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利
紡織廠一車間有一道門,把工廠和辦公點隔開。這道門修好后不到一個月,壞了五次。玻璃門,每次壞了,一地碎屑。
門壞了,說法很多,只有工人們心里有數(shù),是一種情緒發(fā)泄的結果。
紡織廠剛從山下搬到山上來,員工們的心還沒有完全穩(wěn)定下來。又傳來他們車間被私人老板收購的消息。被收購以后,一切都按照私人企業(yè)管理模式運行。之前車間的現(xiàn)代化管理猛地一下子回到粗放性時代,感覺倒退了十年都不止。加之現(xiàn)任老板又開始有意無意給員工定級別分三六九等。還趁機從工人身上刮油,對什么都看得特別緊,什么都不舍得買,經常是修理的工具壞了,就讓修理工自己想辦法,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想著去買配件,既浪費了時間,又耽誤了正常干活。職工們的不滿情緒,是用鼻子聞都能聞出來的。再就是,樓上的財務、管理、技術人員跟車間干活的人很少會在生產線上碰面,他們進出辦公室都是打卡,每次打卡,把卡貼上感應器嘀的一聲,抬頭挺胸的,明顯有一種優(yōu)越感,很了不起的樣子……
后來,干脆把玻璃門換成木頭的。木頭的結實、耐用,應該不會壞了。
但它又有個缺陷,磁卡的部位得挖去很大一部分用玻璃鐵片合上后,才能有用。這樣一來,門鎖死了想走近道的人又走不成了。這道門裝好后,員工還是走不成了,也就兩三個星期的時間,又壞了。這回的問題出在門軸上,被人踹松了,磁卡合不上,而且門上的彈簧還擠兌人,打完卡后稍微走得慢一點,就有可能被門給擠出,這回坐辦公室的人開始煩這道門了。
為了這道門,老板很傷腦筋。
老板召集干部們開會想辦法。
新來的辦公室主任說:“我是新來的,對這里的情況不太了解,但是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說下自己的看法,既然這道門總是修不好,也總是妨礙著大家走路讓大家不舒服,這道門也許就不應該存在了,對大家一視同仁,沒有什么高低貴賤之分,這樣也就不用整天想著門的問題了。也不用打卡,還為公司節(jié)省一筆開支,一舉兩得的好事。”
老板聽這話,足足看了他有五分鐘沒有說話,然后就散會了。
后來,門沒有了,經過疏通,車間里的好多人心里終于平衡了,氣氛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