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微
“四周蒼翠駐春寒,環(huán)山花雨是青川”。2015年4月,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記者走進了青川,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一座座精心設計的建筑鑲嵌在山水間,人們的生活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顯得那么的安寧、和諧、優(yōu)美。眼前的這一切令你很難聯想到2008年那場毀滅性的災難。
在縣城南大門,一座25米高的標志性雕塑“萬年青川”傲然屹立、引人矚目。雕塑通過“青”“川”二字巧妙的結合,以獨特的藝術處理方式,象征青川“歷經震災而不倒,風雨過后志更堅”,成為自強不息、堅毅挺拔、團結奮進、愈挫愈勇的青川精神的生動寫照。
紐約交易所的敲鐘人
北京時間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晚上9點30分,淘寶產業(yè)鏈的8個代表敲響了上市的鐘聲。在這8位敲鐘人中,媒體紛紛聚焦在一位來自四川山區(qū)的女孩身上,她便是王淑娟。
今年4月的一個早晨,記者在青川見到了王淑娟,簡單的馬尾,一身潔白的休閑服,充滿了青春活力,時間還不到8點,這個年僅29歲的女孩習慣性地起個大早便開始她一天17個小時的忘我工作。
在她發(fā)起創(chuàng)建的淘寶網“青川館”工作室里,兩位工作人員正緊張地忙碌著。他們一個在網站上處理訂單,一個包裝發(fā)貨。工作室門口還掛了一塊牌子——“青川縣智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斑@是我自己創(chuàng)辦的公司,也是淘寶網特色中國中‘青川館的基地,主要聯合青川做土特產品的電商統(tǒng)一銷售青川的生態(tài)土特產。”王淑娟向記者介紹道。
“你認為馬云為何選中你去美國敲鐘呢?”記者問道。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我來自地震災區(qū),我的創(chuàng)業(yè)致富,代表了災區(qū)人民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吧。另外一個原因應該是我熱心公益活動,不僅自己創(chuàng)業(yè),還幫助災區(qū)的貧困兒童家庭一起脫貧致富。”王淑娟平靜地回答。
2010年王淑娟赴澳大利亞進修“廣告?zhèn)髅脚c公共關系”,回國后,帶動青川地震災區(qū)電商創(chuàng)業(yè)?!俺鰢?,我從四川音樂學院畢業(yè),最初的夢想是做一名音樂老師,2008年地震后,家鄉(xiāng)滿目瘡痍對我觸動巨大,瞬間覺得當初的夢想太小了,這里還有更大的舞臺等著我去發(fā)揮?!蓖跏缇暾f,她當時盤下了大伯在地震廢墟中殘存的一個做土特產的小鋪面,做起了蜂蜜生產加工銷售的生意。
如今,她僅蜂蜜生產銷售這塊,年產值就上千萬。跟她合作的蜂農,年收入也逾10萬。另外,“青川館”也成為電商們參加公益活動的發(fā)起點,他們會定期去貧困兒童家里,開展“授人以漁”“益心項目”等公益活動,為他們送去蜂箱、菌棒等,并指導其生產和銷售。
王淑娟,只是一個代表,在青川,還有很多很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他們從大山的深處向全世界昭告,青川人已經獲得重生。
青山綠水間的生活意境
游走在婉約精致的青川縣城,駐足在感恩文化墻、感恩橋、幸福萬年長等雕塑前,無不讓人感受到感恩奮進的青川人在經受災難磨煉后的堅強意志……
新建的全民健身中心內,健身房、恒溫游泳池、棋牌室熱鬧非凡?;@球場上,年輕人正揮灑汗水,進行著緊張地訓練,可容納1400余人的觀眾席上,不時傳來一片歡呼雀躍;各個休閑文化廣場上,太極教學培訓、美術、書法、攝影作品等火熱開展;夜幕降臨之時,樂聲四起,大爺大媽們歡快地跳起了壩壩舞,好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家住尚品小區(qū)的王阿姨正和老伴練習剛學會的華爾茲,她樂滋滋地對記者說:“以前老伴兒一有空就是打麻將,弄得一身的毛病,現在大伙兒都熱衷跳壩壩舞,我拉上他一起跳,現在身體硬朗多了!我們還準備參加縣里舉行的比賽。”
走進風光旖旎的新農村,花開庭前、環(huán)境優(yōu)美。在地震中出了名的棗樹村,記者見到村主任關春云,如今他已然成了一名天麻種子培育能手。他告訴記者:“帶領鄉(xiāng)鄰致富,村民每年僅種植天麻一項收入都有四五萬元?!?/p>
此情此景,讓一位重建青川的寧波援建者感嘆不已,“青川,吸引來訪者的不僅僅是它的青山綠水、旖旎風光,更是在這種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萌生出的人文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僅是青川延伸發(fā)展的動力,更是一種屹立不倒的永生力量,是人類的可貴精神財富?!?/p>
一座城的集體記憶
在青川縣城喬莊,一座氣勢磅礴的木牘雕塑矗立街頭,引來無數游客的駐足觀讀。戰(zhàn)國木牘的發(fā)現,讓青川史載的歷史提前到了2300年前。
青川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地方。它既有豐富的戰(zhàn)國文化、三國文化、木牘文化、紅色文化、生態(tài)文化和感恩文化,又有眾多個性鮮明的民俗文化資源?!?·12”特大地震后,縣城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進行了提升,使她迷人的魅力不再“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5·12地震后,全國人民對青川的無疆大愛和浙江人民的傾情援建,應該就是一個城市的集體記憶;青川人在災后重建中喊出的‘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zhàn)勝‘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是青川人民自立自強、愈挫愈勇精神的寫照,是青川精神與青川文化最鮮明的符號,在文明模式轉換中,它是城市再生的靈魂?!闭劶扒啻ǖ娜宋木瘢啻h委宣傳部副部長柳桂華這樣總結道。
記者觀察到,青川縣城重建中有眾多的理念和元素與文化直接關聯——“建一個生態(tài)、宜居、文化、精致的縣城”的規(guī)劃、將青川的歷史融入新縣城的建筑的理念、將農諺節(jié)氣、十二生肖和川北薅草鑼鼓等民俗文化作為標志性符號的做法,不僅讓市民可以在游玩中重溫歷史,傳承文化,盡情享受,也可以讓外地游客在每一個景點、每一處建筑中了解青川歷史,欣賞和感悟青川文化。這體現著青川縣城建設中高度的文化自覺。(責編:雷怡安)