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雙健,王磊,李江海
(1中國海洋大學 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2石家莊市京昆高速石太管理處,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頁巖陶?;炷灵L齡期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焦雙健1,王磊1,李江海2
(1中國海洋大學 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2石家莊市京昆高速石太管理處,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為測定頁巖陶?;炷恋拈L齡期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在同坍落度和同水灰比的條件下配制了兩種強度的頁巖陶?;炷梁退槭炷?。研究結(jié)果表明:兩種強度的頁巖陶?;炷辆_到設計強度標號;28d后頁巖陶?;炷量箟?、抗折強度繼續(xù)增長,且抗折強度增幅較碎石混凝土大;頁巖陶粒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jié)B性優(yōu)于碎石混凝土;頁巖陶?;炷恋母煽s性和耐磨性與碎石混凝土相當。
頁巖陶粒混凝土;碎石混凝土;長齡期;力學性能;耐久性能
碎石型頁巖陶粒其表面粗糙多孔,內(nèi)部具有大量的封閉孔隙,用其制備而成的頁巖陶?;炷辆哂匈|(zhì)輕、高強等優(yōu)良特性。在國外,高性能輕集料混凝土已廣泛應用于各種土木工程及其它結(jié)構工程[1-4]。目前,我國陶?;炷林饕粦糜诮Y(jié)構保溫的建筑墻體材料,部分應用于橋面鋪裝,而極少應用于公路路面[5-8]。我國對頁巖陶?;炷亮W性能的研究大多集中于 28d齡期以前的強度變化,對于路面混凝土長齡期的力學性能研究也至關重要,另外對于頁巖陶?;炷恋哪湍バ缘嚷酚眯阅苎芯枯^少,因此制約了頁巖陶?;炷猎诠饭こ讨械膽?。
本文結(jié)合京昆高速石家莊至冀晉界公路工程項目,開展頁巖陶?;炷谅访娴膽醚芯?。該項目起點位于曲陽橋,與京昆高速和石家莊北繞城高速公路相接,起點樁號K0+000,經(jīng)過正定縣、鹿泉區(qū)、平山縣、井陘縣、井陘礦區(qū),接山西省京昆高速公路山西省界平定至陽曲段,終點樁號K65+000,主線全長65km。通過對頁巖陶?;炷吝M行路用性能試驗,分析頁巖陶粒混凝土長齡期抗壓、抗折強度,干縮性、抗凍性、抗?jié)B性以及耐磨性等耐久性能,并與依托工程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對比,探討頁巖陶粒混凝土長齡期抗壓、抗折強度增長趨勢以及抗凍性和抗?jié)B性的優(yōu)越性,對有效利用地方頁巖資源、拓寬高強輕質(zhì)頁巖陶粒的公路工程應用具有積極的意義。
1.1 原材料
(1)水泥: P.O42.5級。
(2)頁巖陶粒:5~20mm連續(xù)級配,堆積密度705kg/m3,筒壓強度7.5MPa,1h吸水率8%。
(3)碎石:5~20mm連續(xù)級配,堆積密度1540kg/m3。
(4)砂:河砂,細度模數(shù)2.7,堆積密度1630 kg/m3,含泥量1.6%。
(5)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減水率25%,含氣量3.4%。
(6)水:自來水。
1.2 配合比
依據(jù)《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JGJ51-2002和《碎石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2011,設計頁巖陶?;炷梁退槭炷僚浜媳?,見表1。
表1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1.3 試件成型
