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博比·卡爾德教授是美國公認的品牌整合營銷大師,是凱洛格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科被公認世界第一)繼菲利普·科特勒之后的第二位王牌教授,與整合營銷傳播(IMC)創(chuàng)始人唐·E·舒爾茨博士同為凱洛格商學院整合營銷學臺柱。曾先后為通用汽車、可口可樂等眾多世界500 強企業(yè)和非營利機構提供品牌營銷咨詢,其眾多學生在世界500強企業(yè)任職,博比教授也被尊稱為“世界500強品牌教父”。
2015年是一個積極向上,值得期待的年份。3月5日,李克強總理提出了“互聯網+”戰(zhàn)略,將其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對于傳統企業(yè)而言,與互聯網結合成為主流思路。
而從品牌營銷角度觀察,企業(yè)似乎又陷入了新的困惑。因為營銷傳播環(huán)境的嬗變使得品牌傳播模式發(fā)生了巨變,新媒體的崛起,讓企業(yè)的品牌塑造進入了一個新的選擇性困境,特別是在“互聯網+”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下,企業(yè)將何去何從?
在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市場,毫不講理的顛覆性時代,巨頭摩托羅拉、諾基亞迅速從山頂墜落到谷底,意味著眾多企業(yè)稍有不慎將萬劫不復,如何與時俱進笑傲行業(yè)?
在傳統的品牌操作思路變得不那么有效的情況下,企業(yè)的品牌傳播又將走向何方呢?
本刊記者就以上問題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博比·卡爾德教授面對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銷售與市場》:非常歡迎博比·卡爾德教授來訪中國,并能夠有幸在濟南與您會面、交流。您作為世界級的品牌大師,如何看中國企業(yè)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品牌創(chuàng)建與以往有何不同?
博比·卡爾德:新媒體的出現,廣告已經不是很有效了。現在傳播的主題不是廣告而是內容。對于中國企業(yè)而言,創(chuàng)造出好的內容,并讓消費者接受,變得無比重要。所以,很多企業(yè)已經開始重新評估廣告公司的作用。現在廣告公司的方向,不僅僅是做廣告,而是創(chuàng)造出內容,因為那些廣告不再那么吸引消費者了。如果大家有機會去訪問美國的可口可樂公司時,你們會發(fā)現,可口可樂不再依賴于傳統廣告公司,而是自己創(chuàng)造,它們有強大的團隊來針對客戶使用產品和品牌經歷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內容。所以說,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非常的變革期。
目前,美國的一些廣告公司都在“死亡”,因為很多公司失去了最忠實的客戶,反而是公關公司開始變得更好。
《銷售與市場》: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么?
博比·卡爾德:經濟的衰退,新媒體的發(fā)展?,F在的市場營銷非常難做,打開電視一分鐘你能夠看到多少條廣告呢?消費者又能記住幾個?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正在盡量不看廣告,逃離廣告,原來的電視廣告變得沒有那么有市場了。還有就是競爭,在世界各地的競爭,在任何一個領域和產品類別中,你看有多少個產品在那里,而且任何一個產品類別都有國外品牌的進入。
《銷售與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yè)的品牌經理們該如何調整策略?
博比·卡爾德:企業(yè)的品牌經理人,應該著重去做的是內容而不僅僅是廣告。什么叫作內容?就是講故事,把你的品牌的故事講給消費者,產生共鳴,讓消費者認同,你的品牌就成功了。
關鍵是怎么使用企業(yè)的市場預算,并有創(chuàng)意地將故事講好,從而戰(zhàn)勝你的競爭對手。你要用社會媒體、新媒體,將你的品牌故事有創(chuàng)意地講給消費者聽,并更加接近消費者。這不僅僅是因為新媒體的出現才如此,而是因為消費者的口味在變,我們要將你的品牌故事用有效的方法傳遞給消費者。
重要的是,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和胃口,并通過媒體的整合營銷去給消費者講故事,而不是側重于某一個媒體。
《銷售與市場》:對于品牌經理人而言,要講好企業(yè)的品牌故事恐怕沒那么容易,是講原有的企業(yè)故事還是創(chuàng)造出新的故事呢?
博比·卡爾德:你可以把一個老的故事跟市場演變進行結合,不斷地進行演繹,不是完全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故事;講故事要和消費者的經歷結合起來,讓消費者感覺這就是我,這樣這個品牌故事就成功了。消費者為什么使用和喜歡這個品牌,品牌經理人要講的故事,是針對這個問題的,讓他們認同你,繼續(xù)購買你的品牌。
一個好的品牌能夠和消費者的生活結合起來,而不光是買一個產品,你能夠把消費者的生活目標和品牌結合起來,就會非常成功。因為你不再停留在產品功能層面,而是更近了一步。而且,隨著消費者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你的故事就需要跟著消費者走,要做到真正地了解消費者。
《銷售與市場》:您曾經提出過品牌的三個發(fā)展方向——產品的品牌化,利益的品牌化,體驗的品牌化。一個好的品牌要和消費者的生活結合起來,這就是體驗品牌化的狀態(tài)嗎?但是,現在中國的很多企業(yè)還處在利益品牌化的階段,它們向消費者宣導的是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利益。那么,在中國整個大的環(huán)境下,中國企業(yè)如何向體驗品牌化發(fā)展?
