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英 熊丹東
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
劉小英 熊丹東
目的 研究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將62例真菌性陰道炎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1),對2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展開對比分析。結果 護理前,觀察組患者SAS評分為(59.35±2.04)分,對照組患者SAS評分為(58.67±3.11)分;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為(41.01±2.68)分,對照組患者SAS評分為(50.67±4.14)分。觀察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同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分別為96.77%、74.19%,比較2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7.10%、64.52%,比較2組患者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可顯著提高真菌性陰道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
心理護理;健康護理;真菌性陰道炎患者;護理效果
在婦科,真菌性陰道炎為一種常見疾病,其主要是由白色假絲酵母菌等病原體產生的,同時,該疾病的發(fā)病和復發(fā)同患者濫用抗生素之間具有一定關系。該疾病屬于性傳播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生活。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過程中,基于該疾病病理特點和患者自身因素等,其極易出現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通過相應護理措施對其進行護理,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1]。本文主要是在探討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62例真菌性陰道炎患者,均具有白帶量增多、陰道外部灼痛和瘙癢等臨床表現,通過臨床檢查患者白帶為干奶酪或豆渣樣附于陰道壁上,且患者陰道及其外部出現不同程度的充血現象。對患者白帶樣本進行檢查,假菌絲和白色假絲酵母菌孢子含量增加。其中,觀察組31例,患者年齡24~41歲,平均(32.51±7.02)歲;患者病程1~8周,平均(4.56±1.04)周;對照組31例,患者年齡25~42歲,平均(33.27±6.95)歲;患者病程1~9周,平均(5.01±1.67)周。對本次研究選取患者的基本資料展開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護理措施,護理人員遵醫(yī)囑按時照顧患者服藥、保持病房環(huán)境干凈整潔,除此之外,對其實施健康教育宣傳等。
1.2.2 觀察組 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措施,針對患者不同狀況對其實施包含人衛(wèi)生護理、日常用藥、飲食健康、性生活和健康宣傳教育等相應的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措施。(1)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期間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對患者實施心理和生理特別護理,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回答,穩(wěn)定患者情緒。叮囑患者及其家屬注意個人衛(wèi)生,并指引其在治療期間注意的事項、復診時間等。(2)護理人員通過單個床旁指導、集體授課、家屬配合方法進行健康教育,給以其疾病相關知識教育,讓患者從理性上正確認識病情和治療方法,避免患者無端猜忌等。
1.3 觀察指標[2]根據豐城市小港衛(wèi)生院自行擬定的護理質量滿意調查表、焦慮自評量表觀察患者對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和護理前后SAS評分變化狀況,其中,護理質量滿意調查表包含病房環(huán)境、服務態(tài)度、服務及時性、管理規(guī)范性和綜合素質內容,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調查表評分>80分;基本滿意:調查表評分為60~80分;不滿意,調查表評分<60分。非常滿意度+基本滿意度=總滿意度。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4 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患者護理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沒有不適感,且陰道中分泌物呈陰性;有效:患者護理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顯著減輕,出現輕微不適感,且陰道中分泌物出現少量假菌絲或是白色念珠菌孢子;無效:患者護理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改善。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2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變化狀況展開對比分析 護理前,觀察組患者SAS評分為(59.35±2.04)分,對照組患者SAS評分為(58.67±3.11)分;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為(41.01±2.68)分,對照組患者SAS評分為(50.67±4.14)分。觀察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同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2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展開對比分析 2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分別為96.77%、74.19%,比較2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對比(n)
2.3 對2組患者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展開對比分析 2組患者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7.10%、64.52%,比較2組患者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真菌性陰道炎給女性患者正常生活帶來一定影響,給患者帶來較多不便,臨床上,關注真菌性陰道炎護理效果成為醫(yī)護人員工作重點。通過改善護理方法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預后。在對患者護理過程中,指引患者穿舒適寬松的內衣褲,按時更換干凈毛巾和內衣褲,且用沸水對內衣褲進行消毒放在太陽下自然曬干[4]。避免使用坐式馬桶和到人多且衛(wèi)生條件較差的公共游泳池游泳。叮囑患者不要抓撓外陰,經期應注意陰道衛(wèi)生,保持干爽清潔,并按時更換衛(wèi)生巾。在治療期間,叮囑患者避免同房。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應指引患者均衡飲食,不食用高糖、多油食物,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和抗生素類藥物。鼓勵患者多參加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增強抵抗力,舒緩心情,提高臨床治療效果[5-8]。因此,在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護理中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措施效果較為理想,本次研究中通過2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對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和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41.01±2.68)分、96.77%、87.10%和(50.67±4.14)分、74.19%、64.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陳莉[6]研究中,通過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措施護理患者護理后SAS評分、對護理質量總滿意度和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32.6±0.4)分、94.3%、87.2%,同本次研究結果較為相似,從中得出,護理人員在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護理時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措施效果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同時為患者提供優(yōu)越舒適的康復環(huán)境,改善患者預后。
[1] 汪琴.沖洗治療聯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真菌性陰道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5,2(22):4619.
[2] 孫建平.滴蟲性陰道炎的護理對策及發(fā)病因素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30(36):175-176.
[3] 賈紅亞.護理干預對真菌性陰道炎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10):144-146.
[4] 杜美英.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9):239.
[5] 滕曉英,劉麗娜.硝酸咪康唑栓聯合伊曲康唑膠囊治療真菌性陰道炎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4,20(27):146-147.
[6] 陳莉.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1):155-156.
[7] 秦淑蓮,汪小豐.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在真菌性陰道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5):260-261.
[8] 田永麗.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9):225-2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60
江西 331124 豐城市小港衛(wèi)生院 (劉小英) 豐城市人民醫(yī)院(熊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