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濱??h地處江蘇沿海開發(fā)前沿,近年來緊抓沿海開發(fā)重大戰(zhàn)略機遇期,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本文立足濱??h情,從基本情況、主要經濟指標總量、發(fā)展水平、人均指標、發(fā)展速度等五個方面與鹽城沿海五縣市進行全方位比較,以找準發(fā)展定位,發(fā)現比較優(yōu)勢。
關鍵詞:濱海縣;鹽城沿海;經濟發(fā)展;比較分析
近年來,鹽城沿海五縣市緊抓沿海開發(fā)重大戰(zhàn)略機遇期,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濱海縣地處區(qū)域內的開發(fā)前沿,堅持積極作為,乘勢而上,各項事業(yè)不斷取得新成就。本文基于2014年度濱海縣及鹽城沿海五縣市經濟發(fā)展情況作簡要對比分析。
一、基本情況比較
鹽城沿海五縣市包括響水縣、濱??h、射陽縣、東臺市、大豐市(現已改為大豐區(qū))。從濱海的情況來看,濱海縣在五縣市中人口第一,土地第四,人口密度第一,經濟密度、投資強度第二,具體如下:
1、土地面積。濱??h土地面積1949.6平方公里,在五縣市中居第四位,占五縣市比重為15.5%
2、人口情況。2014年,濱??h戶籍和常住人口分別為121.48萬人和94.28萬人,分別列五縣市的第一、第二位,占五縣市的比重為25.9%和23.4%。
3、人口密度。2014年,濱??h人口密度(戶籍人口)為623人/平方公里,居五縣市之首。
4、經濟密度。2014年,濱??h經濟密度1683萬元/平方公里,居五縣市第二位。
5、投資強度。2014年,濱??h投資強度1362萬元/平方公里,居五縣市第二位。
二、經濟總量指標比較分析
從經濟總量看,濱??偭恐笜朔€(wěn)定在三、四位,總量占比偏低,不到五縣市總量的兩成,與東臺市、大豐市有較大差距。
1、地區(qū)生產總值。2014年,濱??h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328.2億元,在五縣市中居第四位,占五縣市經濟總量的16.3%,是首位東臺市的53.8%,是第二位大豐市的67.4%,是第三位射陽縣的88.7%,是響水縣的1.5倍。
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14年,濱??h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45億元,在五縣市中居第三位,占五縣市總量的16.7%,是首位東臺市的54.6%,是第二位大豐市的55.7%,是響水縣的1.2倍,是射陽縣的1.9倍。
3、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2014年,濱??h實現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139.9億元,在五縣市中居第四位,占五縣市總量的16.6%,是首位東臺市的58.2%,是第二位大豐市的79.3%,是響水縣的93%,略高于射陽縣。
4、固定資產投資。2014年,濱??h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65.45億元,在五縣市中居第三位,占五縣市總量的18.8%,是首位東臺市的64.8%,是第二位大豐市的82.3%,是射陽縣的1.2倍,是響水縣的1.3倍。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4年,濱海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12億元,在五縣市中居第四位,占五縣市總量的14.4%,是首位東臺市的43.8%,是第二位大豐市的63.9%,是第三位射陽縣的65.9%,是響水縣的1.7倍。
6、進出口總額。2014年,濱海縣實現進出口總額4.63億美元,在五縣市中居第三位,占五縣市總量的14.3%,是首位大豐市的33.5%,是第二位東臺市的70%,是響水縣的1.1倍,是射陽縣的1.5倍。
7、實際利用外資。2014年,濱??h注冊外資實際到帳8615萬美元,在五縣市中居第三位,占五縣市總量的16.5%,是首位大豐市的41.8%,是第二位東臺市的89.9%,是響水縣的1.1倍,是射陽縣的1.4倍。
三、發(fā)展水平比較分析
從發(fā)展水平看,濱海縣產業(yè)結構、發(fā)展質量、外貿依存度等指標居于中游,城鄉(xiāng)結構相對落后,高新技術發(fā)展最好。
1、產業(yè)結構。2014年,濱??h三次產業(yè)結構為16.2:42.2:41.6,二、三產業(yè)比重為83.8%,比五縣市總體二三產比重低0.5個百分點,居第三位,比東臺市、大豐市分別低2.3、2.1個百分點。
2、財政收入占GDP比重。2014年,濱??h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為10.2%,居五縣市第三位,比響水縣、大豐市分別低2.3、2.1個百分點,比東臺市、射陽縣分別高0.2、5.5個百分點。
3、城鄉(xiāng)結構。2014年,濱??h城市化率為50.5%,在五縣市中最低,比五縣市平均水平低3.1個百分點,比東臺市、大豐市、射陽縣、響水縣分別低5.8、5.5、3.6、0.7個百分點。
4、高新技術產值比重。2014年,濱??h實現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312.6億元,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比重達54.9 %,在五縣市中居第一位,以下依次為響水縣、大豐市、東臺市、射陽縣,其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比重分別為43.2%、32.6%、27.6%、15.2%。
5、外貿依存度。2014年,濱??h外貿依存度(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達8.8%,在五縣市中居第三位,比首位大豐市(17.6%)低8.8個百分點,比次位響水縣(11.4%)低2.6個百分點,比東臺市、射陽縣分別高2.1、3.5個百分點。
四、人均指標比較分析
從人均指標來看,濱海縣因人口多、總量低,人均指標位次靠后,與東臺、大豐差距較大。
1、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2014年,濱??h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34808元,在五縣市中最低,比五縣市平均值低15533元。比大豐市、東臺市、響水縣、射陽縣分別低34542元、27060元、9362元、6702元,僅為大豐、東臺的一半,大約相當于大豐市2009年、東臺市2010年的水平。
2、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2014年,濱??h城鎮(zhèn)、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2432元和12524元,在五縣市中均居第四位,比五縣市平均水平分別低1715、1739元。2014年,濱??h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相當于東臺市2011年、大豐市2012年的水平。
3、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14年濱??h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3548元,在五縣市中居第四位。比大豐市、東臺市、響水縣分別低5003元、2666元、1988元,比射陽縣高1585元,僅為大豐的41.5%、東臺的57.1%,大約相當于大豐市2010年、東臺市2011年的水平。
五、發(fā)展速度比較分析
從經濟發(fā)展速度看,濱??h12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基本都保持了快速增長,整體位于五縣市上游,快于五縣市平均水平。除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指標外,其余11項指標增幅都在五縣市中居前三。與五縣市平均增幅相比,11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平均增幅,僅有注冊外資實際到賬一項指標低于五縣市平均增幅。
綜上所述,濱??h在鹽城沿海五縣市中,總量指標、人均指標相對落后,土地少、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縣情,但近年來發(fā)展速度持續(xù)攀升,發(fā)展質量不斷優(yōu)化,經濟基本面穩(wěn)居中游,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居第一,經濟密度、投資強度居第二,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的潛力巨大。今后幾年,濱海應緊緊抓住濱海港開發(fā)這個“牛鼻子”,通過大項目帶動大發(fā)展,通過投資結構帶動產業(yè)轉型,逐步縮小與東臺、大豐的差距,爭當蘇北排頭兵。(作者單位:濱??h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