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湖
許多知名演員的演藝生涯都是從跑龍?zhí)组_始的。跑龍?zhí)撞⒉豢膳?,但是一輩子都在跑龍?zhí)?、演小角色,這種滋味也許就不那么好受了。但是,日本演員福本清三可不是這么想的。因為,從15歲出道至今,他一直在日本武士電影中出演被殺死的小反派,至今已被“殺”死超過5萬次。
1959年,15歲的福本清三由親屬牽線來到東映京都攝影公司,成為所謂“大部屋演員”,從此開啟了演藝生涯。在影視劇中,他最常扮演的是江戶時代的浪人,或者失去了劍、卻依然還在戰(zhàn)斗,最后被殺死的劍客。在他數(shù)以千次的出境之后,福本清三扮演的幾乎都是小角色。
對很多人來說,演被殺死的小反派太沒意思了。然而,在福本清三自己看來,這個角色非常重要,他說:“我在劇中‘死的方式,很大程度地影響主角能給觀眾帶來怎樣的印象……我‘死得越慘,主角的英雄色彩也就越濃?!?/p>
為此,福本清三悉心研究如何才能“死”得更悲壯,給觀眾留下更深的印象。他仔細(xì)觀看早期的卓別林電影。發(fā)現(xiàn)卓別林在演繹死亡的時候,通常表現(xiàn)得非常艱難,這令作為觀眾的他忍不住想笑。于是,他獲得靈感,自己也應(yīng)該“死”得艱難,“死”到自己都覺得很痛苦,好讓觀眾能獲得相同的感覺。此外,他還花了很多時間來研發(fā)刀戰(zhàn)中死亡的各種新奇方式,他最得意的死亡動作是“海老反”,這是歌舞伎的一種表演技法,身子像蝦子一樣弓著,表示屈從對方威壓。他在片中被殺之后,將身體拱成蝦狀,然后抽搐暴斃。他說,這是表演死亡的完美方式,因為盡管電影鏡頭仍聚焦在主角身上,但他也會因為死前將臉部朝向觀眾而搶到鏡頭。
如今,他在電影屏幕上演繹過“被刺死”“被砍死”“被武士刀切腹”等死法超過5萬次。所有的死法無一例外,都看上去非常丑陋。福本清三說,人們能從這種丑陋的死法中找到美感,以最“不酷”的方式死亡反而是最酷的。
“死”了這么多次,終于有人注意到他“活”得也不錯,并熱情邀請他擔(dān)綱電影《太秦舞臺生涯》主角。近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18屆奇幻國際影展,他更是一舉拿下“最佳男主角”獎項。
55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在“死”了超過5萬次后,福本清三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迎來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福本清三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的堅持。事實上,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就要不怕枯燥,把簡單的事情重復(fù)做,重復(fù)的事情專心做。但現(xiàn)實是,能夠真正堅持的人很少,因此堅持就成了成功的代名詞,這也正如英國作家約翰生所說的那樣:“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