試件制備前應將頁巖陶粒預濕24h,之后瀝干表面水分或用濕毛巾擦干。將預濕頁巖陶粒、砂、水泥依次投入強制式攪拌機中攪拌1min,之后加入水和減水劑攪拌2min,攪拌后的頁巖陶粒混凝土分兩次裝模,第一次裝至試模高1/2以上,人工插搗密實;第二次裝至高出試模 20mm,用平板振動器振搗至表面出漿,約5s,抹平后置于平整地面,此時仍會有少量陶粒上浮,間隔1h抹面1次,2次抹面后表面即平整。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在空氣中養(yǎng)護36h,更易拆模,不會損傷試件。
2.1 長齡期力學性能
頁巖陶?;炷良八槭炷?8d、60d、90d抗壓強度試驗結(jié)果見表2,抗折強度試驗結(jié)果見表3。結(jié)合表中試驗數(shù)據(jù),繪制兩種試配強度的混凝土抗壓、抗折強度隨齡期變化趨勢圖(見圖1、圖2)。
表2 混凝土抗壓強度
表3 混凝土抗折強度
Y40 4.08 7.22 7.48 7.37 7.40 7.50 7.55 S30 5.13 S40 5.71
由表2、表3中抗壓、抗折強度數(shù)據(jù)可知,兩種試配強度的頁巖陶粒混凝土均達到設計強度。從混凝土抗壓強度隨齡期變化可以看出,28d到60d齡期間,頁巖陶粒混凝土和碎石混凝土抗壓強度增長較快,60d齡期后碎石混凝土抗壓強度趨于穩(wěn)定,而頁巖陶?;炷量箟簭姸壤^續(xù)增長。從混凝土抗折強度隨齡期變化可以看出,28d到60d齡期間,頁巖陶?;炷量拐蹚姸仍鲩L幅度較碎石混凝土大;60d齡期后碎石混凝土抗折強度趨于穩(wěn)定,而頁巖陶?;炷量拐蹚姸壤^續(xù)緩慢增長。
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較多,主要是因為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水泥?;炷脸尚统跗?,其水泥石部分的強度發(fā)展并不充分,此時混凝土強度的高低就取決于其界面的粘結(jié)程度。碎石多棱角,與水泥石產(chǎn)生較大的摩擦阻力,頁巖陶粒雖然是碎石狀,但棱角相對較少,產(chǎn)生的摩擦阻力小,從而導致成型早期頁巖陶?;炷恋膹姸缺绕胀ɑ炷恋?。
2.2 抗凍性能
制作LC40頁巖陶粒混凝土和C40碎石混凝土抗凍試塊各2組,一組用于凍融循環(huán),另外一組做抗壓強度對比試件。從試件質(zhì)量損失率隨凍融次數(shù)變化可知,260次凍融循環(huán)內(nèi)頁巖陶?;炷恋馁|(zhì)量損失率低于碎石混凝土。凍融循環(huán)結(jié)束后頁巖陶?;炷恋目箟簭姸葹?55.2MPa,對比組為 57.3MPa,抗壓強度損失率為3.7%;凍融循環(huán)結(jié)束后碎石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為51.9MPa,對比組為58.0MPa,抗壓強度損失率為10.5%。
頁巖陶?;炷恋目箖鲂阅軆?yōu)于普通混凝土,這主要歸因于以下兩個方面:
(1)頁巖陶粒內(nèi)部含有大量封閉的小孔,不易被水飽和,加上陶粒的吸水作用,使陶粒同水泥漿體的界面區(qū)的水膠比減小,從而導致其界面區(qū)強度比碎石混凝土大。頁巖陶?;炷潦軆銎陂g,陶粒內(nèi)部的封閉小孔可對混凝土內(nèi)水結(jié)冰時的冰晶壓力起緩沖作用,起到減少膨脹壓力和混凝土內(nèi)應力的作用。
(2)在水化后期,頁巖陶?;炷辆哂小皟?nèi)養(yǎng)”效應。隨著陶?;炷林兴嗍毧字兴值牟粩鄿p少,陶??紫吨写鎯Φ乃种匦禄氐剿酀{體中,對界面層的水泥石起到養(yǎng)護作用,使得外部的水分不易進入混凝土內(nèi)部,用于可凍結(jié)的水分十分缺乏,因此,在凍融交替的過程中,陶?;炷恋目箖鲂杂值玫竭M一步的提高。
2.3 抗?jié)B性能
抗?jié)B試驗采用HS-4型混凝土滲透儀,采用滲水高度法進行抗?jié)B試驗,兩種試配強度的混凝土分別在水壓力0.8MPa和1.0MPa保持24h。頁巖陶?;炷良八槭炷量?jié)B試驗結(jié)果見圖1。
圖1 混凝土抗?jié)B試驗結(jié)果
從圖 1可知,頁巖陶?;炷恋目?jié)B性優(yōu)于碎石混凝土。一方面,頁巖陶粒表面粗糙,可以增強與水泥砂漿的粘結(jié)性能,水泥砂漿將陶粒緊緊包裹,相互隔離,陶粒與陶粒之間并不能形成連續(xù)的滲水孔道,阻止了水的滲透;另一方面,頁巖陶粒是多孔結(jié)構,隨著齡期的增長,陶粒中存有的水將對混凝土產(chǎn)生“內(nèi)養(yǎng)”作用,提高了陶粒表面膠凝材料的強度,也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實度。
