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五蘊—崔正化個展
日期:2015/05/22-2015/07/22
地點:芳草地展覽館(北京)
僑福芳草地的購物中心就像是一個小小的“社會”,這里也存在著人類浮華的夢想與欲望,而崔正化的作品《花,花,花》《水果,水果,水果》以及《關(guān)于煩躁》就以公共藝術(shù)的身份在昭示著這個“榮華富貴充滿歡喜”的社會,這些“水果”和“鮮花”僅僅只是披著華麗的外表,實質(zhì)上卻輕如鴻毛。
此次“五蘊”個展,除了展出崔正化利用塑料制作的光鮮亮麗的《關(guān)于煩躁》《花道》《憐憫》《大活寶》《關(guān)系項-世界》作品以外,還有利用垃圾制作的《基本中國百科全書》《混世界》。雖然它們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有的只是混亂和低沉的身影,但它們還有作為“垃圾”綻放異彩的“光輝”。一百多塊木質(zhì)的泛著褐色的搓衣板整齊的平鋪在展墻上,那些被時光歲月蹉跎而成的“傷痕”記載了無數(shù)流年。就像毛同強用三年時間搜集的1300多張廢棄的地契一樣,那種久遠的被忘卻的記憶,徐徐地鋪陳開來。位于展覽館內(nèi)最里側(cè)的《混秩序》則更加純粹的找來了一些建筑工地的廢棄材料,被拆掉的門,遺落的水泥,橫七豎八的木條,“高雅華麗”的吊燈等都在這個混論的世界里持續(xù)做著生命的“演說”。這里變成了一個物質(zhì)本身力量的宇宙,即大自然。而這里的所有事物都回歸到了自然的宇宙秩序之中,并且充滿活力的成為合一的狀態(tài)。尼采分析希臘悲劇的誕生中所說:“真理是丑惡的。我們擁有藝術(shù),是為了我們不因真理而招致毀滅?!笨赡芩囆g(shù)家崔正化也想通過這座燦爛的廢墟論述一下他對藝術(shù)的理解。
文明的根本屬性是進化,對創(chuàng)新的追求是其根本目標(biāo)。然而,現(xiàn)代文明過度專注于對新事物的追求,執(zhí)拗于制造閃亮的嶄新的東西。但是,如果沒有舊的,用過的,或是等待發(fā)酵的事物的存在就不會有新的事物。正是老化和發(fā)酵成就了歷史。昨天不是逝去的事物,而是即將來臨的事物。(文/張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