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根
自然界中有許多神奇的事物,也有許許多多奇怪的現(xiàn)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不斷進步,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也越來越廣闊,許多神秘的現(xiàn)象被人類所認識,許多迷團被解開。這幾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人們對自然的最新認識,,讓我們通過這幾篇文章的閱讀,用科學來揭開一些神奇的自然現(xiàn)象吧!
化石:從神話到科學
● 彭玉磊
①人類接觸古生物化石已經(jīng)有近千年的歷史了,但是直到300年前,化石的定義才算是步入科學的正軌。在此之前,那些奇形怪狀的化石就成了無數(shù)神話、民間傳說的起源,被誤認為“守護黃金的怪獸”、“天使的財富”或是“遠古巨蛇”。古希臘人關(guān)于獨眼巨人Cyclops的神話就是基于猛瑪骨骼化石的發(fā)現(xiàn)。頭蓋骨中的洞被解釋為眼眶,而其他骨骼則被拼接成一個男人的形狀,而非其本來的大象形狀。英國媒體報道稱,今年2月~7月,英國赫特福德郡的一家動物學博物館開辦了一個“化石與民間傳說”的展覽,讓人們了解到化石過去有趣的歷史。
②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在歐洲的許多古代巖洞里,就有古人搜集化石留下的痕跡。當時的人多半是在偶然的情形下發(fā)現(xiàn)化石的。在人類還不懂得如何用科學的眼光看待這些神秘的石頭時,他們大多將之視為神怪、妖魔等的遺留物,最多也只是把它們當成工具、藥品或是裝飾品。
③試想一下,歐洲北部有一群史前獵人在追捕獵物時闖進了一處偏僻的洞穴,他們在洞里發(fā)現(xiàn)了一具不知名的大型野獸的殘骸,殘骸下面還堆滿了其他大型動物的骨頭。對于這群人來說,一個關(guān)于以洞穴為家、以大型動物為食的飛龍神話就這樣“誕生”了。可是,在現(xiàn)代的科學家們看來,這個神話很容易就能被“揭穿”。事實上,這種大型野獸是一種叫做“披毛犀”的古生物,生存在冰河時代的歐洲地區(qū),在距今1萬年前滅絕。
④在世界各地關(guān)于化石的民間傳說還有很多。在日本,鯊魚牙齒的化石被人們認為是一種神秘的山妖的指甲。在印度,鸚鵡螺化石被認為是印度主要神靈之一毗濕奴的象征,被僧侶用來凈化水。此外,還有一些化石被認為是包治百病的靈藥。
⑤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化石專家保羅·泰勒介紹說,古人為了解釋化石的出現(xiàn)和存在,賦予了它們許多種名稱,“例如霹靂、舌石、蟾蜍石、菊石(據(jù)說能治好蛇咬傷的一種石頭)和‘魔鬼的腳趾甲之類的名稱都在英國被廣泛使用”。根據(jù)他介紹,許多化石由于其形狀與人體某部位的形狀相似,因此被用來治病或者“以形補形”。泰勒舉例說,有一種叫做“龍牙”的中藥,事實上只是普通動物的牙齒或者骨頭。
⑥化石被賦予科學的定義是在17世紀中期。當時,一位意大利佛羅倫薩的醫(yī)生斯泰諾提出,一種類似舌形的石頭其實只是古代鯊魚的化石,而不是什么“神石”。1666年,正好有人在意大利西部港市里窩那捕到了一條鯊魚,斯泰諾對鯊魚的頭部進行解剖,證實了自己的觀點。從這個時候開始,化石才告別了民間傳說時代,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古生物學”。
(選自《科技時代》,有刪改)
[閱讀訓(xùn)練]
1.在化石的定義步入科學的正軌之前,人們對化石是如何認識的?
2.閱讀文章第③段,試簡要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
3.文章第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為什么具體介紹斯泰諾醫(yī)生的解剖鯊魚的事?
