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西
布魯格先生,蒙古族,壯碩魁梧,偏愛奇石;“上善若水”,內(nèi)蒙銀根戈壁灘上的肉石,布魯格珍藏多年而秘不示人,唯竊笑自喜之余,每每有與同好同樂的沖動,又覺應先讓石界先進看過方好行世。
布魯格先生言,此石或為某王公貴族所藏,幾經(jīng)輾轉(zhuǎn)竟轉(zhuǎn)到了他手中,幾多考證瞻覽,得各界同好喜贊,國際友人垂涎者欲購欲藏,然其懷中有寶,心向家國,拒名利之擾,不忍割舍之。
此石色質(zhì)形紋,我覺得真的比臺灣那塊好,而且肥瘦迥異,層理清明。肥如脂而膩,瘦如草屑而錯疏;色澤更是依膏而潤,沁紅而柴。尤喜皮相如粗糙之膚,卻現(xiàn)皮紋毛穴,恰如灸烤后的大塊臀肉。而臺灣故宮那塊充其量可稱謂瑪瑙工藝品,因其皮相有雕琢和上色。
臺灣那塊工藝肉石之所以名貴,就是它被皇帝收藏過。而布魯格這塊肉石也許貴不過臺灣那塊,但畢竟也是王爺?shù)牟仄罚螞r王爺還是皇親,因而越發(fā)珍愛此石。
緣布魯格肉石之際遇,實實在在地使人明白了草因時而榮枯,事因人而成敗的警醒。
石尚如是,況人與事乎!
布魯格先生今借《中華奇石》將其愛藏推向四海,以夙其愿,眾好飽覽,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