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三體》告訴我們的,如某日外星人大駕光臨,它們必將帶著敵意破門而入,絕不會手下留情,如同我們人類面對未知時恐懼的自衛(wèi)本能。地外文明在接觸到我們人類文明之時,必然是要把無論看上去那么多么這么可愛友好的我們,視作洪水猛獸般先下手為強,絞盡殺絕。能穿越星海一路最終來到地球的外星之翹楚,必會更加精于此道,更不用說它們肯定還有比我們先進和發(fā)達得多的科技。那么當飛碟黑壓壓密麻麻地盤旋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上空時,我們究竟應該怎么辦才能生存下去甚至最終擊敗外星人呢?
讓我們來從科幻作品里尋找線索與答案吧。
如果要開一門課介紹如何在外星人入侵中生存,2005年由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的《世界之戰(zhàn)》(改編自H·G·威爾斯的同名科幻小說)就是必修的一本教科書,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非常非常重要的如何從外星人的入侵活動中生存下來的實用技能,一個字:拼命逃。不許笑,仔細想想,這其實可能真的是人類在面對外星人時唯一能做的事情了,畢竟我們人類再如何地自以為驕傲,可以造電腦又可以烤漢堡,其實也就剛踏足過地球和月球這兩個天體罷了。而外星人們能來到此,把一整支侵略軍隊都送來,必定有著強大于人類無數無數倍的科技實力,占領一個地球什么的,真的是比我們拍死一只蒼蠅都要簡單上許多許多。這么一想我們人類還真是渺小呢,嗚嗚嗚,所以大概也就是只能不停地逃逃逃了,一點反擊的余地都沒有呢。不過也別太悲觀,在電影的結尾,那般強大全方位碾壓戲耍地球人類各國軍隊的外星兵團,竟是被地球上最最最小的生物——病菌——給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外星人毫無在地球上生活的經歷,所以還沒有產生對付這些可怕東西的免疫能力,又忘帶感冒藥抗生素了,一個個到最后都高燒不止,燒壞了。嘿嘿,這么看來,在外星人來了的時候,我們只要逃命躲起來,藏起來越久在外星入侵中生存下來的概率也就越高吧。
而要讓生存概率達到最大,那就別讓外星人來地球好了。不想讓外星人來地球,說白了就是要避免讓它們對地球動什么歪腦筋,就是讓它們對地球完全沒有興趣,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怎么讓外星人討厭地球呢?就照著1996年的科幻電影《獨立日》里說的來吧:啥都不用干,讓人類繼續(xù)把地球環(huán)境搞得一團糟,不要發(fā)起什么環(huán)?;顒恿?,大家各種浪費石油浪費電浪費青春吧,什么PM2.5、沙塵暴、酸雨、大氣層損壞,一起來吧,越多越好,地球七零八落一片慘象,外星人自然就不會有興趣了,哈哈哈,于是地球就太平了,不過好像我們人類自己也不會太好過的樣子。在電影里,地球環(huán)境好像還沒被破壞得這么慘,外星人還是來了,于是所有的人類只好不情不愿地聯(lián)合起來,被迫和外星人打了一架。這群外星人看來是比上面那群看不起病的還要稍微笨一點,被地球人打敗了。而地球人打敗它們的方式,倒是和上面那個電影里的差不多。這次人類用的是病毒,不是讓我們打噴嚏拉肚子的那種病毒,而是用電腦病毒讓外星艦隊的母船癱瘓了,進而就擊敗了外星人。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外星來客都是帶著侵略地球征服人類的目的來的,蘇聯(lián)科幻作家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小說《路邊野餐》中的外星人就不同尋常,漂洋過銀河而來造訪太陽系之后,只是在地球上留下一些垃圾就揚長而去了,仿如進行了一次沒什么公德心的路邊野餐一般。于是我們這群在宇宙中算是根本沒見過什么世面的人類,面對外星人留下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外星垃圾如獲至寶,競相爭奪了起來。其實外星人根本無意干擾人類社會,只不過人類貪婪殘暴的本性才招致了比外星入侵統(tǒng)治世界更加可怕的光景,所以看來這種時候也要提防一下自己人才行吧。
不過讓我們再想想另外一個情況:外星人來了,可人家實在太懶,懶得費勁侵略地球、打掃衛(wèi)生之類,于是手指懶懶地一動一秒鐘一個按鈕一炮就把地球給炸沒了,熟悉的學校、超市、餐館、電影院甚至建筑工地里可以躲進去避雨的水泥管子都不復存在了,我們只好到宇宙銀河中去漂泊流浪了,這時候我們應該參考什么呢?肚子餓得咕咕叫了怎么辦?困了卻完全不想睡覺該去哪?和最好的朋友吵架應該怎么道歉又不會顯得太沒面子?這一切的一切的一切問題的答案,甚至是關于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都可以在《銀河系漫游指南》里找到,里面明確地指出了:“毛巾是對一個星際漫游者來說最有用的東西,如果別人發(fā)現一個漫游者隨身帶著毛巾,那么他會很自然地認為,一個人,在廣闊的銀河系中漫游,在面對了許多可怕的困難并且成功地戰(zhàn)而勝之以后,他如果仍然還弄得清楚自己的毛巾在哪里,那么這顯然是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人?!?/p>
呃,所以比起整天擔心外星人什么的,還是先讓我好好吃飯睡覺寫作業(y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