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禮
摘 要:近年來,養(yǎng)殖戶在養(yǎng)豬的過程中缺乏疫病防治意識,豬場管理不完善,存在較多漏洞,為傳染病的發(fā)生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使一些傳染病出現了隱性感染、持續(xù)性感染等現象。感染的豬自身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是,它能夠成為傳染病傳染源。生豬調運等流動較為頻繁,間接擴大了傳染源的擴散范圍,致使感染傳染病的生豬數量增多。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研究了豬養(yǎng)殖過程中的疫病治療與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豬疫??;疫苗;消毒;綠色畜牧
中圖分類號:S851.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5.125
文章編號:2095-6835(2015)15-0125-02
1 豬疫病發(fā)生的原因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引種機制
各地區(qū)每年都需要引進種豬,由于考查不細,國內檢疫手段落后等諸多原因導致國內傳染病傳播范圍逐步擴大。不完善的檢疫制度造成了引種混亂的局面,導致被控制的傳染病又重新復發(fā),嚴重影響了我國養(yǎng)豬行業(yè)的健康綠色發(fā)展。
1.2 疫病疫苗質量不穩(wěn)定
疫苗是預防豬傳染病的重要手段??v觀我國獸藥市場,呈現出了生產設備落后、工藝落后的情況。獸藥制造市場缺乏全面的生產管理措施,諸多疫苗不能滿足GMP標準,無法滿足我國疫病防治工作的需求;再加上養(yǎng)豬戶缺乏防疫觀念,嚴重影響了疫苗作用的發(fā)揮。比如,為了節(jié)省疫苗開支,養(yǎng)豬戶用涼開水稀釋豬瘟疫苗,導致豬瘟疫苗保護率下降了50%.
2 豬疫病的治療方法
2.1 豬乙型腦炎
2.1.1 癥狀
這種病多發(fā)生在夏季,多通過蚊蠅傳播。豬乙型腦炎對成年豬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統(tǒng)上。染病公豬的臨床病狀為性機能減退、睪丸出現炎癥等;母豬染病后會發(fā)生流產、死胎等情況。新生仔豬一旦感染豬乙型腦炎,其存活率僅為58%.
2.1.2 治療方法
豬發(fā)病后必須隔離治療,連續(xù)3 d靜脈注射生理鹽水、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500~1 000 mL加質量分數為20%的磺胺嘧啶鈉10~30 mL、甘露醇50 mL,每天注射2次。另外,也可以選用板藍根注射液、大青葉注射液肌肉注射。根據實際情況,連續(xù)使用3~5 d。
2.2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
2.2.1 癥狀
這種病為慢性傳染病,染病豬會出現鼻部變形、鼻甲骨萎縮等癥狀。在診斷這種豬疫病時,必須認真觀察,將其與骨軟病、豬細胞巨化病毒感染癥區(qū)別開,確保對癥下藥,做好治療工作。
2.2.2 治療方法
針對這種疫病,治療方法有3種,即鼻腔黏膜藥物消毒、肌肉注射藥劑、飼料添加藥物。第一種方法適用于鼻部有炎癥的豬,可以運用質量分數為0.1%的KMnO4溶液簡單的消毒清洗,消除鼻部炎癥。后兩種方法針對的是需要隔離的豬,肌肉注射板藍根注射液稀釋頭孢噻呋鈉,丁胺卡那或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等連續(xù)注射7 d,一旦豬群中出現病豬,就需要將頭孢噻呋鈉、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按照用藥說明添加到全群豬的飼料中,持續(xù)7 d。
3 豬疫病的預防
3.1 做好豬疫苗接種工作
疫苗接種工作是豬疫病預防的重要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疫苗主要分為7種:①第一種疫苗為細小病毒疫苗,它是根據豬所處的情況做有針對性的育苗接種工作。對于產后的母豬和要進行配種的公豬,需要在3月份、9月份對豬注射疫苗,注射量為2 mL。母豬生產20 d后進行疫苗接種工作,注射量為2 mL。首次配種前,需要在配種前15 d、30 d注射2 mL該類疫苗。②第二種疫苗為鏈球菌苗,仔豬7日齡時,注射1.5頭份,70日齡時注射2頭份,其余年齡或者情形的豬注射量也為2頭份。③第三種疫苗為仔豬副傷寒弱毒苗。④第四種疫苗為口蹄疫苗,它主要針對的是35~45日齡的仔豬,注射量為1 mL。⑤第五種疫苗為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苗,針對35日齡的仔豬,注射量為2 mL。待產母豬在生產前30 d要注射2 mL此類疫苗。⑥第六種疫苗為豬丹毒肺疫二聯苗。60日齡仔豬注射2頭份,后備公母豬都需要注射3頭份,時間為第一次配種前30 d。⑦第七種疫苗為豬瘟疫苗,20~25日齡仔豬的注射量為2頭份,60~70日齡二免注射量為4頭份。這種疫苗懷孕母豬慎用。
3.2 做好豬舍的消毒工作
3.2.1 空舍消毒
每批豬調出后必須進行消毒工作,空舍消毒效果明顯,并且操作比較簡便。為了全面消毒,應該遵循一定的程序,即先清理豬糞便,完成清掃工作后,用水沖洗豬舍,等到豬舍地面干燥之后再用消毒液消毒。消毒液可以選擇質量分數為2%的火堿或者其他常見的消毒液。之后,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將豬舍內的消毒液沖洗干凈,待地面再次干燥時,可用火焰或者福爾馬林進行一次干燥消毒工作。所有工作完成后再讓豬進豬舍,為新進豬提供一個良好的、干燥無毒的生活環(huán)境。
3.2.2 飲水消毒
豬每天都需飲水,如果水源中含有的細菌總數、大腸桿菌數或者其他可疑病原微生物數量超標,就會對豬的身體健康造成直接的影響。為了加強豬疫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對飲水進行消毒,將對豬體無害、不會影響豬食欲的消毒液兌入豬的飲用水中。通常情況下,可以選用次氯酸鈉和季銨鹽類的消毒劑等。另外,要定期定時消毒飲用水,為豬提供干凈的水源。
3.2.3 用具消毒
用具是傳播傳染病的重要媒介,所以,飼養(yǎng)者需要制訂用具消毒計劃,定期洗刷和消毒豬舍內所有的用具,例如食槽、水槽等。飼養(yǎng)者可以用質量分數為0.2%~0.5%的過氧乙酸或者其他常見消毒藥全面消毒,從而減少傳染病的傳染源。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養(yǎng)殖戶要進一步完善引種機制,科學、合理地利用各種疫苗。藥劑治療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不能過分依賴藥劑和疫苗。養(yǎng)豬戶需做好豬場的日常消毒、清掃工作,凈化豬場的各種設備,創(chuàng)造良好的豬場環(huán)境,推行生物安全養(yǎng)殖措施,實現綠色養(yǎng)殖。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