2.4 干縮性能
頁巖陶?;炷良八槭炷翗藴署B(yǎng)護3d后置于干縮室內(nèi)采用混凝土臥式收縮儀測量試件長度變化,180d干縮試驗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混凝土干縮率隨齡期變化
由圖2知,碎石混凝土14d前收縮變化快,之后收縮減緩;頁巖陶?;炷燎捌谑湛s較小,后期收縮較大。頁巖陶粒是一種多孔材料,預濕使微孔存儲水分。干縮試驗前期,頁巖混凝土表面水分隨時間延長逐漸減少,陶??紫秲?nèi)的水分釋放到水泥石中,補充蒸發(fā)掉的水分。干縮試驗后期,混凝土內(nèi)水分進一步減少,主要是因為頁巖陶粒的彈性模量低于碎石,降低了粗骨料對混凝土收縮變形的抑制能力,所以在試驗后期頁巖陶?;炷粮稍锸湛s幅度較大,并且大于碎石混凝土。
2.5 耐磨性能
由頁巖陶?;炷良八槭炷聊湍ピ囼灲Y(jié)果可知,頁巖陶?;炷恋哪湍バ耘c碎石混凝土相當。一方面,粗骨料的強度影響著混凝土的耐磨性,碎石的強度遠高于頁巖陶粒;另一方面,骨料和水泥石與界面黏結(jié)質(zhì)量也影響著混凝土的耐磨性,陶粒表面具有一定的活性,能與吸入陶粒表面開口孔內(nèi)的水泥顆粒發(fā)生就地反應,使界面強度提高,部分彌補了陶?;炷僚c碎石混凝土耐磨性的差距。
通過頁巖陶?;炷梁退槭炷灵L齡期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可以得出在同坍落度和同水灰比的條件下,頁巖陶?;炷僚c碎石混凝土達到相同的強度標號;28d后頁巖陶?;炷量箟?、抗折強度繼續(xù)增長,抗折強度增幅較碎石混凝土大;頁巖陶?;炷恋目箖鲂院涂?jié)B性優(yōu)于碎石混凝土;頁巖陶粒混凝土的干縮性和耐磨性與碎石混凝土相當。因此,本文對于促進頁巖陶?;炷恋穆访鎽镁哂幸欢ǖ膬r值。
[1]龔洛書.積極研究開發(fā)高性能輕集料混凝土[J].混凝土,1993,(3):8-12.
[2]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混凝土研究所譯.國外輕集料混凝土應用[J].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1982.
[3]Bamforth B, Nolan E.UK. High Strength LWAC in Construction, In:Steiner Helland, Ivar Holand, Sverre Smeplass[J]. Proceedings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Kristiansand, Norway, 2003:440-452.
[4] Melby, Karl. Use of high strength LWAC in Norwegian Bridges. In:Steiner Helland, IvarHoland, Sverre Smepass[J]. Proceedins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n. Structural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Kritstians, Norway, 2000:18-21.
[5]鄭秀華,張寶生,葛勇,袁杰.頁巖陶?;炷列阅艿难芯縖J].混凝土,2004.
[6]宋宏偉,曹永民,卞利軍,鄒龍江.高性能輕集料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和抗?jié)B性研究[J].混凝土,2003,(1):25-28
[7]曹誠,楊玉強.高強輕集料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應用的效益和性能特點分析[J].2000,(9):27-29.
[8]丁慶軍,張勇等.高強輕集料混凝土橋面施工泵送技術[J].混凝土,2002,(1):58-60.
G322
B
1007-6344(2015)08-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