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塢說:“在曠闊的時間面前,青春脆薄得像一張紙?!睍r光匆匆逝去,昔日紅粉今日已成骷髏。在時間面前,我們渺小如塵埃,最終亦化為塵土,何來不朽?
然而古今之人,求醫(yī)問藥妄想長生不老者,不勝枚舉。昔有漢武帝聽信道士之言,大興煉丹之術(shù);今有明星頻頻打肉毒桿菌,以求美貌永駐。這樣的“不朽”真的有必要去追求嗎?在時間面前,這樣的舉動無疑是愚蠢可笑的。
我以為:真正的不朽,不在于青春的永駐,而在于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我來過,我活過,我努力過,便足矣。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即使生命真的如此不堪,我們也要在這唯一的一次旅行中竭盡全力,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我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趕緊去死,要么好好活著?!彼莿?,在失去雙臂后,他毅然選擇了后者。幾度風(fēng)雨幾度春秋,他用汗水與堅持書寫了生命的華章。
人民出版社對長篇自傳《命運之上》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在史鐵生、余華、韓寒之后,民族亟待著一個年青而熱血的聲音,這也是此書的聲音,發(fā)自內(nèi)心的《命運之上》的吶喊?!边@本書的作者是被稱為“玻璃娃娃”的劉大銘,他患有世界罕見的“成骨不全癥”,十九年的生命歷程中,他全身上下骨折十余次,十一次接受大型手術(shù),兩次與死亡擦肩而過。但他堅持求學(xué),并利用每日的空閑時間,完成了這本長達(dá)17.5萬字的個人自傳《命運之上》。
有位哲人曾說過:“青春不是生理的一段時期,而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若將青春這一心理狀態(tài),長久地維持下去,又何必追求那生理的不朽?!耙簧L(fēng)骨凝成詩”的牛漢,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血嘔出了史詩一樣的篇章,描繪真正的歷史。八十高齡的他風(fēng)趣地說:“我以前是熱血青年,如今是熱血老年?!毙闹杏来婺欠輰ι畹臒釔?,誰又能說他的青春早已腐朽?不,在他永不停息的脈搏中,“青春”永存。
昔日,王羲之曾在蘭亭寫下“俯仰之間,已成陳跡”,感生命之易逝;蘇東坡也曾在赤壁書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嘆生命之渺小??晌腋鼉A情那句“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何羨乎?”我們又何必妄求青春的永駐,歲月的不朽?生而為人,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拓展了生命的寬度,就是我們想要的“不朽”。
我生過,我走過,我見過日出與晚霞,我聽過風(fēng)吟,我愛過世間美好,我憐過大地悲音……這些已足夠使我的生命豐滿,使我的青春絢麗,我不需要什么所謂的“不朽”。
整體評價:
文題“何必‘不朽”語出驚人,開篇的釋題,簡明深刻,切中肯綮,自然引出“真正的不朽,不在于青春的永駐,而在于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的觀點。文章列舉了劉偉、劉大銘、牛漢等人的事例和王羲之、蘇東坡等人的名言論證觀點,事理結(jié)合,論述充分,張弛有度。流暢而富有氣勢的語言,多處恰當(dāng)?shù)囊茫硷@示出考生扎實的語言功底。
(殷飛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