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雪
摘要: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問題是現代各國刑事司法改革的重點之一,國際上及我國法律賦予刑事被害人一定的權力。但是仍對其權利保護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為更好地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需要完善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請求賠償、補償的權利、完善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的其他救濟方式。
關鍵詞:刑事被害人;權利;立法之不足;完善
一、有關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的國內外法律規(guī)定
(一)國際司法文件中對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的有關規(guī)定
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為罪行和濫用權利行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以下簡稱為《原則宣言》),以聯(lián)合國文書的形式規(guī)定了保障刑事被害人基本權利的原則,成為國際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的國際標準。主要內容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獲得公平公正的待遇權。首先,同情罪行受害者并尊重他們的尊嚴。其次,使刑事被害人能迅速、公平、便利地得到救助。
(2)有享受各類援助的權利。為避免刑事被害人在參加訴訟過程中受到二次傷害,《原則宣言》第6條、第14條至第17條分別規(guī)定了隱私保護、生命健康保護以及必要的物質、醫(yī)療、心理及社會援助。
(二)我國刑事訴訟法對被害人權利保護的規(guī)定
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被害人享有一系列訴訟權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訴訟代理權。刑事訴訟法第44條規(guī)定被害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
(2)直接起訴的權利。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guī)定了對于自訴案件的起訴,第204條對自訴案件的范圍作出詳細規(guī)定。同時該法第176條賦予被害人對于公訴案件,在一定條件下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權利。
(3)請求抗訴權。刑事訴訟法第218條規(guī)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二、我國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立法的缺陷分析
(一)控訴權
被害人的控訴權未得到有效保護?!案鶕易吩V主義,控訴刑事犯罪的主體主要指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是刑事公訴案控訴職能的主要承擔者。公訴案件中被害人屬控訴一方,客觀上承擔一部分控訴職能,但不是主要承擔者?!毙淌略V訟法第108條表明被害人的控告權。
(二)上訴權
我國刑事公訴案件的被害人,沒有與被告人同等的上訴權?!肮V案件被害人是重要的當事人之一,卻不享有上訴權,法律僅賦予其請求抗訴權和申訴權,這與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極不對等,也是對被害人作為當事人應有的訴訟權利的限制與剝奪。”
檢察機關對于人民法院的監(jiān)督權是有限的,抗訴最為一種監(jiān)督手段,在各級檢察機關中都被強調少用、慎用。我國刑事訴訟法僅賦予被害人請求抗訴權與申訴權的制度方面的設計,只注重了對國家和社會利益的考慮,沒有兼顧對個人利益的維護。
(三)對刑事被害人的賠償、補償的方面
一方面,對于刑事被害人的賠償。首先,有關被害人賠償問題的法律規(guī)定較少并且不細致。其次,賠償的范圍較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限制了被害人請求賠償的范圍。最后,無精神損害賠償。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批復》中有明確規(guī)定。
另一方面,關于刑事被害人的補償。一直以來,我國在國家補償制度方面存在嚴重缺陷?!八^國家補償制度,是指被害人不能從被告人處獲得實際賠償時,由國家依照一定的條件和程序對被害人加以補償的制度?!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的第3條可以理解為被告人無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的后果是被害人承擔。
三、構建我國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完善體系
(一)完善我國刑事被害人的訴訟權利
第一,賦予被害人獨立上訴權,保證被害人有充分機會參與二審程序,保障被害人當事人地位的最終確立。第二,完善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制度,賦予訴訟代理人廣泛的閱卷權利和獨立收集、調取證據的權力。第三,賦予被害人對案件的充分知情權。在偵查階段,公安機關應當加強與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溝通,在事實的認定和法律的適用問題上達成共識。
(二)完善我國刑事害人請求賠償、補償的權利
完善刑事被害人請求賠償的權利。首先,建立賠償義務人足額賠償制度。也就是“法院通過裁判責令賠償義務人對因加害人責任所造成的被害人財產損失進行全部賠償的制度?!逼浯?,將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納入到賠償范圍。因對于某些犯罪而言,被害人的精神損害程度甚至高于侵害行為本身。最后,進一步細化和規(guī)范被告人的財產保全制度,以確保被害人的賠償權得到實現。
(三)完善我國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的其他途徑
首先,完善我國法律援助制度。通過上文論述,被害人也需要法律援助。其次,建立刑事被害人社會救援制度。在許多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遭受物質損失之外,在精神及心靈上受到嚴重侵害。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會救援制度,如設立被害人服務機構,通過提供適當的經濟援助、及時的醫(yī)療服務、心理咨詢服務等多種途徑切實保護被害人利益,平衡其受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