雨花石揭秘
● 付秀宏
①在世界奇石苑中,雨花石以玲瓏剔透、小巧精美(直徑一般為2-8厘米),便于攜帶,深受各國旅游者的青睞。說起雨花石如詩似畫的名稱,本源自神話故事。相傳南朝梁武帝(公元502-547年)時期,高僧云光法師在南京中華門外梅崗筑臺講經(jīng),精誠所至,感動上蒼,天落花雨,入地化為五彩紋石,故稱“雨花石”,講經(jīng)處遂更名“雨花臺”。成語“天花亂墜”即由此傳說而來,雨花石從此便成為南京的象征。
②神話只是傳說,不足令人信服?,F(xiàn)代科學已揭開了雨花石的奧秘:雨花石生成的時期,大約是距今1200萬年到距今300萬年的地質(zhì)年代,那時古長江流經(jīng)南京六合以及儀征一帶,奔騰的江水把中上游及附近山上風化的巖石、礦物沖刷搬運,磨棱化角,變成渾圓的卵石,再經(jīng)沉積而成礫石層。這些礫石有瑪瑙、玉髓、水晶、蛋白石以及含有各種礦物質(zhì)的化石、紋理石等。
③色彩斑斕的雨花石,其學名為原生瑪瑙石,多數(shù)產(chǎn)自于六合縣城東靈巖山南坡瑪瑙澗。據(jù)宋杜綰《云林石譜》中記載,六合縣水中或沙土中出瑪瑙石,有純白、五色者,呈透明、半透明狀。這些瑪瑙石就是我們所說的“雨花石”。
④地礦學家考證,原生瑪瑙石是若干萬年前,地球巖漿滲進巖石內(nèi)部的縫隙,二氧化硅慢慢分離,逐漸沉積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雨花石的顏色和花紋,則是在逐漸分離、不斷沉積成無色透明體二氧化硅過程中的夾雜物。由于原生瑪瑙石種類繁多,它的成因和化學成分極為復(fù)雜。一般認為,雨花石是由巖漿的殘余熱液形成的。這種熱液充填在火山巖如玄武巖、流紋巖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狀不同,或成瑪瑙球,或成瑪瑙脈。經(jīng)過自然力的作用,原生瑪瑙脫落后經(jīng)山洪沖擊,流水搬運,磨成五彩斑斕的雨花石。所以今人有詩曰:地殼感動凝熱淚,雨花緣是淚花滴。
⑤雨花石以其紋奇、色艷的自然美著稱于世。原生瑪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鐵和微量的錳、銅、鋁、鎂等元素及化合物。它的圈狀花紋,是二氧化硅膠液圍繞火山巖空隙、空腔,由內(nèi)壁開始,從外向內(nèi)多層次逐層沉淀而成。在其生成過程中,常常發(fā)生帶色離子和化合物的周期擴散。赤紅色的雨花石含有鐵色素,藍色的雨花石含有銅色素,紫色的雨花石含有錳色素,黃色半透明的雨花石含有二氧化硅膠體,翡翠色的雨花石含有綠色礦物色素等。同時,由于這些色素溶入二氧化硅熱液中的種類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現(xiàn)出濃淡、深淺變化萬千的色彩,使雨花石極其艷麗秀美。
⑥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賞石清心、怡人、益智、陶情、長壽?!卑延昊ㄊ旁谑种?,細細地把玩,那絲絲紋路、多多奇妙的圖案,會把你帶入神話般的境界;將它置于陽光下,七色光賦予雨花石閃耀、神奇、多變的靈性。雨花石自古以來備受人們的寵愛。春秋時期,一種產(chǎn)在揚州地區(qū)“似玉的美石”——號稱“瑤琨”的雨花石,就作為貢品獻給君王。歷代名人愛石者甚多,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收藏雨花石,近代的畫家徐悲鴻、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也曾賞玩雨花石,漢城奧運會上中國體育運動員曾將雨花石作為中國的吉祥象征物,帶到韓國。
(2013年04月10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 》)
[閱讀訓(xùn)練]
1.結(jié)合語境理解加點詞“青睞”的理解。
2.對雨花石的來歷,第①段和第②段均作了介紹,介紹角度有何不同呢?
