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前,潘多娜說:“不知道為什么,想到跟你一起做點什么,還有點小激動,感謝科技??!”這話是她跟好友樊妮說的。
她和樊妮從初一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yè)都是同桌,長達6年的時間,兩個人吃飯、上課都黏在一起,親密無間,無話不說。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高中畢業(yè)后,樊妮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潘多娜則去了澳大利亞留學。一朝間天各一方,雖說有時也發(fā)個微信,可相互越是發(fā)信息越是想念。
2014年2月底的一天,樊妮的心情就像頭頂上那灰蒙蒙的天,無奈的她拿起手機拍了天空,然后給潘多娜發(fā)過去,以直播自己煩悶的生活。這卻讓潘多娜愈發(fā)增添了對樊妮的思念,于是她發(fā)了一張悉尼晴空萬里的照片,并說:“看來你的名字要改成樊籬了,我們是自己禁錮了自己??!試試看,將這兩張明暗不同的照片拼在一起,也許會讓我們有不同的心境?!?/p>
拼接后,樊妮沮喪的心情果然緩釋了許多,她對潘多娜說:“這個主意很不錯,今后我們可以每日一拍,每日一拼?!睆拇耍瑑蓚€人每天都期盼著有新的意境和創(chuàng)造,都在尋找靈感,雖說有些費神,但可以讓友情的天空每天都是新的,她們樂此不疲。
一天,樊妮逛街,心想,今天能發(fā)給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什么圖片呢?她看到了立在街頭的一個郵箱,很復古的樣子,突然想到潘多娜也拍過郵箱:“我把這個郵箱拍下來,和她的那個不是‘有一拼’嗎?”拍攝好后回到宿舍,卻想起只用兩個郵箱拼接會顯得太單調(diào),便給潘多娜發(fā)短信:“要不你跟郵箱有一個互動吧?比如你寄信。”
潘多娜連忙在悉尼拍了自己在一個郵箱前寄信的照片,和北京的郵箱一呼應(yīng),一封長途跋涉的越洋信件就此定格在了畫面里,兩人“海闊天空”的友誼因這個“信使”,又令人驚喜地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親情是友誼的橋梁,母親節(jié)那天,樊妮替遠在異國的閨密看望了潘媽媽,并把自己和潘媽媽做家務(wù)活的場景拍下來,與潘多娜發(fā)過來的有著異國風情的居家圖片一拼接,倆閨密和潘媽媽“在悉尼做家務(wù)活”的溫馨圖片,永遠閃爍在了友誼的星空。父親節(jié),她們翻遍各自小時候的照片,總算找到了彼此姿勢相似的一張,把兩張照片和當天所拍攝的照片拼接,兩位永遠年輕的爸爸牽著女兒的手,款款走入新的時空。
就這樣,上班的路上,午休,下班路上,出門玩時,宿舍中,她們總能擠出時間拍出有創(chuàng)意的照片。然后根據(jù)拍攝出的素材,一起討論“怎樣拼接最具創(chuàng)造性”,拼接時她們也隨時進行截圖溝通,直到雙方滿意為止。
2014年6月24日,樊妮打開電腦一看,不禁吃了一驚:她倆竟然已把這個雖是跨國卻總能做到心有靈犀的游戲做了100天。為慶祝這“人生滿百”的日子,樊妮發(fā)了一篇長微博,同時曬出了這100張“拼圖”。微博發(fā)出后,竟然引起了那么多人的關(guān)注,在不到4天的時間里就被轉(zhuǎn)了10萬多次。一些身處異地的戀人受到啟發(fā),也玩起了愛情版的“每日一拼”,讓他們漸漸趨冷的愛情又拼出了火花。
最讓她倆高興的是:“每日一拼”改變了她們,在兩個人的友誼每天都進入一個新世界的同時,也讓她們重新認識了自己。由于這100天讓她們的攝影技術(shù)大有長進,樊妮兒時的攝影夢也由此復活。大學畢業(yè),她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成立了攝影工作室,在夢想的天空中盡情遨游。從小喜歡畫畫卻念了會計專業(yè)的潘多娜,也愿意從頭再來,又一次進入課堂,以勤工儉學的方式攻讀她一直想的設(shè)計專業(yè)。潘多娜說:“是‘每日一拼’讓我有了自信,重新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p>
兩個好姐妹積極支持對方的選擇,相互出謀劃策,事業(yè)之路越走越寬廣,友誼也越來越牢固。正如她們所說:“青春年華就得一拼,拼友誼,友誼促進事業(yè),事業(yè)反作用于友誼,人生也就走入良性的互動和循環(huán)?!?/p>
生活就是創(chuàng)造點什么,然后讓它成就你。如此人生就會一天一個新境界:“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
(圖/豆薇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