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李倩,顧自強
1.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12
2.廣東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廣東 廣州 510308
3.江西省上饒市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站,江西 上饒 334000
鋇是中毒性元素,可溶性鋇鹽對生物體有較大的毒性[1]。隨著工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鋇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玻璃、搪瓷、油漆及殺蟲劑等領域[2],未經(jīng)處理的含鋇固體廢物進入河流、湖泊、海洋、土壤中,給環(huán)境造成越來越嚴重的污染,進而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建立快速、準確測定固體廢物中鋇的方法對于評價環(huán)境中鋇的污染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測定固體廢物中鋇的標準方法僅有GB 5085.3—2007《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浸出毒性鑒別》[3],該標準的測定對象僅為固體廢物浸出液,因此有必要對固體廢物中鋇全量的測定方法進行研究。
環(huán)境樣品中鋇的測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8]、電位滴定法[9]、ICP -AES 法[10-12]、ICP -MS法[11,13]、X 射線熒光法[14]等。但上述方法多適用于水、土壤、底泥等的測定。目前,鮮有對固體廢物中鋇全量測定的報道。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痕量分析的經(jīng)典方法,具有取樣量小、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分析成本低等優(yōu)點,是單元素痕量分析的首選方法[1,15-16]。筆者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固體廢物中的鋇全量,以期探索一種操作簡便,靈敏度高,準確性好的固體廢物中鋇全量的測定方法。
試驗所用儀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AA240Z 型,美國Varian 公司);鋇空心陰極燈(美國Varian 公司);熱解涂層石墨管(美國Varian 公司);電熱板(型號EH 20A plus,萊伯泰科公司)。
儀器工作條件:波長為553.6 nm,燈電流10.0 mA,通道寬度0.5 nm,氬氣流速3 L/min,進樣量20 μL。
試驗所用試劑:硝酸鋇為光譜純;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均為優(yōu)級純;氬氣純度不低于99.99%;試驗用水為二次去離子水。
鋇標準貯備液(1 000 mg/L)制備:稱取0.190 g硝酸鋇,用0.014 g/mL 的硝酸溶解,必要時可加熱,直至溶解完全,用0.014 g/mL 的硝酸定容至100 mL[2,17]。
1.2.1 樣品采集與制備
按照HJ/T 20—1998《工業(yè)固體廢物采樣制樣技術規(guī)范》及HJ/T 298—2007《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采集固體廢物樣品,樣品包括飛灰、皮革廠廢物、塑料廠積塵和珠江河口沉積物。
按照《工業(yè)固體廢物采樣制樣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固體廢物樣品的制備。
1.2.2 樣品前處理固體廢物樣品自然風干碾磨后,過100 目(粒徑150 μm)篩,制得粉末試樣。稱取0.1 g 粉末樣品(精確至0.1 mg)于50 mL 聚四氟乙烯坩堝中,用少量水濕潤后加入10 mL 鹽酸,于通風櫥內的電熱板上低溫加熱,使樣品初步分解,待蒸發(fā)至約剩3 mL 時取下稍冷;加入5 mL 硝酸、5 mL 氫氟酸、3 mL高氯酸,加蓋后于電熱板上中溫加熱1 h;開蓋,電熱板溫度控制在150 ℃,繼續(xù)加熱,并經(jīng)常搖動坩堝。當加熱至冒濃白煙時,加蓋使黑色有機碳化物分解;待坩堝壁上的黑色有機物消失后,開蓋,驅趕白煙并蒸至內容物呈黏稠狀;視消解情況,可補加3 mL 硝酸、3 mL 氫氟酸、1 mL 高氯酸,重復上述消解過程;取下坩堝稍冷,加入2 mL 硝酸溶液,溫熱溶解可溶性殘渣;冷卻后轉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離子水定容至標線,搖勻。
1.3.1 石墨管的選擇
普通石墨管耐高溫性能差,壽命短,靈敏度低。鋇在高溫下易形成難解離的碳化物,記憶效應顯著,試驗使用熱解涂層石墨管可減少碳化物的生成,從而提高測定的靈敏度。
1.3.2 標準曲線的繪制
在儀器工作條件下對0,5.0,10.0,20.0,30.0,40.0,50.0 μg/L 的鋇標準溶液進行測定,以鋇濃度為橫坐標,以零濃度校正后的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為y = 0.005 26x +0.017 0,相關系數(shù)為0.999 1,線性范圍為0 ~50.0μg/L。
1.3.3 測試項目