博比·卡爾德:在世界各地,每個市場的產品類別都極度豐富,很多國家的產品絞盡腦汁要進入另外一個國家,而本國又都有著豐富的產品品類。所以,企業(yè)過度強調品牌利益的話,這個方向是有限的,只能有某幾個方面的利益,做到最后,消費者將會感到很枯燥。
如果將消費者的經歷和企業(yè)的品牌經歷嵌入進去的話,那就不一樣,消費者使用你的品牌都會有很多不同的經歷。如果企業(yè)品牌能夠和消費者的生活經歷產生共鳴,那么就將立于不敗之地。不管是強調品牌利益化還是體驗化,都需要緊跟消費者的步伐,如果你不跟著消費者走,你就會被消費者拋棄。
《銷售與市場》:從去年開始,中國很多企業(yè)在發(fā)展中,遇到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時刻。未來,中國哪些行業(yè)有重新崛起的機會?
博比·卡爾德:中國政府的調控,為的是拉動內需。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在品牌方面有很大空間的企業(yè),將具備很大的成長空間。所以,我們現在正在做一件有關品牌標準化的事情,我們正在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建立ISO/TC289品牌評價國際標準,在中國,我們與中國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以及國家標準委員會一起,從國家的層面,推動品牌標準化。所以,參與到這個體系中的企業(yè),一方面能夠得到國家的支持,另一方面則是能夠在自己所處的領域有很大的發(fā)展,并能夠打敗競爭對手。
之所以做標準,是讓企業(yè)從消費者和公司內部兩個層面,對企業(yè)品牌做評估,看企業(yè)的品牌處在什么位置。當企業(yè)做完評估之后,就會發(fā)現,需要在哪些方面變得更好,能夠更受消費者歡迎。
用我們這套標準來衡量品牌的有效性,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銷售與市場》:您怎么看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
博比·卡爾德: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不光在中國,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問我如何在移動端講好故事。實際上,如果你能夠在移動端講好故事,你就是下一個發(fā)財的人。用移動互聯網將故事講好,既不是做產品功能展示,更不是做一個酷炫的廣告。很多企業(yè)都想在消費者拿起移動端媒體的時候能夠想到自己,但就目前而言,還沒有一個成功的案例。我剛剛參加了巴塞羅那的全球互聯網大會,也是沒有答案。
這是值得大家探討的一個領域。比如,你經過一家店,產品信息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推送到你的手機,但你能知道它成功嗎?還都沒有成功。
《銷售與市場》: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國際大品牌的迅速衰落,讓很多人對品牌產生了疑問,品牌在整個企業(yè)運轉過程中,重要性有多大?
博比·卡爾德: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摩托羅拉是一家以技術為主導的公司,它有優(yōu)秀的工程師,但這些人不懂做品牌。摩托羅拉早期做了幾款產品,非常成功,只能說是運氣好。后來,摩托羅拉因為不懂品牌,不懂開發(fā)消費者所需要的產品,被市場和消費者拋棄,現在在美國已經沒人談起摩托羅拉。不過,摩托羅拉目前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在芝加哥,是一個網絡公司,非常成功;另一個就是手機部門,最終被聯想收購,成了一家中國公司。
《銷售與市場》:您是世界級的整合營銷傳播專家,您怎么看IMC整合營銷傳播學的發(fā)展,以及發(fā)展趨勢?
博比·卡爾德:傳統的傳播是單向的與消費者溝通,現在是怎么樣讓故事與消費者互動,是雙向的、互動的。一些大品牌自己也會成為媒體公司,像紅牛飲料就是如此。而為了應對這種改變,在西北大學的IMC專業(yè),每年有很多中國學生報考,原來的課程都是以廣告為主,現在我們甚至讓他們去上新聞學的課程,主要目的是讓他們知道怎么講好故事。在中國我們也有了IMC(中國)咨詢機構,由劉定堅先生帶領團隊在做,他們不僅做了很多理論傳播工作,同時他們做的一些企業(yè)實踐案例也豐富了我們的理論,因為誰都知道,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成長最快最豐富的市場。
《銷售與市場》:您如何看待定位理論?該理論在中國市場正在被熱捧。
博比·卡爾德:事實上,過去30多年我一直在做定位方面的工作。當你做完一個產品調查之后,你需要一個產品定位,將這個定位交給廣告公司,廣告公司就會根據你的定位描述來制作廣告。但現在的問題是,新的市場已經發(fā)生了激烈的變化,這種模式還是產品功能的定位。未來真正的定位,是能夠在消費者心里讓你的產品、品牌故事和消費者的生活結合起來,IMC是品牌營銷未來的方向。
《銷售與市場》:最后,請給企業(yè)品牌經理們一些建議。
博比·卡爾德:了解所處企業(yè)的消費者需求,講更好的品牌故事。
(編輯:冰 人 48845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