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彭靈子
著名歌唱藝術家王昆逝世
著名藝術家、原東方歌舞團團長、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藝術顧問王昆于1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王昆是新中國第一代歌唱家,也是歌劇《白毛女》中第一任“喜兒”的扮演者。作為中國歌壇民族唱法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她積極探索中國民族唱法的規(guī)律,在民間唱法基礎上,吸收西洋發(fā)聲的長處,發(fā)展了自己音樂明朗、感情質(zhì)樸、處理細膩的演唱風格。年,王昆于1937年赴晉察冀邊區(qū)參加革命,1945年畢業(yè)于延安魯藝戲劇音樂系,同年在歌劇《白毛女》的首場演出中扮演兒,并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后任華北聯(lián)大學文工團演員。代表作品有《南泥灣》、《秋收》、《夫妻識字《陜北道情》等。在國內(nèi)外享有很高聲譽。
原創(chuàng)民族舞劇《奔月》嶄新亮相上海大劇院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是中華民族流傳已久的民間神話故事,從古至今也不乏以此為題材的藝術作品。11月30日晚亮相于上海大劇院的原創(chuàng)民族舞劇《奔月》,則是從一個新的角度。賦予了它新的藝術價值和時代意義。
舞劇《奔月》取材先秦古籍《山海經(jīng)》,與大眾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有相似也有不同。本劇中的嫦娥是一位遠古母系氏族美麗善良的族長,她革舊鼎新,召喚英勇善戰(zhàn)的后羿驅(qū)魔獸、抗天災,直至力射九日,保全了氏族,也贏得了愛情。然而,當她得知守舊的長老們?yōu)榫S護母權地位,企圖用藥酒讓后羿消逝以防其篡位后,嫦娥毅然決定禪讓族長之位平息內(nèi)訌、保全氏族長治久安,從而自飲藥酒,飄然奔月。
總導演張玉照在介紹該作品時說:“嫦娥奔月這個故事有很多版本,我們從前期的劇本創(chuàng)作開始,便進行了大量的查閱學習,并最終確定了‘自我犧牲,顧全大局這個詮釋角度。”作為舞劇《奔月》的舞美設計方上海水晶石視覺展示公司,給舞臺藝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覺空間,用高科技舞美效果充分營造出了神話的奇幻、部落的粗獷以及后羿射日的壯麗和嫦娥奔月的飄逸。
臺中歌劇院正式啟用
被喻為“世界九大新地標”之一的臺中歌劇院。歷經(jīng)5年施工后,于11月22日正式啟用?!懊缆暫础迸c“曲墻”等建筑特色讓觀眾驚艷。
臺中歌劇院由獲得普利茲克獎的日籍建筑師伊東豐雄設計,斥資新臺幣43.6億元,由于連續(xù)曲面的施工難度相當高,歷經(jīng)6次招標,才由麗明營造承造,耗時近5年才完工,設有2014席座位大劇場、800席中劇場與200席小劇場,及藝文工作坊與藝術商場等。歌劇院造型前衛(wèi),以“美聲涵洞”概念,透過曲墻、孔洞與管狀等設計,沒有梁柱支撐,看不到90度墻面,顛覆一般建筑物概念,打破內(nèi)外界線,將空間營造成如水、空氣般的流動氛圍,且2014個座位,每個座位聽到的聲音都一樣,每個座位都看得到舞臺。
開幕典禮由臺灣交響樂團演出揭幕,馬英九、龍應臺等人與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等出席剪彩,場面盛大。
第四屆中國校園戲劇節(jié)閉幕
11月12日晚,以“中國夢·青春夢”為主題,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中共上海市教育衛(wèi)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戲劇家協(xié)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校園戲劇節(jié)閉幕式在上戲劇院舉行。清華大學的話劇《馬蘭花開》、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分別領銜普通組和專業(yè)組的“優(yōu)秀劇目獎”,曲妍、吳鵬等獲得單項獎。
中國文聯(lián)榮譽委員、中國劇協(xié)主席尚長榮,中國文聯(lián)主席團委員、中國劇協(xié)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季國平,上海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宋妍,上海市文廣局藝術總監(jiān)滕俊杰,上海市文聯(lián)副主席、巡視員遲志剛,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等領導出席閉幕式并為學子們頒發(fā)了“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各大獎項。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東宣布第四屆中國校園戲劇節(jié)閉幕。閉幕儀式由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副書記、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主持。頒獎儀式結束后,與會觀眾共同欣賞了上海歌劇院帶來的音樂劇《國之當歌》。