3.請簡要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內(nèi)容。
4.第④段引用詩句“地殼感動凝熱淚,雨花緣是淚花滴”的目的是什么?
5.文章結(jié)尾寫名人收藏賞玩雨花石的目的是什么?
琥珀,并非神的眼淚
卓 ?然
①琥珀究竟是怎樣形成的?有人認為它是松脂經(jīng)過地質(zhì)變遷后的化石。但是現(xiàn)代科學手段包括紅外線分光鏡都無法給予認定。因為時間實在太久遠了。
②在國外有關(guān)琥珀的傳說,最早見于希臘神話。法厄同的姐妹變成了黑楊樹,黑楊樹的眼淚變成了琥珀。所以,很多西方人稱琥珀為神的眼淚。
③琥珀其實是碳、氫、氧組成的有機物,化學成分為C10H16O;顏色蠟黃至紅褐,透明;硬度為2~2.5,比重1;性脆,摩擦帶電。它產(chǎn)于煤層中,是地質(zhì)時代中植物樹脂經(jīng)過石化的產(chǎn)物。
④絕大多數(shù)的琥珀中都有不同品種的植物或生物,因為與世隔絕的特殊環(huán)境,歷經(jīng)千萬年磨礪,琥珀里的東西絲毫無損。在著名的琥珀珍品中,有一枚名叫“蜘蛛捕蠅”,至今仍被一位中國名人收藏。在這枚玲瓏剔透的琥珀中間一只黑褐色的蜘蛛撲在一只淺灰色的蒼蠅身上,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即將展開近身肉搏的瞬間表現(xiàn)的生動傳神。連蜘蛛腿上的錐形毛刺和蒼蠅淡綠色的薄翼皆清晰可見……
⑤這枚琥珀讓人產(chǎn)生了無限豐富的想象:在樹草蔥郁,蒼翠遮天的上古時代的一個夏天的中午,森林里的大型動物們正在打盹休息,只有不知疲倦的昆蟲們?nèi)詾樽约旱纳婷β抵?。高大的松柏吸收了太陽的巨大能量,致使自己的體液——松脂都被融化了,并滴落下來。碩大晶瑩的松脂相繼滴落,濃郁的松香彌漫了整個森林……一個被定格幾十萬年的奇跡正在醞釀發(fā)生。
⑥一只不走運的黑蜘蛛,幾次捕獵失敗,正饑腸轆轆地在樹下尋找著新的目標。一只吃飽并剛剛交配過的蒼蠅,正在樹下心滿意足地梳理著翅膀。蜘蛛慢慢地接近著蒼蠅。為什么不說它是在接近獵物?因為正常情況下,蒼蠅只有在撞上蛛網(wǎng)后才能算是蜘蛛的獵物,蜘蛛沒有蛛網(wǎng)捕蠅就像漁民沒有魚網(wǎng)要捕魚一樣困難。饑餓的黑蜘蛛已經(jīng)顧不了許多了,說不定奇跡會出現(xiàn)的。為短暫快感所蠱惑,精明的蒼蠅突然變得呆頭呆腦,對身邊的危險竟毫無覺察,以至于蜘蛛的整個身體都壓了過來,還以為是一片不長眼的樹葉。當它感到不對勁時,蜘蛛的毒針已然扎進了它的身體……
⑦就在蒼蠅出現(xiàn)麻醉狀,緊張的蜘蛛剛要松一口氣的時候,一滴圓溜溜的松脂正好落在蜘蛛和蒼蠅的身上,兩滴、三滴、四滴……在這個松脂球長到橄欖球大小時,滔天的海水洶涌而來,遼闊的原始森林成了澤國汪洋……若干年后這片汪洋夾帶著樹木沉入地下成了煤田……70年前一個小男孩在海灘上撿到它時,它已變成了鴿蛋狀的琥珀。
⑧世界各地都有琥珀的蹤跡,而世界上最大的琥珀礦在薩姆藍(以前的東普魯士,現(xiàn)在的俄羅斯)。尋找琥珀的方法有很多,且發(fā)展很快。除了在海灘上揀琥珀外,從16世紀起就有了專找琥珀的“漁夫”,他們坐小船在平靜的海面上用長矛、叉子、夾子和抄網(wǎng)撈取在淺水地域的琥珀。后來用潛水員和浮動挖泥機找琥珀。現(xiàn)在俄羅斯用索斗挖土機挖,挖到的琥珀礦通過管道送到選礦站。
