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萌發(fā)創(chuàng)意,“玩”出來的小發(fā)明
十幾年前,吳昌俊21歲時來到美國,從威奇托州立大學工程學碩士學位畢業(yè)后,在一家汽車公司擔任碰撞測試工程師,并在公司擔保下拿到工作簽證,直到前幾年才艱難地加入了美國國籍。
2010年的一天,吳昌俊下班回到家中,看到兩個女兒特蕾莎和米歇爾正在玩,她們要用橡皮筋編成彩色的手鏈。當和兩個女兒共同編織時,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指過于粗大,編織起來有些難度。
吳昌俊找來一塊木板,在木板上面簡單地釘了幾個圖釘,這就成了彩虹織機編織板的最初原型。這樣,橡皮筋就能夠靈巧地在編織板上繞來繞去了。然而帶圖釘?shù)哪景屣@得很笨重,并沒有贏得女兒們的認可。
吳昌俊沒有放棄,繼續(xù)往木板上加入更多的圖釘,一排、兩排、三排,一共釘?shù)剿呐?,再把一根根橡皮筋在其中纏繞,編織出了更大號的手鏈飾品。兩個女兒對這個編織板產生了興趣,她們將彩色的橡皮筋編織成各種好看的手環(huán)、腕帶,作為禮物送給同學、朋友和鄰居,并給編織板取了個美麗的名字——“彩虹織機”。
在全家人的建議和支持下,吳昌俊準備制售這種看似簡單卻極為新奇的玩具。但是,首先面臨的挑戰(zhàn)是資金不足。當時,吳昌俊的全部存款只有1萬美元,美國的廠家不可能接收這么小的預算和生產業(yè)務量。于是,吳昌俊將目光轉向了中國的廠家,他分別投入5000美元,用于制作編織板和購買橡皮筋等其他套件。
趣味無窮,
“彩虹織機”造就千萬財富
2011年夏天,第一批彩虹織機編織板和近千公斤的橡皮筋先后被快遞到家中。吳昌俊和妻子陳亭芬馬不停蹄地忙活起來,利用下班時間,在家里組裝彩虹織機。
吳昌俊把這套產品搬到網上銷售,由于人們不了解這種編織工具是做什么用的,也不知道如何使用,銷售并不順利。他們又把產品拿到大型玩具店銷售,同樣因業(yè)績欠佳不了了之。
吳昌俊和女兒把編織手鏈的過程拍攝成微視頻,上傳到了一家網站,告訴顧客如何使用這套DIY玩具和編織工具。他們還在網上做了廣告,進行宣傳。
一年后,一家名為“學習快車玩具”的連鎖專賣店訂購了24個編織板。兩天后,店主打來電話,要求訂購更多的產品。
這家連鎖專賣店在全美擁有130個店鋪,主營學習玩具和手工藝品,在做銷售的同時,會現(xiàn)場展示給購買者如何使用玩具產品,還通過舉辦編織課程培訓買家。
彩虹織機具備超強的自我DIY的開發(fā)功能空間,不僅能啟發(fā)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能將孩子們的注意力從令人上癮的網絡世界里拉出來,甚至很多成年人也加入到了編織橡皮筋手鏈的行列。
2013年暑假,在很多夏令營都禁止使用電子產品的情勢下,彩虹織機以其操作簡單、每套售價僅15-17美元的特點,受到各夏令營活動舉辦方的青睞。
彩虹織機在互聯(lián)網上的人氣更是一路飆升。一位名叫阿什利的女孩,不僅使用這套玩具開發(fā)編織創(chuàng)意作品,還拍成視頻上傳網絡,并在網上售賣自己的編織成品。她一共上傳了4個視頻,點擊率超過45萬人次。
吳昌俊及其家人拍攝的教學視頻在網絡上被瘋狂傳播,迄今已獲得460多萬人次的觀看量,從而帶動了整個市場的大暴發(fā),實現(xiàn)了“井噴式”銷售。
2013年暑假結束時,吳昌俊已將產品推銷給了600多家零售商,銷售量超過了120萬件,銷售額近2000萬美元。這款彩虹織機已被列為全美最受歡迎的玩具之一,成為中小學生市場上最熱門的“非iPad”設備,甚至超過了iPad的吸引力。
創(chuàng)辦公司,
產品欲投放全球市場
最棒的需求,往往是從我們身邊發(fā)現(xiàn)的。吳昌俊意外地成了美國創(chuàng)業(yè)者的典范,其創(chuàng)造的商業(yè)案例堪稱是一樁發(fā)揮最大創(chuàng)意和開發(fā)優(yōu)勢的財富奇跡。
2013年秋,吳昌俊辭去工作,在位于密歇根州的自家起居室里創(chuàng)辦公司。他從開始時發(fā)動朋友和鄰居來幫忙組裝產品,到如今不斷演進和轉變,將所有生產和組裝工序全部交由中國的廠家完成。
2014年新年,吳昌俊在自家附近租用了一處近700平方米的大倉庫,雇用了12個專職員工,緊張地投入到產品的分銷工作。截至3月底,彩虹織機套裝玩具已售出200多萬件,銷售總額超過了3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