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的小說,由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執(zhí)導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充滿了深刻哲學命題的鴻篇巨制,電影開頭一塊大黑石樹立在史前人類的面前,他們剛剛開始認識工具,就此樹起進化的里程碑。同樣的黑石還在宇宙多處出現(xiàn),它們矗立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帶著某種神秘的寓意。
除了這古怪的大黑石之外,在影片里我們還可以看到,宇航員在吃飯的時候,使用著一種類似于我們今天所知的平板電腦一樣的設備,其外觀大小尺寸,和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iPad如出一轍,而再仔細想想,蘋果公司其實是在八年后的1976年才成立的。真不知是電影導演一開始就預言了我們人類在未來就需要這樣方便的設備,還是蘋果公司是在看了電影之后,受到了啟發(fā)才設計出的iPad。
在科幻作品預言過,而后真實世界中也出現(xiàn)了的事物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由于篇幅所限,無法一一列舉。這樣看下來,科幻作品和科學成果很多時候都是一種互相推進的關系,因為科學上的新發(fā)現(xiàn)和進展,在不停地給科幻作品提供著新的素材,拓寬著作家和讀者們無邊的視野,讓想象越來越沒有邊際;而一旦科幻作品里提出的瑰麗想象觸動了那些最大膽而且也最聰慧的人,給他們帶去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靈感與動力,這種因為科學而起的想象的力量,也因此在不停地影響著、塑造著世界和我們自身。就如同《2001太空漫游》里的大黑石一般,也許指引我們不斷向前的,正是我們親自樹立在前方的想象,和去把它們轉化為現(xiàn)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