chǎn)量表現(xiàn)
2013年在玉林市福綿區(qū)沙田鎮(zhèn)蘇立村種植了近200畝連片的超級稻品種深兩優(yōu)5814,其植株綜合表現(xiàn)優(yōu)秀且高產(chǎn)穩(wěn)定,一般畝產(chǎn)都在550公斤左右,高的有630公斤以上。
1.3 抗性表現(xiàn)
經(jīng)抗性鑒定得知,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苗葉瘟、穗頸瘟、白葉枯、紋枯分別為4級、2級、6級和7級。玉林市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較大,尤其是生長期后期,但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生產(chǎn)中并沒有出現(xiàn)倒伏現(xiàn)象,也沒有發(fā)生大面積的稻瘟病和白葉枯病,憑借其優(yōu)越的農(nóng)業(yè)特性和產(chǎn)量表現(xiàn),深受當?shù)剞r(nóng)民歡迎。
1.4米質
經(jīng)測定,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的米質綜合指標為國優(yōu)三級,主要米質指標達到了國標二級及以上。其中整精米率、堊白粒率、堊白度、直鏈淀粉分別為69.7%、18%、1.6%和18.2%。
2 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在玉林市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
2.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
根據(jù)近年來的試種結果顯示,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在玉林市作為晚稻種植,以每年7月1~7日為最佳播種期,濕潤水育秧每畝大田用種量0.75公斤,機插育秧每畝大田用種量1.5~1.75公斤,水直播每畝大田用種量1.5~1.75公斤。
全面推廣434孔塑盤及編織布隔層育秧技術,靈活合理運用壯秧類藥劑,勻播稀播,秧本比1∶11左右。旱稻播種后采用農(nóng)膜覆蓋,做到防寒保暖,若是底肥分量不夠,在秧苗2葉1心時用1%的尿素液進行淋施,然后用清水洗苗。移栽前一周左右施放送嫁肥,同樣采用1%的尿素液進行淋施。
2.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秧
在進行秧苗移栽時,一定要確保秧齡合適,水稻移栽秧齡最好在11~13天,葉齡最好在3.5~4.5葉。
適當稀植,不僅能夠夯實有效穗,而且能夠確保秧苗良好生長空間,增加分蘗,擴大根系伸展空間,以便秧苗能夠充分吸取土壤養(yǎng)分培植大穗。 每畝拋栽1.6萬穴左右,株行距最好控制在17×25厘米左右。
2.3科學施肥,科學管水
在進行施肥時,要嚴格控制施肥量,確保底肥分量足,早施送嫁肥,施好稻穗肥,要注重氮磷鉀平衡。
2.3.1 科學施肥
底肥:施用腐熟人糞尿每畝1000公斤、尿素8公斤/每畝、氯化鉀6公斤/每畝、鈣鎂磷肥40公斤/每畝。選擇超級稻類緩釋復合肥的要進行深施肥,才能充分發(fā)揮肥料作用。同時要注意的是,直播田底肥分量要減半。
追肥:機插田,移栽后12~15天,追施尿素6公斤/每畝、氯化鉀5公斤/每畝;拋秧田,移栽后10~15天,追施尿素6公斤/每畝、氯化鉀4公斤/每畝;穗肥,露田穗分化三期時,追施尿素3公斤/每畝、氯化鉀4公斤/每畝;破口抽穗前5天與楊花結束后,追施尿素4公斤/每畝。
2.3.2 科學管水 正常田塊。堅持薄水分蘗,深水活篼的原則。追肥后自然落干,適時曬田,促進分蘗。后期干干濕濕,避免斷水過早,孕穗壯籽;山丘區(qū)“冷浸田”。在移栽之前,要將冷浸水徹底排清,移栽后要以露田為主。
2.4病蟲防治,高效除草
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在玉林市表現(xiàn)為高抗條文葉枯病、稻曲病和紋枯病,病蟲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防治措施和手段。
移栽前3~5天,采用濃度18%的殺蟲雙水劑5公斤/每畝、濃度75%的三環(huán)唑0.3公斤/每畝、濃度10%的吡蟲林可濕性粉劑0.3公斤/每畝,對水450公斤每畝進行充分混合,然后進行噴灑,有效預防稻瘟病和螟蟲等。
破口抽穗初期,要做好稻瘟病、螟蟲和稻曲病的防治,使用濃度25%的咪酰胺1.5公斤/每畝、濃度25%的吡蚜酮0.3公斤/每畝、濃度1.8%的阿維菌素600毫升/每畝、濃度5%的井岡霉素3000毫升每公頃,對水450公斤每公頃噴霧。
植保部門測報的防治時期內,根據(jù)上級指示和要求,結合實際選用高效、低毒、對口的農(nóng)藥加以防治,重點做好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害蟲的防治。
參考文獻
[1] 余傳元,雷建國.中國超級水稻育種的理論與實踐[J].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2001,(01).
[2] 鄭莉.超級稻深優(yōu)5814產(chǎn)量結構分析及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J].品種與技術,2015,(2).
作者簡介:陳日紅,大專學歷,廣西農(nóng)業(yè)科學院桂東南學院/玉林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助理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農(nóng)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