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慧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高等學校與教師之間的法律關系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這使得高校教師聘任制度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法律問題。實踐中高校與教師之間的聘任法律關系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調整。雖然《勞動合同法》能夠調整在事業(yè)單位中建立的法律關系,但在實踐中各地制定的執(zhí)行規(guī)定都不相同。本文通過對高校教師聘任合同法律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對高校教師聘任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議。
關鍵詞:聘任合同;法律制度;法律依據;救濟機制
一、高校教師聘任合同存在的問題
在缺乏統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據調整的前提下,高校教師聘任合同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第一,合同發(fā)生糾紛的比例較高。高校與教師發(fā)生糾紛不僅會降低教師的工作熱情,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轉,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高校與教師關系的惡化。第二,不完善的合同內容是引發(fā)糾紛的重要因素。合同內容約定的越全面,合同履行時就會避免糾紛的發(fā)生。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過程中都有可能發(fā)生糾紛,不能很好履行合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合同條款中對于諸如工資待遇、崗位工作條件等內容沒有事先予以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第三,程序不規(guī)范是發(fā)生合同糾紛的主要原因。法律救濟程序不夠規(guī)范,法律救濟制度還不夠健全,教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對于權利的救濟程序不知情,教師首先想到的解決糾紛的方式并不是尋求法律的救濟,而是向領導反映問題。
二、高校教師聘任合同法律制度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法律觀念的滯后
高校教育體制改革還處在探索階段,人們的思想中還保存著許多不利于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舊觀念,缺乏先進的法律觀念嚴重阻礙了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高校教師聘任合同制度在實施中缺乏了思想上的保障,導致聘任合同在訂立、履行和解除的過程中頻繁地發(fā)生糾紛。
2.法律依據的缺位
高校教師聘任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用人制度,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總體上不能適應聘任合同制度發(fā)展的需要。目前可供借鑒的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缺位,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頒布雖然為高校教師聘任合同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據,但理論界仍存在一定的爭議,并且各地針對實踐中復雜問題的處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使得勞動合同法缺乏可操作性。
3.缺乏完善的法律救濟機制
聘任合同條款中一般規(guī)定,高等學校與教師在合同發(fā)生糾紛時應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再向有關部門申請調解,還可以在協商后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但這些救濟機制的實施都是基于國務院出臺的文件規(guī)定,缺乏統一的法律依據。法院在受理此類案件時則多以高校教師聘任合同糾紛不屬于法院受案范圍為由駁回教師的訴訟請求,最終教師不得不放棄司法救濟的方式解決聘任合同糾紛。這就使得實踐中大量高校教師聘任合同糾紛最終無法通過司法途徑得到解決。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聘任合同之所以存在較多糾紛,主要是由于缺乏法律依據和配套的權利救濟機制導致合同內容不規(guī)范和程序不規(guī)范等問題。
三、完善的高校教師聘任合同法律制度的幾點建議
1.轉變法律觀念
隨著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高校教師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國家干部到勞動合同一方當事人,高等學校與教師之間的法律關系,法律地位以及權利義務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高等學校作為聘任合同中占優(yōu)勢地位的一方當事人,有義務在與教師建立合同法律關系的同時將新型的法律觀念傳達給教師,并做好宣傳工作。一旦發(fā)生了合同糾紛,教師能夠有意識采取相應的法律救濟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不是盲目地尋求領導的幫助。
2.制定統一的法律依據
我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高校教師聘任制度的改革措施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法規(guī),并交由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監(jiān)督地方的實施情況。法律依據應規(guī)定高校教師聘任合同的訂立、履行和解除程序,并制定并適用相對統一的聘任合同范本對高校教師聘任制度進行規(guī)范,對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高校和教師雙方的法律地位、法律關系、權利義務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以提高法律依據的普遍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3.建立健全合同糾紛的救濟機制
高校教師聘任合同糾紛法律救濟應遵循自愿、獨立、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則,通過調解、仲裁、訴訟三種途徑的相互協調配合解決聘任合同糾紛。高??梢越⑷耸聽幾h調解委員會,委員會由高校和聘任教師代表組成,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則進行調解。高校教師也可以選擇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結果對雙方都具有法律約束力。對仲裁結果不服的,雙方當事人都可以在法定期間內向法院提起訴訟。負責管轄高校勞動爭議的仲裁委員可以由政府設立,也可以鼓勵各個高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設立。與普通的勞動糾紛解決模式不同的是,調解、仲裁以及訴訟三種途徑的有效銜接對于高校教師聘任合同糾紛的解決尤其重要,這就需要國家、學校、社會以及教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律救濟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