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唐德宗時,陸贄為宰相。他為官清廉,一塵不染,經(jīng)常有一些官員以各種名目給他送禮,他都一概拒絕。這些人心懷不滿,埋怨他不近人情,唐德宗聽到后,也覺得陸贄“清慎太過”,便私下里對陸贄說:“你太過于清廉和謹慎了,各道州府到長安來,送給你一些禮物,是人之常情,你全都拒之門外,一律不收,這是不合乎情理的。其實,如果送你一根馬鞭、一雙皮靴之類,收下了,也是無傷大雅的?!泵鎸实鄣摹伴_導(dǎo)”,陸贄不但不領(lǐng)情,回家后立刻寫了一道奏疏,解釋說:“我是國家的宰相,一言一行對百官都有引導(dǎo)示范作用,怎可反其道而行之。一個人如果起了貪念,就會終日魂牽夢繞聚財斂富,不可能以一根馬鞭、一雙皮靴而收手,天長日久,貪欲就像涓涓細流,會沖溝決壑泛濫成災(zāi),這豈是小事呢?”懂得慎微,讓陸贄一生享有清廉的美譽。
[點評] 一根馬鞭,一雙皮靴,看似是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但對為政者而言卻不是這樣,一些領(lǐng)導(dǎo)干部腐敗的缺口被打開,就是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的。古人說,“不慮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終虧大德”。這就告訴我們,領(lǐng)導(dǎo)干部必須要學(xué)會慎微。頭腦中要繃緊慎微這根弦,謹記眾多因小節(jié)不慎而導(dǎo)致大節(jié)翻船的沉痛教訓(xùn),做到警鐘長鳴;行為上要劃清底線,一包煙、一瓶酒、一頓飯都不要當成小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堅持防微杜漸;要及時修正小毛病、小陋習(xí)、小錯誤,千萬不能見怪不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只有處理好小事、小節(jié)、小處,才不會讓小事成為大麻煩,小節(jié)變成大問題,小過釀成大錯誤。
(據(jù)《黨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