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洋 (云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 650092)
從《奮斗》和《老友記》看中美青年的戀愛觀
陳 洋 (云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 650092)
《奮斗》和《老友記》分別講述了中美兩國青年的生活經(jīng)歷,由于其具有的代表性,兩部劇均成為研究青年文化的典型范文。本文著重探析兩部劇中中美青年戀愛觀的異同,以期提供深度思考。
《奮斗》;《老友記》;中美青年;戀愛觀
戀愛是青年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人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邁向婚姻以及組建家庭的重要步驟?!秺^斗》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國年輕人的普遍戀愛態(tài)度,《老友記》同樣表現(xiàn)出美國年輕人對愛情的看法。然而由于文化差異,中美青年在戀愛方面表現(xiàn)出異同,引人深思。
《奮斗》中夏琳代表了現(xiàn)代中國青年女性,她們已不是止步于閣樓之中,坐等媒妁之言。男女青年都熱烈開放,敢于戰(zhàn)勝困難擁抱幸福。陸濤與夏琳第一次見面就被各自深深吸引,當天陸濤便不能自已,給夏琳電話。夏琳的回應也是熱烈的。兩個人都沒有隱忍內(nèi)心的激情,走到了一起。《老友記》中,莫妮卡與錢德勒的愛情是劇中最為穩(wěn)固的一段。莫妮卡裝扮了房間,親自下跪向錢德勒求婚,這深刻體現(xiàn)了西方女性在愛情上的主動追求。西方人注重平等,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向心愛的人表達愛。中西方青年在愛情的主動與否方面均表現(xiàn)出類似情結(jié),即只要合乎內(nèi)心愛的感受,他們就大膽地追求與表達。
《奮斗》里米萊對陸濤執(zhí)著的愛沒有因為陸濤家境不如她而絲毫降溫;陸濤的親生父親回來幫助他賺得人生第一桶金,夏琳深知自己愛的是樂觀向上與踏實的陸濤,于是一度毅然離開日漸膨脹的他。美劇中瑞秋逃婚,選擇離開工作優(yōu)越、家境殷實的牙醫(yī)未婚夫,尊重內(nèi)心的追求。菲比性情古怪、出身卑微,卻贏得了上流社會男子馬克的真愛。盡管馬克父母對她不滿,兩人卻勇敢選擇在一起并舉行了婚禮。莫妮卡不在意錢德勒的變性父親,依然親自前往邀請“她”參加婚禮?,F(xiàn)代年輕人為愛的抉擇打破了門當戶對的禁忌,尊重愛人,身份地位以及金錢不能成為愛情的主導,共同的精神追求是他們愛情長久的基礎。
《奮斗》中夏琳和陸濤分別在戀愛關系期間背叛了各自的戀人。米萊面對陸濤的出軌行為,傷心后選擇出國散心?;貒笏廊幌胍A回陸濤的心。她住地離陸濤很近,在事業(yè)上幫助他。而《老友記》中瑞秋和羅斯的分手在于在羅斯以為兩人已經(jīng)分手、瑞秋卻不認為兩人分手的那個晚上,羅斯與洗衣店的一個女孩發(fā)生性關系。瑞秋得知后十分惱怒,她認為兩人處于戀愛關系當中,這種不忠誠的行為是不能被原諒的。而羅斯深知自己有錯,但認為那是兩人分手之后的事情,可以被原諒。于是兩人六年期間沒有以戀人身份相處。對比米萊和瑞秋的愛情,中國社會以及女性對男權的屈服和包容仍有體現(xiàn),男性犯錯往往容易得到體諒。即使米萊受過大學教育、家境殷實、不缺追求者,她卻原諒了陸濤的不忠,反而一度對夏琳心有記恨。瑞秋的原則性更強,她堅持自己的看法,即使羅斯想要復合,她要求羅斯承認他戀愛期間出軌事實,而羅斯同樣堅持己見。美國人注重平等自由,一旦某種意見達不到同意,他們不會輕易選擇原諒和遺忘,而是據(jù)理力爭。
