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亦峰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管理局 陜西 乾縣 713304)
本工程所處涇河亭口段主河槽下切較深,右岸有較為寬闊的灘(涂)地,故供水管道工程施工導流擬采用在主河段分期導流圍堰,利用灘(涂)開挖明渠導流河道常流量的方式進行施工。
受施工場地和水文條件局限,本工程可分為一、二期圍堰導流。一期圍堰導流從第二個熱壓彎頭處開始,開挖圍堰導流明渠,完成管道安裝后,封堵管道,回填溝槽到原始地面。然后進行二期圍堰導流明渠開挖,利用縱、橫向圍堰攔擋主河槽洪水,完成全部管道安裝施工任務(wù)。
因建設(shè)工期限制,二期施工導流時段還處在主汛末期,基于施工導流設(shè)計缺少相關(guān)水文資料,故參照涇河多年平均流量(42.2m3/s),采用截流前一月日平均最大流量為施工導流的洪水標準。依據(jù)實地調(diào)查和近期觀測數(shù)據(jù),確定導流洪水標準為70m3/s。
(1)一期圍堰
一期上、下游及縱向圍堰堰頂高程859m,采用土石圍堰,堰頂寬為4.0m,迎水坡比1∶2,背水坡比1∶1.5,圍堰總長320m,最大堰高2.0m,堰體迎水面采用塊石及編制沙袋護坡。
(2)二期圍堰
二期上游橫向采用土石圍堰,堰頂高程859m,堰頂寬度6.0m,迎水坡比1∶2.0,背水坡比1∶1.5,圍堰高度2m~4m,長度100m;二期縱向土石圍堰堰頂高程859m~858.5m,堰頂寬度5.0m,長度80m,迎水坡比1∶2.0,背水坡比1∶1.5;二期下游橫向采用土石圍堰,堰頂高程858.5m,堰頂寬度4.0m,圍堰高度2m~4m,迎水坡比1∶1.5,背水坡比1∶1。導流明渠下底寬30m,上口寬45m,進口底高程857m,縱向坡比1/1000,深約6m,長約100m。
據(jù)涇河近期流量,導流時段擬選定在2014年10月上旬,并隨流量預報適時選擇截流日期。
本預案選擇涇河亭口水位落差平緩的區(qū)段,并使戧堤軸線垂直于主流。但圍堰導流區(qū)段左岸場地狹窄,且呈高陡坎,進料通道狹窄,故考慮只在預進占時拋投石料及鉛絲籠石作裹頭。右岸經(jīng)導流明渠架橋修通至上游圍堰的施工道路,截流擬由右岸預進占,故龍口設(shè)在靠近河道中間偏左岸的主河道段。
采用自卸汽車自戧堤前緣后退卸料、裝載機配合的單戧單向立堵方案,一次形成截流戧堤,戧堤的進占采用“上游角突出型拋投法”截流戧體總長約90m,預進占長度約70m,堤頭推進邊坡1:1.5,預留龍口寬度20m。
3.4.1 截流水力計算
(1)繪制龍口泄水曲線QL=f▽HB(上游水位與不同龍口寬度B的泄流量關(guān)系):
QL——龍口泄流量(m3/s);
m——流量系數(shù),取m=0.35;
g——重力加速度;
H0——龍口上游水頭;
在導流初始階段,上游橫向圍堰龍口水位為857.8m高程時,導流明渠開始分流,計算并繪制龍口流量Qg~B▽H0曲線。流量為40m3或60m3/s。
圖1 龍口泄水曲線
圖2 導流明渠流量曲線
表1 龍口不同寬度的水利參數(shù)計算表
表2 口門落差和龍口平均流速表
(2)根據(jù)給出的導流明渠上游水位計算出導流明渠流量,繪制泄流曲線如圖2所示。
(3)按圖解法求出幾組相應的龍口寬度B、與水位▽H的關(guān)系:列表計算導流過程中的水力參數(shù)見表1。
由于龍口寬度大于20m時,導流明渠不分流,屬于非龍口段進占,采用導流施工流量,按一般束窄河床水利學計算公式
求算口門落差和龍口平均流速如表2。
3.4.2 拋投材料穩(wěn)定計算
則d=0.034V2
將上述求得的對應流速V1=1.5,V2=2,V3=2.5,V4=3.6,V5=4.6代入上式,求得拋投材 料 的 折 算 直 徑 :d1=10cm,d2=15cm,d3=25cm,d4=50cm,d5=80cm。
3.4.3 龍口水力特性確定
根據(jù)水力學計算結(jié)果,綜合考慮拋投物料的運輸、起吊能力,參考以往類似工程經(jīng)驗,并按設(shè)計條件(即設(shè)計導流水位與流量)確定龍口特性,將整個導流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預進占階段:龍口寬度從80m~20m,對應的流速V在1.1m/s~2.0m/s范圍。