⑨琥珀比較軟,可以用刀切,可以鉆洞,可以拋光。琥珀可以在任何地方被分開,它的密度非常小,可以漂浮在鹽水上。古人在重要場合點燃琥珀,以取其香氣,渲染氣氛。中醫(yī)用為化瘀、利尿、安神藥,主治小便澀痛、尿血、驚悸失眠等癥,外敷可治瘡瘍。
⑩琥珀還可作為油漆和保護涂料的添加劑、嬰兒咬著玩的鏈子、放大鏡、煙斗的煙嘴等。除了裝飾觀賞作用外,中外一致將琥珀用作漆料的主要成分。18世紀琥珀被法國人用來制作清漆,而中國人將琥珀用于油漆制作始于漢代,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
(選自《青年科學》)
[閱讀訓(xùn)練]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琥珀( ? ? ?) 打盹( ? ? ?) 清晰可見( ? ? ?) ? 玲瓏剔透( ? ? ?)
2.很多西方人為什么稱琥珀為神的眼淚呢?
3.文章第③段中是從什么角度來介紹琥珀的?
4.文章中對“蜘蛛捕蠅”琥珀的介紹有什么作用?
5.文章最后兩段主要介紹了什么內(nèi)容呢?
6.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如果您想把通過本文閱讀后的琥珀形成的秘密,到時您將如何介紹呢?
【參考答案】
《化石:從神話到科學》 ?1.化石成了無數(shù)神話、民間傳說的起源,被誤認為“守護黃金的怪獸”、“天使的財富”或是“遠古巨蛇”。2.通過具體例子說明古人與今人對化石的不同看法。3.舉例子,運用具體例子古人為了解釋化石的出現(xiàn)和存在,賦予了它們許多種名稱。4.這一事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此事件標志著化石開始告別民間傳說時代,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古生物學”。
《雨花石揭秘》 ?1.青睞:比喻喜愛或重視。 ?2.第①段講的是關(guān)于雨花石來歷的神話傳說;第②段從現(xiàn)代科學的角度揭開雨花石的奧秘。 ?3.點明雨花石以其紋奇、色艷的自然美著稱于世,并具體說明雨花石花紋、色彩形成的原因。 ?4.詩句概括說明了雨花石形成的原因,引用詩句既能總結(jié)上文,又增添了文章的人文色彩。 ?5.寫名人收藏賞玩雨花石,說明雨花石深受人們的青睞,也從側(cè)面說明了雨花石的美。
《琥珀,并非神的眼淚》 1.pò ? dǔn ? xī ? tī ?2.因為在遠古時代科學并不發(fā)達,人們并不知道琥珀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只能根據(jù)想像猜測其來源。在希臘神話中,法厄同的姐妹變成了黑楊樹,黑楊樹的眼淚變成了琥珀。3.從琥珀的化學性質(zhì)及物理特點有角度來介紹琥珀的。4.一是說明與世隔絕的特殊環(huán)境,歷經(jīng)千萬年磨礪,琥珀里的東西絲毫無損;二是引發(fā)人們產(chǎn)生關(guān)于琥珀形成過程的無限豐富的想象。5.介紹了琥珀在醫(yī)學及生活中的主要用途。6.高大的松柏吸收了太陽的巨大能量,致使自己的體液——松脂都被融化了,并滴落下來,松脂經(jīng)過地質(zhì)變遷后的形成的化石就琥珀。
(大意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