通過改變灰化溫度和灰化時間,原子化溫度和原子化時間獲得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最佳升溫程序;分別采用鹽酸+硝酸(2 酸)、鹽酸+硝酸+氫氟酸+雙氧水(3 酸+雙氧水)、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4 酸)等不同混酸體系比較固體廢物全量消解,得到最佳酸消解體系;對共存元素的干擾進行了探討。按照1.3.2 節(jié)方法,對空白樣和實際樣進行測定,得到方法的檢出限及精確度和準確度,以證實方法的可行性。
2.1.1 灰化溫度和灰化時間
灰化的目的是為了在原子化之前去除有機物或低沸點無機物,從而減輕基體干擾,降低背景吸收,一般原則是在保證待測元素不揮發(fā)損失的前提下,盡量提高灰化溫度。以50.0 μg/L 鋇標準溶液為試驗對象,固定原子化溫度為2 600 ℃,分別改變灰化溫度和灰化時間,對灰化溫度和灰化時間進行優(yōu)化(圖1 和圖2)。從圖1 可知,灰化溫度對吸光度的影響很大,隨著灰化溫度的升高,吸光度總體呈下降趨勢,當溫度在1 000 ~1 200 ℃時,鋇標準溶液的吸光度趨于穩(wěn)定,超過1 200 ℃時,吸光度呈下降趨勢,故確定試驗的最佳灰化溫度為1 000 ℃。從圖2可知,鋇標準溶液灰化時間在開始時呈上升趨勢,到約8.0 s 時吸光度出現(xiàn)最大值,此時灰化較完全,效果較好,之后隨著灰化時間的增加,吸光度呈下降趨勢,故確定灰化時間為8.0 s。
圖1 灰化溫度曲線Fig.1 Curve of ashing temperature
圖2 灰化時間曲線Fig.2 Curve of ashing time
2.1.2 原子化溫度和原子化時間
以50.0 μg/L 鋇標準溶液為試驗對象,固定灰化溫度為1 000 ℃,分別改變原子化溫度和原子化時間,對原子化溫度和原子化時間進行優(yōu)化(圖3和圖4)。從圖3 可知,原子化溫度是影響檢驗靈敏度的重要因素。隨著原子化溫度的升高,吸光度不斷升高,但考慮到石墨管的最高承受溫度,確定該試驗的最佳原子化溫度為2 600 ℃。從圖4 可知,鋇標準溶液原子化時間在開始時呈上升趨勢,到約2.8 s 時吸光度出現(xiàn)最大值,此時原子化效果較好,之后隨著原子化時間的增加,吸光度呈下降趨勢,故確定原子化時間為2.8 s。
圖3 原子化溫度曲線Fig.3 Curve of atomization temperature
圖4 原子化時間曲線Fig.4 Curve of atomization time
通過試驗繪制灰化溫度曲線(圖1)、灰化時間曲線(圖2)、原子化溫度曲線(圖3)和原子化時間曲線(圖4),最終得到儀器最佳升溫程序(表1)。
表1 石墨爐升溫程序Table 1 Temperature program of graphite furnace
固體廢物全量消解目前沒有標準方法。試驗中分別采用2 酸、3 酸+雙氧水、4 酸等不同混酸體系對固體廢物實際樣品進行消解。結果表明,4 酸消解體系鋇的溶出率最高,消解效果最為理想,故試驗選擇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的4 酸消解體系測定飛灰、皮革廠廢物、塑料廠積塵和珠江河口沉積物結果見表2。
表2 酸消解體系消解固體廢物濃度測定結果Table 2 Test results of acid digestion
在鋇標準溶液濃度為20.0 μg/L 時進行了干擾測定,考察了共存離子對測定的影響。結果表明,當鉀、鈉和鎂濃度為500 mg/L、鉻濃度為10 mg/L、錳濃度為25 mg/L、鐵和鋅濃度為2.5 mg/L、鋁濃度為2 mg/L、硝酸濃度為70 g/L 時,試驗的相對誤差在±5%之內,對鋇的測定影響較小。
根據(jù)HJ 168—2010《環(huán)境監(jiān)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的相關規(guī)定,按照樣品分析的全部步驟,重復7 次空白試驗,將各次測定結果換算為樣品中的測定濃度(按照稱量0.1 g,定容體積250 mL計),計算7 次空白平行測定的標準偏差(S),以MDL=t(n-1,0.99)×S(當n=7 時,t 取3.143)計算,得到鋇的檢出限為2.7 mg/kg。
對4 個固體廢物樣品(飛灰、皮革廠廢物、塑料廠積塵和珠江河口沉積物)按1.2.2 節(jié)方法處理后,依據(jù)HJ 168—2010《環(huán)境監(jiān)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的相關要求對每個實際樣品平行測定6次,測定結果見表3。由表3 可知,實際固體廢物樣品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為2.7% ~5.4%,表明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表3 精密度試驗結果Table 3 Test results for precision
2.6.1 標準樣品測定試驗
依據(jù)《環(huán)境監(jiān)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的相關要求,選取2 種土壤標準參考樣(GSS-4、GSS-5)各稱取6 份,按1.2.2 節(jié)方法處理后進行測定,測定結果見表4。由表4 可知,鋇濃度的測定結果均在保證值誤差范圍內,由此可見該方法準確度較高。
表4 標準樣品測定試驗結果Table 4 Test results for standard samples
2.6.2 加標回收試驗
準確稱取實際固體廢物樣品0.1 g,按試驗方法測定后,進行加標回收試驗,結果見表5。由表5 可知,加標回收率為89.5% ~94.5%,可滿足日常分析的質量控制要求。
表5 加標回收試驗結果Table 5 Test results of spiked recovery