(2)導流預進占階段:龍口寬度從20m~10m,對應的流速V在2.0m/s~2.5m/s,此時上游水位壅高到858m。
(3)龍口口門封堵階段:龍口寬度小于10m,對應的流速V在3.6m/s,最后封堵口門寬度為5.0m,對應流速大于4.0m/s。
3.4.4 導流拋投料確定
根據(jù)水力學計算結(jié)果,參考以往類似工程經(jīng)驗,流速V在1.0m/s范圍內(nèi)采用拋填土料,流速V在1.0m/s~3.0m/s范圍內(nèi)拋投塊石(大于 40kg),流速 V在3.0 m/s~4.0m/s,拋投鋼筋石籠(2t),流速大于4.0m/s,則拋投石籠串(5t)封堵口門。
圍堰用土主要利用在右岸開挖流明渠的土方,多余土方堆放在縱向圍堰內(nèi),以作圍堰加高培厚之用。左岸預進占石料從左岸高坎修路運進,土方從左岸就近取土或場外運輸。
導流明渠過流前搭建鋼管樁便橋,以便人員通行。材料、設(shè)備協(xié)調(diào)左岸小區(qū)道路,從岸邊修筑便道至上游圍堰區(qū)間,大型機械在導流前從右岸提前進場,待二期施工完成后,從左到右拆除圍堰后,從右岸撤離現(xiàn)場。
4.3.1 施工時間
上下游導流戧堤預進占:2014年9月26日~2014年9月28日;
上下游圍堰預進占時間:2014年9月28日~2014年9月30日;
龍口合龍時間:2014年10月5日。
上下游圍堰防滲墻施工:2014年10月6日~2014年10月7日;
基坑抽排水:2014年10月8日~2014年10月9日
4.3.2 口門封堵設(shè)計(截流合龍階段)
戧堤導流合龍階段預留口門頂寬5.0m,深約1.5m,坡比為1∶1.5的三角堰,合龍封堵拋填工程量約50m3,考慮安全系數(shù)為2,則拋填工程量為60m3,預備籠石40m3,每輛車裝載10m3,則需要10車,按4輛準備。計劃每2min拋投一車,則最少拋投時間為20min,最多拋投時間為30min。
4.3.3 施工方法
裝車,自卸汽車運至填筑工作面附近的回車場,調(diào)轉(zhuǎn)車向,倒車至工作面并卸土,裝載機平土立堵進占;拋石施工時裝載機控制堤頂高程應低于土方填筑高程50cm,拋石體頂部50cm采用土料跟進找平,以利車輛進占,最后的鉛絲石籠與大塊石料封堵口門,要壓低作業(yè)面,減少拋投工作量,提高封堵速度,以利降低流速。石料裝車采用裝載機,籠石或籠石串提前裝車,以備急用。右岸布置兩臺3.0m3裝載機和兩抬挖掘機及4輛自卸車。
(1)本次導流的指揮中心為項目經(jīng)理部,合龍前及時召開現(xiàn)場調(diào)度會,明確任務(wù),統(tǒng)一號令,有的放矢地作好安全、技術(shù)交底,嚴格按照確定的方案進行施工導流工作。
(2)本次導流流量、流速較大,受天氣情況制約,導流期間安排專人注意上游支流降雨、水情變化,同時隨時保持與上游水文站聯(lián)系,作好水情監(jiān)測預報。
(3)根據(jù)導流時的天氣情況和流量變化確定導流時間,調(diào)整導流流量。如遇天氣或流量變化,超過導流設(shè)計流量時,推遲導流時間,確保導流安全。
(4)龍口口門封堵階段,如果流速大于3m/s時,采用鉛絲籠石(單塊5t)進行口門封堵。
(5)導流后要專人晝夜觀測圍堰、明渠的水情變化,發(fā)現(xiàn)滲漏,邊坡失穩(wěn)、坍塌等情況,要及時組織搶險,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
(6)由于施工處于陰雨季節(jié),基坑排水后,要加大管道施工投入,保證24小時不間斷作業(yè),盡量縮短工期,降低圍堰過流風險。
(7)做好防汛安全值班,隨時注意水情變化,詳細編制圍堰過洪監(jiān)測和人員、機械、設(shè)備撤離預案,保證遇事不驚,處置不慌。
2014年9月26 日至 2014年10月 10日,彬長煤田煤電化開發(fā)中心所屬供水管道穿越?jīng)芎又骱拥赖膰邔Я鞴こ添樌麑嵤?。整個施工過程中,建設(shè)各方會同轄區(qū)河道主管部門聯(lián)合定點檢測,達到預期效果。目前,主體工程按時竣工、交付使用,各項技術(shù)經(jīng)濟指標達到設(shè)計要求。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