中國校園戲劇節(jié)是面向全國校園,以學生為主體的國家級校園戲劇節(jié),突出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色,推動了校際交流和藝術互動,集中展示了當代校園戲劇藝術的最高水平。本屆戲劇節(jié)共收到包括澳門、臺灣在內(nèi)的全國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91所高校及2所中學創(chuàng)作演出的123個大小劇目,隨著校園戲劇普及更加深入,對于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戲劇觀眾的培養(yǎng),以及全民族藝術水平提升,必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珠海歌劇院2015年年底開館
近日,珠海市委書記李嘉調(diào)研珠海大劇院、珠海市博物館和規(guī)劃展覽館(簡稱“一院兩館”)項目建設及布展情況,強調(diào)要突出精品意識,著力文化惠民,努力把“一院兩館”打造成為傳播優(yōu)秀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彰顯獨特城市氣質(zhì)的城市品牌,成為廣大市民、四海賓朋了解珠海的一個重要窗口。
備受關注的珠海“一院兩館”項目自2011年動工以來,克服多個技術難關,于今年8月13日和9月29日分別完成大劇院鋼結構封頂、珠海博物館和規(guī)劃展覽館“亮燈”重要節(jié)點工程。目前,大劇院項目幕墻,舞臺機械、燈光、音響、精裝修、室外配套和市政園林等各專項工程正加緊推進,計劃于2015年5月底前完成大小貝殼幕墻施工,2015年底完成大劇院周邊配套建設,具備向市民開放活動條件,2016年年中具備演出條件;“兩館”正全面推進展陳、精裝修、安防和室外市政園林等專業(yè)工程,計劃于2015年年底具備開館條件。
音樂劇《音樂之聲》首站青島獻演
韋伯音樂劇版《音樂之聲》從11月29日起在青島大劇院歌劇廳連演8場。作為中國巡演的第一站,劇組攜12輛道具車提前抵達青島,在“空場”一周的大劇院歌劇廳內(nèi)進行裝臺彩排。
1949年,根據(jù)《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一書中真實故事改編創(chuàng)作的電影版《音樂之聲》上映。隨著這部電影在美國的熱播,瑪利亞和她的孩子們也開始被人們所認識。1958年,電影被改編成百老匯同名音樂劇,其劇中的幾首主題曲在全世界廣泛流傳,已經(jīng)成為人們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永恒的經(jīng)典。劇中的《音樂之聲》、《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哆來咪》等歌曲傳唱了半個世紀,這些歌曲廣為中國幾代人所熟悉。這些熟悉的歌曲曾經(jīng)陪伴幾代中國人成長,是中國人最值得懷念和珍藏的記憶。而戲劇鬼才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創(chuàng)作的音樂劇版《音樂之聲》,除了繼承了電影版中的諸多經(jīng)典元素,更通過震撼的歌舞和精美的舞臺布置,精心打磨出一臺不可多得的音樂盛宴。
音樂劇版《人鬼情未了》明年登陸上海
音樂劇版《人鬼情未了》明年5月即將登陸上海。11月25日,音樂劇版《人鬼情未了》在上海文化廣場啟動了開票儀式。1990年的電影版《人鬼情未了》曾感動大批觀眾,并在當年輕松摘得多個奧斯卡獎項。本劇由電影版編劇布魯斯-羅賓撰寫劇本。整場演出除了由正義兄弟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曲目《奔放的旋律》之外,其他的音樂作品都是為此次演出所特別創(chuàng)作。該劇的音樂總監(jiān)克里斯托弗·納丁格爾曾擔任音樂劇《指環(huán)王》的作曲音樂總監(jiān)和編曲,擔任編舞的阿什利·沃倫則是流行樂編舞界的大紅人,曾為麥當娜、凱莉·米洛、休·杰克曼,黑眼豆豆等眾多歐美頂尖藝人編舞。值得一提的是代表了當今最高水準的特效技術也是音樂劇《人鬼情未了》的一大亮點。男主人公的鬼魂可以隨意穿越墻壁等電影版著名片段將一一搬上舞臺。據(jù)悉,音樂劇《人鬼情未了》已經(jīng)在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qū)演出將近2500場,而這一次來到上海,將讓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劇院看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