固體廢物中鋇全量的測定目前尚無國家標準方法。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的4 酸體系消解樣品,在最佳灰化溫度為1 000 ℃,最佳灰化時間為8.0 s,最佳原子化溫度為2 600 ℃,最佳原子化時間為2.8 s時,測定飛灰、皮革廠廢物、塑料廠積塵和珠江河口沉積物實際樣品中鋇全量,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2.7% ~5.4%,加標回收率為89.5% ~94.5%;測定有證標準樣品GSS -4、GSS -5 時,測定結果在保證值范圍內。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固體廢物鋇全量的準確度高、精密度好,能夠滿足固體廢物鋇全量的實驗室分析要求。
[1] 季海冰,劉勁松,龐曉露.石墨管涂覆-賽曼效應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土壤和沉積物中鋇[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7,27(11):2349-2352.
[2] 侯艷芳,周桂友,封琳,等.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陶瓷餐具中鋇的溶出量[J].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4,50(1):43-46.
[3] 環(huán)境保護部.GB 5085.3—2007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 US EPA.Method 7000B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S/OL].[2015-01-19].http:// www.epa.gov/epawaste/hazard/testmethods/sw846/pdfs/7000b.pdf.
[5] US EPA. Method 7010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S/OL]. [2015-01-19]. http://www. epa.gov/epawaste/hazard/testmethods/sw846/pdfs/7010. pdf.
[6] 環(huán)境保護部.HJ 602—2011 水質 鋇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11.
[7] 焦跟學,雷淑娟.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鋇硅中鋇鋁鈣[J].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1996,32(5):280-281.
[8] 何自蓂.涂鎢熱解石墨管-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天然水中痕量鋇[J].巖礦測試,1996,15(2):97-103.
[9] 環(huán)境保護部.GB/T 14671—93 水質 鋇的測定 電位滴定法[S/OL].[2015-01-19]. http://www.sepa.gov.cn/image20010518/3826. pdf.
[10] US EPA. Method 6010C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S/OL].[2015-01-19]. http://www.epa.gov/epawaste/hazard/testmethods/sw846/pdfs/6010c.pdf.
[11] 劉鳳枝,劉瀟威. 土壤和固體廢棄物監(jiān)測分析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305.
[12] 王霞,張祥志,陳素蘭. ICP -AES 同時測定固體廢物浸出液中鋇、鈹、鎘、鉻、銅、鎳、鉛和鋅[J]. 光譜實驗室,2009,26(6):1445-1448.
[13] US EPA. Method 6020A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S/OL]. [2015-01-19]. http://www. epa. gov/epawaste/hazard/testmethods/sw846/pdfs/6020a.pdf.
[14] US EPA. Method 6200 field 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in soil and sediment[S/OL].[2015-01-19]. http://www. epa. gov/epawaste/hazard/testmethods/ sw846/pdfs/6200. pdf.
[15] 任蘭,杜青,陸喜紅.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固體廢物中鈹和鉬[J].化學分析計量,2014,23(4):38-41.
[16] 姚敏德,陳小芒,李紹南.石墨爐原子吸收法在環(huán)境樣品測定中的應用[J].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2001,13(5):22-24.
[17] 宋秀玲,錢會,肖明發(fā).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生活飲用水中微量鋇的研究[J]. 應用化學,2012,41(12):2171-2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