傳統(tǒng)文化濃郁的中國社會,對性的談及非常慎重。封建社會時期的情愛觀阻撓了人們愛的方式,扼殺了人們愛的基本權利?!半S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大眾寬容度的提高,傳統(tǒng)的貞操觀念逐漸弱化”。有人指出,“那種認為戀愛、結(jié)婚、性行為三者關系不能顛倒的舊式婚戀觀念,在當今的青少年心目中已經(jīng)越來越淡,不再對他們的行為起主導作用”。陸濤與夏琳第一次見面就互相產(chǎn)生強烈的感情,他們選擇了性來表達自己,解放自己。美國人對于性的觀念一直十分開放,日常生活中常常公開談及并開玩笑。他們戀愛時必定有性的發(fā)生,性是愛情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魅力和尊嚴的方式?!独嫌延洝分袉桃潦且幻輪T,卻時常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但是風趣幽默、強壯有力的他卻深受女孩歡迎。經(jīng)常帶女性回家過夜的他不僅沒有被室友錢德勒抱怨,反而使錢德勒很是羨慕。沒有性生活在美國人看來是有損顏面的事情。他們還熱衷于與朋友談論自己的經(jīng)歷。莫妮卡有一次甚至當著瑞秋的面幫助錢德勒了解女人的性需求以增加他的個人魅力?!霸谥袊跃拖喈斢谝环N責任,而美國人的性經(jīng)驗普遍比較早,他們大多數(shù)都有固定的婚前性伴侶。對于美國人而言,性是一種生活必須也是尊嚴的體現(xiàn),是證明自身魅力的重要依據(jù)”。盡管中西方青年在愛情里均有性的表現(xiàn),中國受傳統(tǒng)文化之深,很大深度上較西方在此方面略顯保守與內(nèi)斂。
《奮斗》中露露是來自農(nóng)村的女孩,不是北京人,文化身份的差異導致她在北京的惶恐與漂泊感。她為了獲得北京戶口嫁給了華子的好兄弟豬頭。一開始她的選擇被華子以及朋友們不解與抵觸。在她跟華子坦白自己選擇的原因之后,她得到大家原諒與包容。《老友記》里羅斯的前妻是同性戀者,她與同性愛人生活在一起,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與理解。菲比同父異母的弟弟愛上一位年長的老婦人,菲比為他們擔任起代孕母親的角色。莫妮卡曾經(jīng)熱烈地愛上父親的朋友理查德,年齡的差距并沒有阻礙他們在一起??傮w而言,美國社會強調(diào)個體主義,尊重差異和個人隱私,一種開放式包容吸引了各種文化。中國社會的一些非典型愛情現(xiàn)象仍舊會引起輿論,究其原因是中國是一個保守的集體主義國家。曾有人指出,“看來《周易》的作者是不贊成同性戀的,盡管它是一種古已有之的特異歷史現(xiàn)象”。并且,“《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歸士夫,亦可丑也?!保ㄗg文:《象傳》說:枯萎的楊樹開出新花,哪里能夠長久呢?‘老婦嫁給年輕的丈夫,是一件丑陋的事啊。)隨著歷史進步,以及人文素養(yǎng)的普遍提高,中國必將世界一起為非典型戀愛給予理解和支持。
戀愛觀是青年對待生活的重要認知方面,由于文化差異,雙方表現(xiàn)了差別,也體現(xiàn)了相似之處。世界是多元的,中美豐富的戀愛觀文化有助于人們了解和尊重彼此,促進交流;更能相互汲取優(yōu)秀部分,為謀求幸福生活而努力。
[1]杜潔.“80后”青年婚戀新現(xiàn)象面面觀[J].中國青年研究,2009(4).
[2]羅渝川,張進輔.從20世紀的最后10年看我國青年婚戀觀的變遷[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2).
[3]褚梢妘.分析《老友記》中美國人的婚戀觀[J].時代報告,2012(2).
[4]楊鴻臺.《周易》婚戀道德思想蕪菁辨析[J].中國性科學,2004(1).
陳洋,女,198906,籍貫:安徽安慶,單位: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3級研究生,專業(yè):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